第98章 惊天大案曝光,沉冤昭雪,官场震动!

初冬的暖阳,像一层稀薄的金箔,懒洋洋地铺在安河县委大院的青砖地面上。一切都和往常一样,宁静,肃穆,带着一种按部就班的沉闷。

直到上午九点半,一辆挂着市委牌照的黑色奥迪悄无声息地滑入大院,停在了一号办公楼前。车上下来两个人,表情严肃,径直走进了县委书记高建功的办公室。

十分钟后,一份盖着市纪委鲜红印章的红头文件,被郑重地摆在了高建功的办公桌上。

《关于对白马河水利枢纽工程项目历史问题调查处理情况的通报》。

标题是标准的宋体三号,加粗,每一个字都透着不容置疑的权威。高建功扶了扶眼镜,逐字逐句地读下去。他的表情,从最初的平静,慢慢变得凝重,再到震惊,最后,他的手指在触碰到“方振邦”三个字时,竟几不可察地微微一颤。

通报的内容并不长,但信息量却如同一场十级地震:

一、经市纪委“惊蛰”专案组查实,三十年前的白马河水利枢纽工程项目责任认定存在严重问题。原县水利局副局长石长青同志,因坚持科学、严谨的工程方案而遭到排挤,最终被以“失职”为名错误处理。其定罪的关键证据《专家组鉴定报告》,系由他人伪造。

二、市委研究决定,撤销当年对石长青同志的全部处分,恢复其名誉。对石长青同志的沉冤,向其家属表示沉痛的哀悼与深切的歉意。

三、原市委副秘书长方振邦,在当年事件中涉嫌滥用职权、组织策划、构陷同志,问题严重,性质恶劣,经市委批准,已对其进行立案审查。

四、安河县县委副书记刘振华,作为当年事件的直接责任人和受益者,涉嫌伪造公文、提供虚假证词,并存在其他严重违纪违法问题,经市纪委常委会研究并报市委批准,决定对其采取“双规”措施。

通报的末尾,是一句冰冷的警告:此案教训极为深刻,全市各级D员干部当引以为戒,警钟长鸣。

高建功放下文件,缓缓靠在椅背上,闭上了眼睛。办公室里静得可怕,他仿佛能听到自己心脏在胸腔里沉重撞击的声音。

方振邦,这棵在安河乃至全市盘根错节了三十年的大树,倒了。

刘振华,这个在县里与自己分庭抗礼、手眼通天的二把手,完了。

一场酝酿已久的官场大地震,以一种雷霆万钧、摧枯拉朽的方式,轰然爆发。

高建功没有立刻召集会议,他知道,这份文件很快就会像病毒一样,扩散到大院的每一个角落。他现在需要做的,是消化,是思考。

他的脑海里,不由自主地浮现出一个年轻人的身影。那个被刘振华一脚踢去看档案,看似已经彻底边缘化的陆远。

是他?

这个念头一冒出来,就让高建功后背渗出了一层细密的冷汗。他无法将这份通报上惊心动魄的政治博弈,与那个在档案室里埋首故纸堆的年轻人联系起来。可除了他,又能是谁?

这盘棋,下得太大了。大到他这个县委书记,都只是一个被动接收结果的看客。

……

消息的扩散速度,比高建功预想的还要快。

县委办的走廊里,平日里那些步履匆匆、目不斜视的干部们,今天都像是被按下了慢放键。三三两两聚在角落里,压低了声音,交换着眼神,空气中弥漫着一种兴奋与恐惧交织的诡异气息。

“听说了吗?刘副书记……出事了!”

“何止是出事,车都直接开到他办公室楼下了,市纪委的人,当场带走的!”

“我的天!真的假的?前两天不还好好的吗?”

“还牵扯出了方老……就是市里那位……”

“嘘!你不要命了!这名字也是能随便提的?”

县政府食堂里,往日里最热闹、永远围满了各路局长科长的“刘书记专席”,今天破天荒地空了出来,像一块被瘟疫污染过的土地,无人敢于靠近。那些平日里以刘振华马首是瞻的“自己人”,此刻一个个面如土色,食不知味,扒拉了两口饭就匆匆离去,生怕和那张空桌子沾上任何关系。

一个刚调来不久的年轻科员不明所以,端着餐盘正要坐过去,立刻被身边的老同事一把拉住。

“你疯了?那位置现在带电!”

整个安河县的官场,在这一天,陷入了一种奇异的失语状态。电话铃声此起彼伏,但通话内容却出奇地简短。人人自危,都在拼命回忆自己和刘振华、和方振邦,到底有过多少交集,说过多少话,吃过多少饭。

一张无形的筛子,正在将所有人都过滤一遍。

而在这场风暴的中心,安河市,震感则更为强烈。方振邦的门生故旧遍布全市各个关键部门,他的倒台,不亚于一场政治海啸。无数人彻夜难眠,无数人忙着烧毁信件、删除合影,无数人开始重新思考自己的站队和前途。

三十年的恩怨情仇,三十年的利益勾连,都在这份通报面前,被撕开了血淋淋的口子。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官场影帝:我靠演技平步青云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换源
设置
夜间
日间
报错
章节目录
换源阅读
章节报错

点击弹出菜单

提示
速度-
速度+
音量-
音量+
男声
女声
逍遥
软萌
开始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