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章 机床即将完工

进入腊月,太行山区的天气越来越冷,晚上气温能降到零下十几度,作坊里的水都结了冰,工人干活的时候,手冻得通红,却依旧没有丝毫懈怠。所有人的心里都憋着一股劲——那台从日军手里缴获、又经过近四个月组装的机床,终于要进入最后阶段了。

这台机床对作坊来说,意义非凡。之前不管是加工零件,还是修复武器,大多靠手工,效率低不说,精度也难以保证。比如加工步枪的撞针,手工打磨不仅慢,还容易出现尺寸偏差,导致撞针无法正常击发底火。而有了机床,不仅能大幅提高生产效率,还能加工出更精密的零件,甚至为以后仿制更复杂的武器打下基础。

这天一大早,李铮就来到了机床旁。机床的主体已经组装完成,只剩下电路连接和最后的调试工作。王铁锤也早早地来了,手里拿着一把剥线钳,正在整理一堆电线。“李师傅,昨晚我把电路图纸又看了一遍,确认了好几遍接线顺序,应该没问题。就是这电线太硬了,天又冷,剥线的时候得小心点,别弄断了铜芯。”

李铮点点头,蹲下身,拿起一根电线仔细看了看。这是从敌占区好不容易弄来的铜芯电线,外面裹着一层橡胶皮,因为天冷,橡胶皮变得又硬又脆,稍微用力就会裂开。“确实得小心,这电线来之不易,断一根就少一根。咱们先把需要接的线路分好类,标上记号,再一根一根接,别着急。”

两人分工合作,李铮负责按照图纸标注线路,王铁锤负责剥线和连接。孙小虎也主动过来帮忙,他手里拿着一个小本子,负责记录已经接好的线路,防止出现遗漏或重复。“李师傅,这根红色的线是接电机的吧?我在图纸上看到标记了。”孙小虎指着一根红色的电线问道。

“对,红色接电机正极,黑色接负极,千万别接反了,不然电机可能会烧掉。”李铮耐心地解释,“你记的时候要写清楚,哪根线接哪个部位,后面调试的时候要是出问题,也好排查。”

孙小虎认真地在本子上记录着,字迹虽然不算工整,却写得很清楚。他知道这台机床对作坊有多重要,所以做任何事都格外小心,生怕因为自己的疏忽出岔子。

不知不觉,太阳已经升到了头顶。炊事班的师傅送来午饭,是玉米粥和窝头,还有一小碟咸菜。三人匆匆吃了几口,就又回到机床旁继续工作。外面的风越刮越大,吹得作坊的木窗“吱呀”作响,屋里虽然也冷,但三人的额头上都渗出了细密的汗珠。

“李师傅,电机这边的线接好了,您过来看看对不对?”王铁锤放下剥线钳,招呼李铮过去检查。

李铮走过去,对照着图纸,一根一根地核对线路。“嗯,没错,红色接正极,黑色接负极,地线也接好了。接下来咱们接控制开关的线,这个更关键,要是接错了,开关可能控制不了机床,甚至会出危险。”

控制开关的线路比电机复杂得多,有电源线、信号线、控制线,足足有十几根。李铮拿着图纸,一边看一边跟王铁锤讲解:“这根黄色的线是控制线,要接到开关的第一触点;这根绿色的是信号线,接到第二触点;还有这根白色的,是备用线,暂时不用接,但要留好长度,以后要是需要维修方便。”

王铁锤听得很认真,时不时点头回应。他虽然擅长打铁和机械维修,但对电路不太熟悉,所以每接一根线,都会让李铮检查一遍,确认无误后再进行下一步。孙小虎则在一旁帮忙递工具,偶尔也会提出自己的疑问:“李师傅,为什么控制线和信号线要用不同颜色的线啊?用一样的不行吗?”

“不一样的颜色是为了方便区分,要是都用一样的,以后线路出了问题,根本分不清哪根是哪根,排查起来就麻烦了。”李铮笑着解释,“做任何事都要讲究方法,尤其是这种精细的活,多花点心思在细节上,以后就能少走很多弯路。”

天色渐渐暗了下来,作坊里的煤油灯被点亮,昏黄的灯光照亮了机床和三人忙碌的身影。控制开关的线路终于接好了,李铮站起身,伸了伸僵硬的腰,对王铁锤说:“咱们先试试通电,看看开关能不能正常控制电机。不过要注意安全,通电的时候离机床远一点,万一出问题能及时断电。”

王铁锤点点头,找来了一个简易的电源接口,这是之前用发电机改装的,能提供机床所需的电压。他小心翼翼地把电源线接到接口上,然后对李铮说:“准备好了,我要通电了。”

李铮和孙小虎往后退了几步,眼睛紧紧盯着机床的电机。王铁锤按下电源开关,只听“啪”的一声,电机没有转动,反而冒出了一缕黑烟。

“不好!赶紧断电!”李铮大喊一声。

王铁锤反应很快,立刻关掉了电源。三人赶紧跑过去,检查电机的情况。还好,只是因为一根控制线接反了,导致电机短路,并没有造成严重的损坏。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换源
设置
夜间
日间
报错
章节目录
换源阅读
章节报错

点击弹出菜单

提示
速度-
速度+
音量-
音量+
男声
女声
逍遥
软萌
开始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