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1章:另辟蹊径,从下游城市寻找盟友!
电话那头,云州市长周启明的怒吼仿佛还带着星江水那股子铁锈和化工废料混合的腥气,透过听筒直冲陆远的耳膜。
小陈站在一旁,大气不敢出,他觉得这通电话就像一桶汽油,浇在了自家市长刚刚点燃的那堆火上。
“联手做一件事?”周启明的咆哮停顿了片刻,声音里充满了戒备和怀疑,“陆市长,我没听错吧?你们星海市把污水排到我家门口,让我全城百万市民喝不上水,现在你跟我说要联手?这是什么新出的黑色幽默吗?”
“周市长,如果一句道歉或者一份检讨能让星江的水变清,我陆远现在就带着班子去您办公室,负荆请罪。”陆远的声音没有丝毫波澜,他绕过办公桌,走到窗边,夜色已经笼罩了整座城市,远处的万家灯火像是被打翻在黑丝绒上的碎钻。
“可那没有用。”陆远继续道,“星钢集团这头巨兽,盘踞在星江上游几十年了。它的毒,早就渗进了河流的骨髓里。今天你们云州停水,明天或许就是更下游的城市。我们都是这条病态河流上的受害者,只不过,你们的病是急症,来势汹汹;我们的病是慢症,在无声无息中断筋蚀骨。”
电话那头沉默了。
周启明不是傻子,他当然知道问题的根源在哪里。星钢集团,那个连省里都头疼的庞然大物,他一个下游的地级市市长,除了愤怒地打电话投诉,又能做什么?他骂得再凶,也只是骂给星海市政府听,骂给省里听,他连星钢集团的大门都进不去。
陆远这番话,巧妙地将自己从“加害者”的身份,拉到了“受害者”的阵营里。
“你想怎么联手?”周启明的声音缓和了许多,但警惕丝毫未减。
“电话里说不清楚。”陆远看着窗外,一辆救护车尖啸着从楼下驶过,红蓝交错的灯光一闪而逝,“周市长,如果信得过我,我们当面谈。时间地点,您来定。”
又是一阵沉默,周启明似乎在急速权衡。这个新上任的陆远,行事风格诡异,上午刚在电视上掀了桌子,下午就单枪匹马闯了龙潭虎穴,现在又深夜打来这么一通电话。他到底是真的想解决问题,还是想拉自己下水,当他政治博弈的棋子?
“明天上午十点,云州,青藤茶馆,二楼清风阁。”周启明最终还是给出了答复,“陆市长,我希望你不是在消遣我。”
“我比您更不希望。”陆远说完,挂断了电话。
办公室里恢复了宁静,小陈看着陆远,张了张嘴,却不知道该从何问起。
“小陈,去车队安排一辆不起眼的民用牌照车,明天一早,我们去趟云州。”陆远吩咐道。
“市长,就……就我们俩?”小陈的心提到了嗓子眼,“不带上市政府办公室或者环保局的同志吗?这毕竟是两个市之间的正式会晤……”
“谁说这是正式会晤了?”陆远笑了笑,给自己倒了杯凉透了的茶,“这是私人串门。人去多了,茶就不好喝了。”
小陈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他只觉得,跟着这位市长,每天都像在走钢丝,下一步永远不知道会踩在哪里,刺激,但也要命。
第二天清晨,天刚蒙蒙亮。
一辆黑色的帕萨特悄无声息地驶出市政府大院,没有惊动任何人,汇入了早高峰的车流之中。
车子沿着星江边的高速公路一路向南。初升的太阳给江面镀上了一层虚假的金色,却掩盖不住水体深处的浑浊与死气。越靠近下游,江面上漂浮的白色泡沫和不明漂浮物就越多,偶尔还能看到翻着白肚的死鱼被冲到岸边。
陆远一路无话,只是静静地看着窗外。那条被污染的母亲河,像一条巨大的伤疤,横亘在大地上,也烙在他的心里。
两个小时后,车子驶入云州市区。
和星海市的繁华喧嚣不同,云州城里弥漫着一种压抑和焦躁。路边的许多店铺都关着门,为数不多的几个消防栓取水点,排着长长的队伍,市民们提着大大小小的桶,脸上写满了无奈和怨气。
这就是周启明口中的“民意沸腾”。
青藤茶馆位于一条僻静的老街上,环境清幽。陆远和小陈提前一刻钟到达,被一个穿着旗袍的服务员引上了二楼的“清风阁”。
包厢不大,陈设古朴。周启明已经到了,他正站在窗边,看着楼下排队打水的市民,背影显得有些萧索。
听到脚步声,他转过身来。
这是一个五十岁上下的男人,身材微胖,头发梳理得一丝不苟,但浓重的黑眼圈和眼角的血丝,暴露了他连日来的疲惫与焦虑。
“陆市长,比我想象的还要年轻。”周启明伸出手,和陆远握了握。他的手掌很厚,握手很有力,但掌心却带着一丝湿冷的汗意。
两人分宾主落座,服务员送上茶水后便退了出去,将空间留给了他们。
周启明没有碰桌上的茶,他开门见山:“陆市长,你的来意,我大概能猜到。你想让我和你一起,向省里施压,对不对?”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点击弹出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