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7章:新的任命,星海市代市长!
返回星海市的黑色轿车,行驶在午夜空旷的城市快速路上。窗外,是这座城市璀璨的灯火,流光溢彩,像一片沉默的星海。
陆远靠在后座,闭着眼睛,但脑海里却比任何时候都要清醒。省长赵立春那条意味深长的短信,还静静地躺在手机里。
“星海的水,比你想象的更深。”
这句话,像一根细小的冰刺,扎在心头。常鸿倒了,但他绝不是这片深水里唯一的大鱼。赵立春的邀请,更像是一次不动声色的宣示——他,才是这片水域真正的主人。
车子平稳地滑入市委家属院,陆远没有回家,而是直接让司机开去了市委大楼。
办公室的灯还亮着,秘书小陈正焦急地踱步,看到陆远回来,像是看到了救星。
“书记,您可回来了!”小陈快步迎上来,声音压得极低,“今天下午,市政府那边几乎停摆了。我听说,新区的芯片项目投资方代表,在国土局办公室里坐了三个小时冷板凳,连个能拍板的副局长都没见到。”
陆远脱下外套,挂在衣架上,动作不紧不慢。“国土局、规划局、建设局,这几个单位的主要领导,现在都在干什么?”
“都在单位。”小陈连忙回答,“我侧面打听了一下,他们今天下午都组织了内部学习会,学习省纪委关于常鸿案的通报精神。所有需要签字的文件,都以‘情况复杂,需要研究’为由,压了下来。”
陆-远走到办公桌后坐下,手指轻轻敲击着桌面。
好一个“学习精神”。这不过是官场上最常见的一种软抵抗——不反对,不配合,不负责。用程序上的拖延,来等待政治上的明朗。他们都在等,等省里那只靴子落地。
“通知何建功书记,还有市政府那几位副市长,以及国土、规划、建设、发改这几个部门的一把手,明早九点,到市委小会议室开会。”陆远平静地吩咐。
小陈愣了一下:“书记,会议的议题是?”
“就叫‘关于加速推进重点项目落地,稳定干部思想,重振星海发展信心的座谈会’。”陆远看着小陈,眼神里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平静,“另外,通知电视台的记者,全程录像。”
全程录像?小陈的心猛地一跳。他明白了,老板这是要当着所有人的面,给这群“太极高手”上一次公开课。
第二天,星海市委小会议室。
气氛压抑得像凝固的水泥。即将退休的何建功书记坐在陆远身边,神情疲惫。几位副市长和部门一把手们,一个个正襟危坐,目不斜视,面前的笔记本上,都密密麻麻地写满了字,仿佛都在认真准备发言。
陆远环视一周,没有说一句开场白,只是对身边的何建功点了点头。
何建功清了清嗓子,用一种近乎悲凉的语调,将昨天市政府的乱象又重复了一遍,最后长叹一声:“同志们,星海市的经济发展,等不起啊!干部队伍的人心,散不起啊!”
会议室里一片死寂。
陆远没有接话,他的目光,落在了国土局局长老钱的身上。“钱局长,新区的土地平整,卡在哪里了?”
老钱的身体几不可察地绷紧了,他推了推眼镜,用一种四平八稳的语调回答:“报告陆书记,主要是常鸿同志之前的一些批示,与现行土地政策存在一些模糊地带。我们正在组织专家进行研究,本着对国家负责、对历史负责的态度,一定要把问题搞清楚,才能进行下一步工作。”
“好一个对历史负责。”陆远点了点头,又转向规划局的张局长,“张局长,规划方案呢?”
“报告陆书记,我们发现原方案在环保评估上,有一些细节需要重新论证……”
陆远一个一个问过去,得到的答案,几乎都是同一个模子刻出来的——程序、研究、论证、负责。
摄像机的红色指示灯,像一只沉默的眼睛,将这出精彩的“官场现形记”忠实地记录了下来。
问到最后,陆远笑了。
他没有发火,只是轻轻地笑了一下,但整个会议室的温度,却仿佛瞬间降了好几度。
“各位的责任心,我很感动。”他拿起桌上的保温杯,喝了一口水,声音不大,却清晰地传到每个人耳朵里,“既然大家对程序这么严谨,对历史这么负责,那我也表个态。”
他放下杯子,目光缓缓扫过在场的每一个人。
“从今天起,所有因为‘情况复杂’、‘需要研究’而延误的重点项目,每一天,都请相关单位写一份详细的‘研究进展报告’,一式三份,一份交给我,一份交给何书记,还有一份,直接送到省委林书记的案头。”
“我倒是很想让省委领导看看,我们星海市的干部,是如何夜以继日地‘研究问题’的。”
话音刚落,国土局老钱的额角,已经渗出了细密的汗珠。
这招太狠了。这已经不是施压,这是要把他们架在火上,当着全省领导的面烤。谁敢真的天天写报告送到省委书记那里去?那不是在表功,那是在自曝无能!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点击弹出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