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联系县电视台,我要办一场“西瓜节”!

###

电话那头的方记者,显然被陆远那句充满悬念的话勾起了全部的好奇心。一个比红旗村修水渠更感人的故事?还能体现不等不靠、自力更生的精神?这对于一个新闻工作者来说,简直就是猫闻到了鱼腥味。

“陆镇长,您就别卖关子了,快说说,到底是什么故事?”方记者的声音里透着一股职业的敏锐和兴奋。

陆远没有直接回答,他转身,用眼神示意秘书王晨光把手机的免提功能打开。然后,他将手机放在那块临时搭起来的、摇摇晃晃的木板台上。

夜风夹杂着泥土的腥气和西瓜藤**前的微甜气息,吹过田野,也吹进了手机的听筒里,带去了最真实的现场感。

“方记者,你现在听到的,是青阳镇王家铺村的风声。”陆远的声音通过电波传递过去,沉稳而富有磁性,“在你听不到的地方,是上万亩被雨水浸泡的西瓜,是四百多户瓜农几乎全部的家当。”

他顿了顿,给了对方足够的消化时间。

“我们遇到了一点麻烦。连续的暴雨,冲垮了道路,也冲垮了瓜农们一年的希望。客商进不来,西瓜运不出去,如果三天之内找不到销路,这些瓜,就只能烂在地里。”

电话那头沉默了。方记者跑过基层,她太清楚这意味着什么了。这不是一个简单的经济损失,这是四百多个家庭的天塌了。

“陆镇长,这……情况这么严重?”方记者的语气立刻变得凝重起来,“需要我们电视台做什么?发个新闻,呼吁一下?”

这是最常规的操作,也是效果最有限的操作。发一篇报道,或许能引来一些零星的爱心购买,但对于上千万斤的庞大体量来说,不过是杯水车薪。

“不。”陆远干脆利落地否定了她的提议,“呼吁,是弱者的乞求。我们青阳镇的干部群众,不做弱者。我打电话给你,不是想请你来报道一场灾难,而是想邀请你来见证一个奇迹。”

“奇迹?”方记者被这个词搞得一愣。

“是的,奇迹。”陆远的声音里充满了不容置疑的自信,“方记者,我正式邀请你和县电视台的同仁,来联合主办一场——‘青阳镇首届爱心西瓜节’!”

“西……西瓜节?”

方记者感觉自己的大脑有点宕机。她下意识地看了一眼窗外,外面是县城繁华的夜景,而电话那头,她能想象到的,只有一片泥泞和绝望。在灾区办节庆活动?这个陆镇长,莫不是脑子被雨水泡糊涂了?

“陆镇长,您……您没开玩笑吧?”她的声音里充满了不可思议,“办节,需要场地,需要人流,需要喜庆的气氛。你们现在……怎么搞?”

周围的村干部和瓜农们,虽然听不清电话那头在说什么,但“西瓜节”三个字他们听得真真切切。所有人都面面相觑,那表情仿佛在看一个疯子。农业站长老张更是急得直跺脚,嘴里念念有词:“完了,完了,这下是真疯了……”

只有王晨光,紧紧握着拳头,他知道,好戏才刚刚开场。

“谁说灾区就不能办节?”陆远反问,声音陡然拔高,充满了激情和感染力,“方记者,我们的场地,就是这万亩瓜田!我们的舞台,就是这片被水淹过的土地!我们的背景音乐,就是瓜农们对丰收的期盼!这恰恰是我们的最大卖点!”

“我们要办的,不是一个传统的、吃喝玩乐的节。而是一个融合了扶贫、旅游、网络直播和行为艺术于一体的,体验式公益活动!”

“行为艺术?”方记者感觉自己的新闻学知识储备已经不够用了。

“对!”陆远的声音里带着笑意,“你想象一下,我们的宣传片打出去:‘你想体验一脚泥泞,亲手从田里摘下一个即将被拯救的西瓜吗?你想知道一个二维码背后,藏着一个退伍老兵或者单亲妈妈怎样的故事吗?你想不想成为那个传递希望的人,让你的朋友圈因为一次善举而闪闪发光?’那么,来青阳镇西瓜节吧!”

“我们不收门票!我们欢迎所有市民开着车来,我们会划定专门的‘爱心采摘区’,让他们自己下田,体验劳动的乐趣,带走最新鲜的西瓜,也带走一份沉甸甸的爱心!”

“我们会在现场架起几十个直播镜头!我,我们镇的干部,我们的村支书,甚至我们的瓜农,都会成为带货主播!我们不喊‘宝宝们’,我们只讲故事!讲我们脚下这片土地的故事,讲我们西瓜的故事!”

“我们还要搞一个‘西瓜王’拍卖会!把最大最甜的那个瓜,现场拍卖,所有款项,成立一个‘青阳镇瓜农抗风险基金’!”

“方记者,你告诉我,这样一个有故事、有爆点、有温度、充满了正能量的‘西瓜节’,它算不算一个年度级别的大新闻?它能不能让你们电视台的收视率和口碑,都上一个台阶?”

陆远一口气说完,整个瓜田边,除了风声,一片死寂。

电话那头,方记者也沉默了。她没有挂电话,陆远能听到她略显急促的呼吸声。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官场影帝:我靠演技平步青云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换源
设置
夜间
日间
报错
章节目录
换源阅读
章节报错

点击弹出菜单

提示
速度-
速度+
音量-
音量+
男声
女声
逍遥
软萌
开始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