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1章 第二把火:启动“数字政府”建设!

第251章:第二把火:启动“数字政府”建设!

星海市的这个早晨,空气里弥漫着一种不同寻常的味道。

市政府大院里,平日里总要踩着点才晃悠进办公室的各路神仙,今天八点半不到,停车场就几乎满了。走廊里,听不见闲聊和插科打诨,只有皮鞋敲击地面的匆忙脚步声,以及一句句压低了嗓门的“早”。

每个部门的办公室都窗明几净,桌面上的文件堆放得整整齐齐,保温杯里的茶叶泡得恰到好处,却没人敢像往常一样,捧着报纸优哉游哉地消磨时光。所有人都在工作,或者说,在扮演着努力工作的样子。

昨天傍晚,那场发生在车管所的“电视直播”,像一场十二级的政治台风,横扫了整个星海市的官僚体系。所有人都亲眼目睹了那位新任市长,是如何用一种近乎外科手术式的冷酷,将一个盘根错节的顽疾单位,当着全市人民的面,连根拔起。

“冷面阎王”这个绰号,一夜之间,不胫而走。

九点整,市政府一号会议室。

能容纳上百人的巨大会议室里,座无虚席。全市所有区长、市直部门一把手,全部到齐。他们正襟危坐,神情肃穆,像一群等待期末考试发卷的学生。

会议室的门被推开,陆远走了进来。

他换上了一身合体的深色西装,没打领带,衬衫的第一颗扣子解开,显得干练而又不失威严。他身后只跟着秘书小陈,手里拿着一个笔记本电脑。

他一出现,会议室里原本若有若无的骚动瞬间平息。无数道目光交织而来,敬畏、审视、怨怼、好奇,复杂难明。

陆远径直走到主位坐下,没有一句寒暄,只是对小陈点了点头。

小陈立刻将笔记本电脑连接到会议室的投影系统上。巨大的幕布亮起,出现的不是会议议程的PPT,而是一段视频。

正是昨天星海卫视直播的那段录像。

画面从车管所门口黄牛揽客的混乱开始,到办事大厅里焦躁无奈的人群,再到三号窗口那位一边刷着短视频一边咯咯直笑的胖大姐,五号窗口那个与朋友相谈甚欢的小伙子……每一个细节,都被高清镜头捕捉得清清楚楚。

在座的都是人精,他们立刻明白了陆远的目的。

这是一种无声的、却又极具羞辱性的敲打。

他要把这块烂疮,血淋淋地揭开,摆在所有人的面前,让每个人都闻到那股腐臭。

视频播放到王莉以“照片反光”为由刁难陆远时,会议室里的空气已经压抑到了极点。不少人悄悄低下头,不敢再看。国土局长老钱和规划局长张局长,这两个昨天在小会议室里打太极的“高手”,此刻更是如坐针毡,后背的衬衫已经微微湿了。

视频最后,定格在陆远直面镜头,说出那句“这样的‘现场办公’,会成为常态”的画面上。

视频结束,幕布暗下,会议室里一片死寂。

陆远环视一周,目光平静地从每一张脸上滑过。

“看完了。”他开口,声音不大,却像锤子一样敲在每个人的心上,“谁来给我解释一下,为什么?为什么在一个GDP破万亿,号称国际化大都市的城市里,还会存在这样中世纪水平的衙门?”

没人敢说话。

“是因为缺人吗?”陆远自问自答,“市车管所,在编人员一百三十七人,比国内同等规模城市,多出百分之二十。”

“是因为缺钱吗?去年,市财政给车管所批的办公经费和设备更新费用,是三千二百万。那台刷不出身份证的取号机,是三个月前刚换的,采购价,二十八万。”

他每说一个数字,在座的财政局局长高健的眼皮就跳一下。

“都不是。”陆远身体微微前倾,双手交叉放在桌上,“病根,在思想,在制度,在权力的运行方式上。”

“一些同志,把手中的权力,当成了自己的私有财产。把‘办事’,当成了一种对群众的‘恩赐’。他们通过制造麻烦、设置障碍来体现自己的价值。群众的队排得越长,他们内心的优越感就越强。群众跑的次数越多,他们手里的权力就越值钱。”

“昨天,我砍掉了一个车管所。但星海市,还有多少个看不见的‘车管所’?工商、税务、社保、房产交易……在座的各位,谁敢拍着胸脯保证,自己的地盘,就比车管所干净?”

台下,一片更深的沉默。

陆远看着他们,话锋一转:“光靠发火、免职,解决不了根本问题。今天请大家来,不是为了开一场批斗会,而是为了解决问题。”

他再次示意小陈。

幕布重新亮起,这一次,上面出现了一行巨大的标题——《星海市“数字政府”建设总体规划(草案)》。

台下众人精神一振,都抬起头来。

“第一把火,烧的是病灶。这第二把火,我想烧出一个未来。”

陆远站起身,走到幕布前,像一个产品经理,开始阐述他的构想。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官场影帝:我靠演技平步青云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换源
设置
夜间
日间
报错
章节目录
换源阅读
章节报错

点击弹出菜单

提示
速度-
速度+
音量-
音量+
男声
女声
逍遥
软萌
开始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