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1章 扮演【为民请命的孤臣】,一份石破天惊的议案!

二月底的星海市,空气中已有了几分早春的湿润暖意。飞往京城的航班在万米高空平稳穿行,舷窗外是棉絮般堆叠的云海,被日光照得金光璀璨。

陆远靠在座椅上,阖着眼,似乎在闭目养神。他没有看窗外的风景,也没有翻阅面前的文件。同行的几位来自星海市的人大代表,正低声交流着对此次会议的期待,话题围绕着争取国家政策支持、汇报本地发展成果,气氛轻松而热烈。

没有人打扰他。

在众人眼中,这位年轻的市长似乎从登机开始就显得有些疲惫,眉宇间萦绕着一股挥之不去的倦意。这很正常,作为一市之长,又肩负着国家级新区的建设重任,日理万机,出发前想必又是连轴转了好几天。

只有陆远自己知道,他的精神正前所未有地紧绷着。

-

他的脑中,系统面板正散发着幽微的光。

【角色卡已选定:为民请命的孤臣。】

【角色深度解析:此角色非单一情绪的展现,而是一种复合状态。外在需呈现“忧”,为国计民生而忧,为苍生疾苦而忧,此为“孤臣”之形;内在需积蓄“愤”,对草菅人命的愤,对官僚麻木的愤,此为“请命”之核。】

【表演要点:言语需减少,以沉默代替空谈;眼神需沉郁,以疲惫承载重量;行动需执拗,于无声处见惊雷。】

陆远没有立刻进入状态。他像一个经验老到的演员,在上台前,将自己放空,仔细体味着角色的每一个层次。他不是要去“演”一个忧国忧民的官员,从这一刻起,他必须“是”这个人。

那三百二十一条人命,那十几本**,就是他最深刻的“角色背景”。石清源那双燃烧着最后希望的眼睛,就是他无法卸下的“舞台监督”。

飞机降落在首都国际机场。一股干燥而凛冽的北风迎面扑来,瞬间吹散了南方的湿润空气。前来接机的中办车辆早已等候在停机坪,庄重的仪式感,提醒着每一个人,他们已经进入了中国的政治心脏。

代表们被统一安排在京西宾馆,一座见证了共和国半个多世纪风云的建筑。走廊里铺着厚重的红色地毯,吸收了所有的脚步声,空气中安静得只剩下自己心跳的回响。服务人员身姿笔挺,目不斜视,每一个微笑都精准得如同用尺子量过。

陆远分到的房间在七楼,窗户正对着一片静谧的院落。他没有像其他人那样,放下行李就去餐厅或者找相熟的代表串门,而是拉上了厚重的窗帘。

房间里瞬间暗了下来。

他从一个经过特殊加密处理的U盘里,调出了李默团队传来的资料。

没有声音,只有一帧帧无声的画面。

“奠酒店”门口,那个满脸悲戚的中年女人攥着冥币,佝偻的背影消失在巷口。

社区诊所里,几个老人一边输液,一边木然地看着窗外灰蒙蒙的天,桌上的药瓶比他们一下午说的话还多。

一个扎着羊角辫的小女孩,正用粉笔在地上画着跳房子的格子,她画得很用力,但画出的线条却歪歪扭扭,因为她的一条腿,已经因为化疗而有些萎缩。

镜头最后,定格在一张全家福上。照片里的少年抱着篮球,笑得像夏日正午的太阳。而现实中,这张照片被摆放在一个简陋的灵位前,旁边,是石清源布满皱纹和泪痕的脸。

陆远面无表情地看着,直到屏幕暗下去,映出他自己那张平静的脸。他缓缓抬手,摸了摸自己的脸颊,指尖触到了一片冰凉的湿润。

原来,不知不觉间,已经泪流满面。

他没有擦,就那么静静地坐着,任由那些无声的画面在心里反复冲刷,将自己彻底浸透在那片被死亡阴影笼罩的土地的悲伤里。

这,就是“入戏”。

当晚,省代表团举行了第一次集体会议,由省长赵立春亲自主持。会议主要是统一思想,强调纪律。

陆远坐在后排一个不起眼的角落,全程没有发言,只是低头在本子上记着什么。

赵立春在台上讲话时,目光若有若无地扫过陆远的方向。他发现,这个一向锐气逼人的年轻人,今天似乎有些不一样。他安静得像一块石头,整个人都沉浸在一种旁人无法进入的氛围里,那副金丝眼镜背后,眼神深沉,看不出任何情绪。

“……希望大家在会议期间,多思考,多建言,为我们省的发展争取更多的支持。但同时,也要顾全大局,一切行动听指挥。”赵立春的结束语意有所指。

会议结束,代表们三三两两地离开。省会市长特意走过来,拍了拍陆远的肩膀,半开玩笑地说:“陆市长,这次来北京,准备了什么大项目要向中央汇报?可得给我们兄弟市留口汤喝啊。”

陆远抬起头,缓缓地推了一下眼镜,脸上挤出一个略显勉强的笑容,声音有些沙哑:“没什么大项目,就是……带了点我们星海市基层的老百姓,最真实的一些声音和困难。”

-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官场影帝:我靠演技平步青云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换源
设置
夜间
日间
报错
章节目录
换源阅读
章节报错

点击弹出菜单

提示
速度-
速度+
音量-
音量+
男声
女声
逍遥
软萌
开始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