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 前途的选择:是去团委还是去政策研究室?

高建功办公室里的空气,仿佛在他吐出那两个职位名称的瞬间凝固了。

一个是繁花似锦,一个是青灯古佛。

一个是少年得志的阳关大道,一个是皓首穷经的独木小桥。

高建功说完,便不再言语,只是端起那杯已经凉透了的茶,慢慢地呷了一口,眼睛的余光却一刻也没有离开过陆远的脸。他想从那张年轻的脸上,看出哪怕一丝一毫的真实想法——是欣喜若狂,是犹豫不决,还是……别的什么。

然而,他失望了。

陆远的脸上,依旧是那副古井无波的平静,仿佛他听到的不是关乎自己前途命运的重大抉择,而是今晚食堂是吃米饭还是馒头。

“书记,能请您……再详细说说这两个单位的情况吗?”陆远开口了,语气谦逊得像个初出茅庐的实习生。

高建功放下茶杯,心里暗骂一声“小狐狸”。他知道,陆远这么问,不是真的不懂,而是在把皮球踢回来,想听听他这个县委书记的建议,或者说是试探。

也罢,该做的姿态,还是要做的。

“咳。”高建功清了清嗓子,身体微微前倾,摆出了一个推心置腹的姿态。“小陆啊,这可是你人生的关键一步,一定要想清楚。”

他伸出一根手指:“先说团市委。副书记,副处级,听着就敞亮!这是什么地方?是咱们D的后备军,是青年干部的摇篮。你去了,平台高,舞台大,天天跟市里的青年才俊、企业家代表打交道,组织个活动,上个电视,那都是家常便饭。人脉、资历、声望,不出三年,全都有了。到时候,市委组织部一提拔干部,第一个想到的就是你。往下放,就是县区长;往上走,前途不可限量。这条路,顺!”

高建功说得唾沫横飞,仿佛已经看到了陆远身披彩带,站在领奖台上的光辉未来。他观察着陆远的表情,发现对方听得异常认真,还微微点了点头。

有门儿!高建功心里一喜,继续加码。

“再说那个政策研究室……”他话锋一转,语气里带上了几分过来人的“嫌弃”,“唉,怎么说呢?就是市委的笔杆子、秀才窝。听着是‘智囊’,说白了就是写材料的。一天到晚,不是调研就是写稿,不是开会就是熬夜。清苦,寂寞,还熬人。你想想,一帮四五十岁的老学究,戴着个厚瓶底眼镜,天天在那儿咬文嚼字,几年都未必能进一步。你这么个年轻人扎进去,不出两年,锐气都得被磨平了。而且啊,那地方得罪人!你写个报告,说这个部门有问题,那个单位有短板,嘴上痛快了,底下的人全给你记小本本上了。吃力不讨好啊!”

高建功说完,长叹一口气,语重心长地看着陆远:“小陆,我痴长你几岁,是真心为你考虑。年轻人,要懂得抓住机遇。团委这条路,是市委对你的褒奖,是送上门的坦途。你可别犯糊涂,选了那条难走的路。”

办公室里又一次安静下来。

高建功的话说完了,他觉得自己已经把利弊剖析得淋漓尽致,仁至义尽。任何一个头脑正常的年轻人,都知道该怎么选。

陆远低着头,似乎在沉思,手指无意识地在裤线上轻轻划过。

他的脑海里,【官场大影帝系统】的面板正无声地闪烁着。

【选择分支一:团市委副书记】

【角色定位:政治新星,青年偶像】

【剧本类型:都市、偶像、轻喜剧】

【核心任务:组织活动、媒体曝光、积累声望】

【系统评价:B级。此路径声望获取速度快,但权力含金量低,易陷入形式主义,长期不利于核心演技(权谋、制衡)的磨练。警告:有被捧杀及快速边缘化的风险。】

【选择分支二:市委政策研究室副主任】

【角色定位:权力中心的潜伏者,幕后智囊】

【剧本类型:谍战、权谋、正剧】

【核心任务:信息整合、政策研究、战略布局】

【系统评价:A级。此路径初期声望获取缓慢,工作枯燥。但能深度接触权力运行的核心逻辑,掌握城市发展的真实数据与剧本,是磨练“屠龙之术”的最佳场所。支线任务触发率极高。】

陆远的嘴角,勾起一抹无人察觉的微笑。

高书记啊高书记,您说得都对,可惜,您不知道,我这个演员,不喜欢演偶像剧。

演一个光鲜亮丽的“青年偶像”?在镜头前慷慨陈词,在活动上剪彩微笑?那太无趣了。他享受的,是在幕后,在不为人知的角落,像一个鬼魅般的导演,悄无声息地拨动棋子,看着舞台上的其他人按照自己写好的剧本,上演一出又一出精彩大戏。

档案室的故纸堆,他都能挖出一颗惊天动地的炸弹。那市委政策研究室,这个全市信息和秘密的汇集地,对他来说,简直就是一座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军火库。

高书记见他久不说话,以为他被自己说动了,但又有些年轻人特有的矜持,便又“劝”了一句:“怎么,还在犹豫?是不是怕团委那边都是些公子哥、关系户,不好开展工作?你放心,你这篇《南江内参》的文章就是你最大的护身符,谁敢小瞧你?市委书记就是你的靠山!”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官场影帝:我靠演技平步青云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换源
设置
夜间
日间
报错
章节目录
换源阅读
章节报错

点击弹出菜单

提示
速度-
速度+
音量-
音量+
男声
女声
逍遥
软萌
开始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