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3章:三把火烧出了新气象,但也触动了旧格局!
星海市,一个普通的周三上午。
在市行政服务中心,市民张先生只用了十五分钟,就在一台崭新的自助终端上,办完了以往需要跑三个部门、耗时一周才能搞定的企业经营范围变更。他拿着打印出来的崭新执照,看着屏幕上“星海效能,为您提速”的标语,还有些恍惚。
“这就……办完了?”他喃喃自语。
旁边一位穿着志愿者红马甲的年轻公务员微笑着走过来:“是的,先生。我们现在是‘一网通办’,所有数据后台流转,您只需要确认签字就行。还有什么可以帮您吗?”
张先生摇摇头,脸上是掩饰不住的惊喜。他走出服务大厅,回头看了一眼那个曾经让他头疼不已的地方,阳光洒在玻璃幕墙上,竟显得有些明亮和温暖。
而在市政府大楼内部,变化同样在悄然发生。
走廊里不再有三三两两聚在一起闲聊的身影,办公室的门大多敞开着,每个人都在自己的工位上忙碌。茶杯里的茶没那么香了,报纸也顾不上看了,因为每个人都知道,那位“冷面阎王”随时可能以任何一种意想不到的方式,出现在任何一个角落。
更重要的是,一种新的风气正在形成。
科技局的一个项目组,为了给“数字政府”提供技术支持,连续熬了三个通宵,拿出的方案被市长办公室直接采纳,并当即批复了五十万的研发奖励。人社局新来的几个年轻博士,因为在“星海英才计划”的制定中提出了建设性意见,被陆远点名表扬,并破格提拔为项目负责人。
能者上,庸者下,不再是一句空话。
对于那些真正想干事、有能力的年轻公务员来说,这是一个前所未有的、最好的时代。他们感到自己的才华和努力,第一次被如此直接地看见和肯定。整个政府系统,像一台生锈已久的巨大机器,被注入了全新的润滑油,开始以一种前所未有的高速,轰然运转起来。
然而,机器的运转声有多么悦耳,齿轮摩擦的噪音就有多么刺耳。
星海市西郊,一家名为“静心茶舍”的会所,隐藏在一片茂密的竹林深处。这里不对外营业,只接待熟客。
二楼的包厢里,烟雾缭绕,上好的龙井茶香,也盖不住空气中那股沉闷压抑的气氛。
财政局局长高健,端着紫砂茶杯,轻轻吹着浮沫,金丝眼镜后的目光,却一直没有离开坐在主位上的那个人。
那是一位头发花白、面容清瘦的老者,姓方,曾是星海市的市委副书记,退居二线后,在人大担任副主任。他虽然不在其位,但门生故旧遍布全市,影响力依旧不容小觑。
“老书记,您也看到了,”规划局的张局长掐灭了手里的烟,重重地叹了口气,“现在这日子,没法过了。以前我们搞规划,那是要统筹全局,考虑方方面面的利益平衡。现在倒好,他陆远一句话,什么‘数字政府’,什么‘人才特区’,规划就要全部推倒重来。我们成了什么?成了给他画图的工具!”
“何止是你们规划局。”国土局的老钱也一脸苦涩,“人才社区要地,二话不说,直接划了风景最好的滨江地块。我们提了一句,说那块地原本是商业开发的黄金地段,能给财政带来上百亿的收入。你猜他怎么说?”
老钱学着陆远的口气,阴阳怪气地说道:“‘土地的价值,不是看卖了多少钱,而是看上面长出了什么。长出一个世界级的科学家,比长出十栋写字楼都值钱。’嘿,话说得是真漂亮,可这日子不过了?财政的窟窿谁来补?”
他的目光,意有所指地瞟向了高健。
高健放下茶杯,慢条斯理地开口:“老钱,你这话可就冤枉我了。我现在这个财神爷,就是个空架子。你们是不知道,他那个‘数字政府’,绕开我,直接从省里和几个科技公司那里搞到了钱。还有那个‘星海英才计划’,李默然院士居然真的被他请动了,你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吗?”
高健顿了顿,声音里透着一股无力感:“李默然一表态,京城好几个顶尖的AI团队,连人带项目,打包就要过来。那些闻着味儿的风险投资,像疯了一样往星海挤。现在不是我们求着他们来,是他们求着市政府,问地在哪儿,政策在哪儿。我这个财政局长,现在连跟人家谈条件的资格都没有。”
包厢里陷入了一阵沉默。
他们发现,他们原本以为的那些可以拿捏陆远的手段——流程、规矩、人情,在这个不按常理出牌的年轻人面前,统统失效了。
他根本不跟你在棋盘内下棋。
你卡他的钱,他去外面找钱。你用规矩拖他,他用更高的效率和更大的成果,让你的规矩显得愚蠢可笑。他用那三把火,烧出了一个让老百姓拍手叫好、让年轻人热血沸腾的新局面。
在这个新局面里,他们这些习惯了慢悠悠喝茶、开会、在文件上画圈的老人,显得如此格格不入,甚至有些多余。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点击弹出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