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那头的王书记沉默了片刻。
他是什么人?市纪委书记,在官场沉浮几十载,眼光毒辣。陆远这个电话打过来,绝不可能真的只是为了请他“斧正”一篇文章。这里面的道道,他一听便知。
一个刚在县里站稳脚跟的县委办主任,不夹着尾巴做人,巩固自己的基本盘,反而跑来找他这个市纪委书记“谈心”,这本身就是一件不寻常的事。
“哦?写了点东西?”王书记的声音听不出喜怒,依旧沉稳,“年轻人肯动脑子,是好事。那你明天上午十点,到我办公室来一趟吧。”
“谢谢王书记!我一定准时到!”陆远的声音里充满了恰到好处的感激与激动,仿佛一个得到了老师夸奖的学生。
挂掉电话,陆远脸上的笑容瞬间收敛,取而代之的是一片深沉的平静。
他知道,明天去市里,才是这场“演出”的真正开场。他要扮演的,不是一个工于心计的投机者,而是一个心怀赤诚、忧国忧民,甚至带着几分书生气的年轻干部。
这个角色,不能有丝毫的功利心。他的每一个眼神,每一句话,都必须是纯粹的,是为了他笔下的那些“问题”,为了那些“失声的土地”。
【角色卡已载入:忧国忧民的笔滚子】
【角色人设:一个身在机关,心在基层的理想主义者。他看到了问题,感到了刺痛,并怀着一颗赤子之心,试图用自己的笔,为民请命。他或许天真,但绝对真诚。】
【演技加成:眼神纯净度 30%,语言感染力 20%,台词“真诚光环”开启。】
陆远看着系统面板,嘴角微微上扬。他要的,就是这个效果。
第二天上午,陆远谢绝了李卫“派车护送”的好意,自己坐着最早一班的县际公交,来到了市里。他穿着一身半旧的深色夹克,手里提着一个普通的黑色公文包,混在人群中,毫不起眼。
九点五十,他准时出现在市纪委办公楼下。他没有直接上去,而是在楼下的花坛边站了十分钟,平复了一下呼吸,调整着自己的状态。他抬头看了一眼那庄严肃穆的大楼,眼神中流露出一丝敬畏与一个年轻人该有的忐忑。
十点整,他敲响了王书记办公室的门。
“请进。”
王书记的办公室陈设简单,一桌一椅一书柜,充满了纪检干部的朴素风格。王书记正戴着老花镜在看一份文件,见陆远进来,他指了指对面的椅子。
“坐。”
“王书记好。”陆远微微躬身,将公文包放在膝盖上,坐姿端正,双手放在膝盖上,像个来面试的大学生。
王书记放下文件,摘下眼镜,揉了揉鼻梁,这才抬眼打量着陆远。眼前的年轻人,比上次在青阳镇见到时,沉稳了许多,但眉宇间那股锐气,却似乎被一层忧虑给覆盖了。
“小陆啊,听你家高书记说,你最近干得不错,把县委办那摊子事,理得井井有条。”王书记的开场白很平淡,像是在拉家常。
“都是高书记领导有方,我只是做了些分内的工作。”陆远谦逊地回答,没有半分居功自傲的意思。
“少来这套官话。”王书记笑了笑,端起茶杯喝了一口,“说说吧,写了什么大作,还要我这个老头子来给你斧正?”
陆远像是有些不好意思,他打开公文包,从里面取出了那沓用牛皮纸袋装着的稿纸,双手递了过去。
“王书记,您别笑话我。就是最近在工作中,看到了一些事,听到了一些声音,心里堵得慌,不写出来不痛快。都是些不成熟的看法,里面肯定有不少偏颇和幼稚的地方,您是老领导,经验丰富,站位又高,所以斗胆想请您给批评指点一下。”
他的语气无比诚恳,眼神清澈,仿佛真的是一个遇到了思想困惑,来向长辈求教的晚辈。
王书记接过那个牛皮纸袋,入手很沉。他没有立刻打开,而是又看了陆远一眼,心里暗自嘀咕:这小子,葫芦里到底卖的什么药?
他撕开封口,抽出了那沓厚厚的稿纸。
当他看到标题——《基层之困:悬浮的政策与失声的土地》时,他持杯的手,微微顿了一下。
好大的题目!
他戴上老花镜,开始从第一页看起。
办公室里,陷入了寂静。只有纸张翻动的沙沙声,和王书记越来越沉重的呼吸声。
陆远就那么静静地坐着,没有喝水,也没有乱动,目光落在王书记桌角的一盆文竹上,眼神中带着一丝放空后的忧郁。他在脑中,一遍遍地回想着那些报告里的数据,回想着那些山村小学的困境,将【忧国忧民的笔杆子】这个角色,彻底融入了自己的灵魂。
王书记的眉头,从舒展,到微蹙,再到紧锁。
当他读到乡镇财政“寅吃卯粮”,为了发工资不得不挪用项目款时,他的手指无意识地在桌面上敲了敲。
当他读到基层干部被各种考核逼得“数据造假”,一份文件下来就要“创造性”地完成时,他的嘴角抿成了一条僵硬的直线。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点击弹出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