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235章:省纪委调查组进驻,山雨欲来风满楼!
一辆黑色的帕萨特,挂着江州市的牌照,在星海市一个不起眼的匝道口驶下高速。没有警灯,没有鸣笛,它像一滴墨,悄无声息地汇入了城市傍晚的车流。
车里,气氛安静得有些压抑。开车的司机是省纪委的老手,方向盘打得极稳,目光只看前方。后座,案件审理二室副主任李建国闭着眼睛,手指在膝盖上轻轻敲击,似乎在假寐,但紧锁的眉头暴露了他内心的思虑。
“找个干净点的快捷酒店,不要去市委招待所。”李建国没有睁眼,声音不高,却很清晰。
“明白。”司机应了一声。
这支三人组成的队伍,就是代号“净化”的专案组。他们的目的地是星海,目标是陆远。但他们的到来,就像投入湖面的一颗石子,在最初的涟漪散开之前,无人知晓。
车子最终停在了一家名为“尚客优”的连锁酒店门口。这里远离市中心,住客多是出差的商旅,人来人往,最适合隐藏身份。
没有前台的特殊接待,没有市政府办公室人员的热情迎接。李建国自己提着包,用一张伪造的身份证办理了入住。房间在三楼,窗户对着一片老旧的居民区,能听到楼下小餐馆的炒菜声和孩童的嬉闹声。
关上房门,李建国脱下外套,从包里拿出一个防窃听的信号屏蔽器,放在房间中央。他拉上窗帘,整个房间瞬间暗了下来。他没有开灯,只是走到窗边,掀开窗帘一角,静静地看着远方市中心那片璀璨的灯火。
那里,是星海市的权力中枢,也是陆远现在站立的地方。
“建国,真要从外围查起?那份材料……证据链太完整了,直接找他谈,说不定能一举击破他的心理防线。”同行的另一位组员,来自七室的老吴,有些不解。
李建国摇了摇头,转身在黑暗中坐下。“书记说,这份材料,太‘完整’了,完整得像一个剧本。如果陆远真是被陷害的,我们贸然出击,只会打草惊蛇,让背后那个写剧本的人,有机会销毁所有痕迹。”
他顿了顿,声音里透着一股老纪检的沉稳与锐利:“我们的任务,代号‘净化’。不只是查陆远,更是要揪出污染源。所以,我们现在是来‘调研’的,不是来办案的。”
老吴明白了。这是一场暗战,比任何正面的审讯都更考验耐心和智慧。
……
接下来的两天,星海市政坛的上空,飘起了一丝若有若无的异样气息。
市发改委的一位副处长,在食堂打饭时,无意中瞥见一个熟悉的面孔。那人是省发改委的老熟人,可他身边跟着的两个人,看着却面生,气质沉稳,不像普通的机关干部。他想上去打个招呼,对方却只是朝他点点头,便端着餐盘匆匆走向一个角落。
市政府办公厅负责接待的科室,也接到一个奇怪的通知。有几位省里来的“专家”,需要用车,但要求很特别:不要奥迪,就要普通的帕萨特,司机也必须是驾龄超过十年的老师傅。更奇怪的是,这些“专家”的行程完全保密,办公厅的人只负责派车,连他们去了哪里都不知道。
流言,就像潮湿天气里墙角生出的霉斑,在不起眼的角落里,悄然蔓延。
“听说了吗?省里来人了。”
“什么人?又有哪个大项目要批?”
“不像……神神秘秘的。我二舅在市委车队,说那几个人,派头跟纪委下来的一样。”
“纪委?冲谁来的?咱们星海最近可没出什么大事啊。”
“不好说……有时候,没出事,才是最大的事。”
这些窃窃私语,在茶水间、吸烟区、饭桌上,像病毒一样传播。一开始,还只是捕风捉影的猜测,但渐渐地,一个名字开始被有意无意地提及。
“会不会……是和那位陆书记有关?”
“嘘!你不要命了!陆书记现在是省委常委,红得发紫!”
“可你想想,他升得是不是太快了?从一个区长到市委书记,才多久?这里面要是没点说道,谁信啊?”
“我听说,百工坊那个项目,他得罪了常市长,把东升集团的钱总都给逼破产了。这动静,闹得太大了……”
山雨欲来风满-楼。
官场上的人,嗅觉总是最灵敏的。他们或许不知道具体发生了什么,但空气中那股不同寻常的压力,那种风暴来临前的沉闷,已经让很多人开始不安,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站位。
一些原本准备向陆远靠拢的干部,暂时放缓了脚步。一些之前和常鸿走得近的人,则开始暗中活跃,四处打探消息,眼神里闪烁着幸灾乐祸的光。
整座城市的权力生态,因为这支秘密进驻的调查组,开始发生微妙而深刻的化学反应。
而风暴的中心,陆远,对此似乎一无所知。
他正全身心地扑在百工坊项目的启动工作上。苏红棉的团队已经进驻,双方的法务、财务、规划人员,几乎是连轴转地开会。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点击弹出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