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三炮顺着本源珠指引的方向往药道康愈院走时,验药箱里的《药道疗养古法》正随着步伐轻晃。封面是用麻布与桑皮纸混裱的,上面绣着 “药养身心” 四个篆字,内页手绘着传统疗养图谱:药膳食疗的食材配伍、经络按摩的穴位图解、情志调摄的导引术式…… 每幅图谱旁都标注着 “适用病症”“操作要点”“康养理念”,最珍贵的是夹在书中的 “康愈守则”,上面用艾草汁写着 “药疗不炫技,疗养不逐利,愈人先愈心”,字迹因常年接触药气已泛出淡青色,此刻在康愈院的药香里泛着平和的光。
孙子的酸枝木药箱里,本源珠正与一块明代的养生砭石共鸣,石面光滑可鉴,刻着 “通经活络” 四字,箱侧老鳖把背甲贴在箱壁,甲上的水脉纹漫出乳白色的雾,混着远处传来的钢琴声 —— 那是高端会所的背景音乐。两人刚推开刻着 “药养天年” 的雕花门,就被眼前的景象惊得心头发紧:原本古朴雅致的疗养院落,如今被装潢成奢华会所,穿西装的侍者给 “贵宾” 端着燕窝雪莲羹(标价 8888 元一份),而角落里的 “药膳坊”(熬制平民疗养餐的地方)被改成了 “米其林标准厨房”,墙上挂着的 “食疗古方”(“小米山药粥养胃,成本三钱”)被换成了 “天价养生菜单”,灶台上的砂锅(曾熬出 “白菜根汤治感冒” 的平民药膳)摆着银质餐具,锅底还粘着没刮净的鱼翅残渣。
“爷爷你看,他们把救命的疗养地变成宰人的地方了!” 小家伙指着最扎眼的 “至尊疗养套餐” 广告牌,上面写着 “帝王级药浴 私人医师 进口仪器,三天 元”,一个大腹便便的男人泡在加了金箔的药浴里,对旁边老医师 “金箔无益” 的劝说嗤之以鼻,“这哪是疗养,是炫富啊!” 康愈院中央的 “经络调理室”(用推拿、艾灸调理身体的地方)被改成了 “量子理疗中心”,所谓的 “高科技仪器” 实则是普通按摩椅贴了个新标签,墙上的 “导引图”(展示五禽戏动作的古画)被换成了 “充值赠送表”,推拿床上的粗布床单换成了真丝床品,床脚的 “平民疗养登记本”(记着 “李大爷,艾灸治膝痛,收费五元”)被扔进垃圾桶,露出里面的 “VIP 客户档案”(标注着 “某老板,乐意花钱,可推荐天价项目”)。更刺眼的是前台的标语:“天价疗养,身份象征 —— 不选对的,只选贵的,健康财富双丰收”。
黄三炮走到被遗弃的艾灸台前,伸手抚摸残留的艾绒 —— 铜制的灸盒上还留着常年使用的包浆,台面上刻着 “道光年间,用艾条救治风寒患者千余人”,字迹被香薰精油侵蚀得有些模糊。他从验药箱取出些疗养信物:一个粗瓷药罐(罐底刻着 “百姓疗养,药简效宏”)、一本《平民疗养手记》(记着 “冬瓜皮煮水消肿,成本几分钱” 等实用方)、一束陈年艾草(是老医师亲手炮制的,灸感温和持久),往空地上一摆:“这叫‘疗养本心’,” 他举起粗瓷药罐,罐身的裂纹是十年前给孤儿熬药时摔的,“老祖宗搞疗养,是为了让普通人也能调养生息,哪能只做有钱人的生意?” 说话间他已翻开《药道疗养古法》:“你看这记载‘孙思邈为樵夫治腰痛,只教了个揉腰眼的法子,分文未取’,那些搞天价套餐的哪懂这医者仁心的分量?”
康愈院院长愈伯戴着名表走来,手里拿着份 “季度营收报表”,上面显示 “高端项目占比 92%,利润同比增长 400%”。他晃了晃手腕:“黄师傅别抱着破罐子当宝贝了,现在谁还信‘白菜根能治病’?我这高端定位,能让康愈院‘升级’,你看这装修、这服务,才配得上‘药道疗养’的牌子,你那些小米粥、艾草灸能赚几个钱?” 他指了指电子屏上的 “客户满意度”,“看见没?VIP 客户好评率 100%,下个月还要推出百万年卡,够你熬十万锅小米粥!”
孙子突然把老鳖从药箱上抱下来,往 “量子理疗中心” 的仪器前一放。老鳖对着仪器喷出股清水,外壳上的 “高科技” 标签立刻脱落,露出下面的 “普通按摩器” 铭牌,旁边的 “天价燕窝” 被水溅到,碗底显出 “添加剂超标” 的检测报告水印,“这是骗人的!” 小家伙举着摄像机绕场一周,镜头里拍到厨师往普通鸡汤里撒 “人参精粉” 冒充野山参汤,“爷爷说真疗养得用对方法,不在乎贵贱,像这样 ——” 他拿起黄三炮的《平民疗养手记》,展示着 “生姜泡脚治失眠” 等实用方,引来几个排队等着做免费调理的老人的叹息。
新出现的老医师章伯背着个布药箱走来,箱子里装着他的疗养工具:一套牛角刮痧板(边缘被磨得圆润光滑)、一本手绘的《经络歌诀》(“足三里,常艾灸,活到九十九” 等通俗口诀)、一叠粗纸包着的草药包(是给平民患者准备的,标着 “防风 10 克,生姜 3 片”)。老人从箱底摸出块 “疗养令牌”,是块普通的木牌,刻着 “但愿世间人无病,何愁架上药生尘”,“这是我师父传的,” 他指着牌上的字,“疗养是让人少生病,不是让人多花钱,现在的人咋就悟不透?” 他当场给个老人演示按压合谷穴:“你看,这穴位治头痛,一分钱不用花,比那些仪器管用。”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点击弹出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