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 县委书记的深夜长谈,真正的考验开始了!

县委书记办公室的灯,亮到了十一点。

高建功没有坐在那张象征着权力的红木大班桌后,而是坐在了待客区的沙发上,亲自给茶几上两个半旧的玻璃杯续上了热水。袅袅升腾的热气,在两人之间拉起了一道若有若无的帷幕,让彼此的表情都显得有些模糊。

从陆远进门到现在,已经过去了半个小时。

两人没有谈论惊心动魄的官场地震,没有谈论刘振华的倒台,更没有触及那个禁忌的名字——方振邦。他们聊的是安河县的农业,是青阳镇的红旗村,是陆远在基层工作的点点滴滴。

高建功问得很细,陆远答得也很诚恳。

这不像是一场上级对下级的谈话,更像是一个长辈在考校晚辈的学问。但陆远知道,真正的考题,就藏在这些看似寻常的问答里。每一个问题,都是一块探路的石头;每一个回答,都是一次亮出底牌的试探。

终于,高建功放下了茶杯,杯底与玻璃茶几碰撞,发出一声清脆的轻响,仿佛是某个仪式的开场哨。

“小陆,你来安河县,满打满算,也有小半年了。”高建功看着他,目光深邃,“对咱们县里的工作,对这个班子,你有什么看法?”

来了。

陆远心中了然。前面的所有铺垫,都是为了这最后致命的一问。

这个问题太空,太泛,也太险。说好话,是虚伪,是拍马屁;说坏话,是狂妄,是交浅言深。一个不慎,就是万劫不复。

陆远没有立刻回答。他沉默了片刻,似乎在认真组织语言。这种恰到好处的停顿,既显示了对问题的重视,也避免了对答如流的轻浮。

“书记,我人微言轻,本来没资格评价县里的工作。”他先是摆低了姿态,然后话锋一转,“但您问了,我就斗胆说几句心里话,说错了您批评。”

高建功微微颔首,做了个“请”的手势,身体前倾,摆出了倾听的姿态。

“我觉得,咱们安河县现在,就像一个大病初愈的病人。”陆远的声音不高,但每一个字都清晰地送入高建功的耳朵里,“之前,身体里有个大脓包,牵连着五脏六腑。现在,脓包被剜掉了,这是天大的好事。但剜掉脓包,必然会伤筋动骨,留下一个巨大的创口。”

高建功的眼神骤然一凝。这个比喻,太贴切,也太大胆了。

“病灶没了,可元气也伤了。这个时候,病人最需要的是什么?”陆远自问自答,“不是下猛药,也不是急着跑跳,而是需要静养,需要固本培元,需要一个强有力的、绝对统一的意志,来调理整个身体,让新鲜的血液流到该去的地方,让新的肌肉在创口上长出来。”

他抬起头,直视着高建功的眼睛,目光灼灼。

“这个强有力的、绝对统一的意志,在安河县,只能是您,也必须是您,高书记。”

一番话说完,办公室内陷入了长久的寂静。

高建功一动不动地看着陆远,眼神复杂到了极点。有欣赏,有赞叹,但更多的是一种被彻底看穿的震撼。

陆远这番话,没有提半个“权”字,却把当前安河县最核心的权力问题,剖析得淋漓尽致。刘振华倒台,权力出现了真空,各方势力蠢蠢欲动,人心惶惶。这个时候,最需要的就是县委书记的绝对权威,来稳定局面,重塑秩序。

陆远没有表功,没有邀赏,而是直接把自己放在了“医士”的位置上,为“主治大夫”高建功,递上了一份最精准的“病理报告”和“治疗方案”。

更重要的是,他表明了态度。他把自己,定义为书记这个“统一意志”下的一份子,一把可以用来“调理身体”的刀。

“哈哈哈……”高建功忽然笑了起来,笑声爽朗而畅快,驱散了办公室里所有的沉闷和压抑,“好一个‘大病初愈’!好一个‘统一意志’!小陆啊小陆,我今天才算真正认识你!”

他站起身,在办公室里走了两步,似乎在平复内心的激动。

“你说的对。安河现在经不起折腾了,也决不能再出现第二个声音。”高建功停下脚步,转过身,目光如电,直刺陆远,“所以,我需要一个绝对信得过的人,坐在一个最重要的位置上,替我看好家,当好这个‘大管家’。”

陆远的心跳,漏了一拍。

他知道,图穷匕见了。

“县委办公室主任这个位置,空了很久了。”高建功一字一句地说道,声音里带着不容置疑的决断,“从明天起,你来坐。”

尽管心中早有预料,但当这句话真的从县委书记口中说出时,陆远还是感觉到了一股巨大的压力扑面而来。

县委办公室主任!

这个位置,级别上或许只是个正科,但却是整个安河县权力运转的中枢。上承书记意志,下启百官脉络,是名副其实的“一人之下,百人之上”。坐在这个位置上,就等于成了县委书记的影子,他的眼、他的耳,甚至是他握在手中的那把最贴身的刀。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官场影帝:我靠演技平步青云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换源
设置
夜间
日间
报错
章节目录
换源阅读
章节报错

点击弹出菜单

提示
速度-
速度+
音量-
音量+
男声
女声
逍遥
软萌
开始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