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返回小沛的路上,气氛压抑而诡异

###

许都的城门在我们身后缓缓关闭,那沉重的“吱呀”声,像是一场盛大戏剧的落幕,又像是一座牢笼的最后一道锁扣被锁上。没有欢送的仪仗,没有告别的人群,只有初秋萧瑟的风,卷起地上的尘土和枯叶,打着旋儿,追逐着我们这支奇怪的队伍。

队伍不长,也就几百人,却被无形地分割成了两半,泾渭分明,仿佛楚河汉界。

走在前面和外围的,是车胄带来的那数百名曹军精锐。他们身披统一的玄色铁甲,步伐整齐划一,每一步踏下,都发出“咔、咔”的沉闷声响,像一台冷酷而精准的战争机器在移动。他们不交谈,不左顾右盼,冰冷的头盔下,一双双眼睛如同鹰隼,时刻监视着被他们“保护”在中央的我们。

而我们,刘备的嫡系部队,则像是被这群鹰隼押解的囚徒。弟兄们的铠甲样式不一,有的还带着修补过的痕迹,脚步声也显得零落而疲惫。他们不再有前几日的期盼与兴奋,每个人都低着头,默默地赶路,那一张张饱经风霜的脸上,写满了屈辱和压抑。

气氛诡异得让人喘不过气。

我骑着一匹瘦马,跟在刘备身后,感觉自己像是被包裹在一团粘稠的、冰冷的蛛网里。那数百道来自曹军的目光,就是蛛网的丝线,无处不在,缠绕着你的四肢,刺探着你的思想,让你的一举一动都变得僵硬和不自在。

刘备的背影就在我前方不远处。他骑在马上,脊梁挺得笔直,像一杆永不弯折的标枪。他没有回头,也没有说话,只是平静地目视着前方那条通往小沛的、漫长而未知的道路。但我能看到,他握着缰绳的手,指节因为用力而捏得发白。他在忍,用他那近乎非人的意志力,忍耐着这份如影随形的羞辱。

他的左后方,是沉默如山的关羽。关将军微闭着那双丹凤眼,仿佛对周围的一切都漠不关心,整个人与那匹赤兔马融为一体,如同一尊移动的雕塑。可他那靠在马鞍边的青龙偃月刀,刀锋在灰蒙蒙的天色下,依旧泛着一层令人心悸的暗光。我知道,他的心,比这刀锋还要冷,还要利。

右后方,则是一座即将喷发的火山。张飞的脸黑得像锅底,他骑在马上,身体随着马步一下下地颠簸,胸膛却剧烈地起伏着。他那双豹眼死死瞪着侧前方一名耀武扬威的曹军校尉,鼻孔里喷出的粗气,隔着几步远我都能听见。他嘴里一直在用只有我们几人能听到的音量,低声咒骂着什么,翻来覆去无非是“曹贼”、“奸佞”、“狗仗人势”之类的词语。每当他的声音稍大一些,关羽那微闭的眼睛就会睁开一条缝,扫他一眼,他便会像被掐住了脖子一样,暂时消停片刻,但很快又故态复萌。

我叹了口气,感觉自己坐的不是马背,而是火药桶。一个沉默的,一个暴躁的,还有一个深不可测的,全都被车胄这根引线连着,只要他想,随时都能点燃。

车胄本人,则骑着他那匹铺着虎皮的乌黑大马,不紧不慢地与刘备并行。他时不时地会侧过头,用他那副傲慢的嘴脸,对刘备的军队部署指手画脚几句。

“刘使君,你这队伍的阵型也太散漫了,首尾不能相顾,若是遇到小股贼寇突袭,怕是一冲即散啊。”

“还有你那些兵,一个个垂头丧气,哪有半点军人的样子?我大曹的军队,便是行军百里,也依旧军容严整,气势如虹。”

他每说一句,张飞的脸色就更黑一分。而刘备,只是淡淡地回应着:“将军教训的是,备回去之后,定当严加操练。”那语气,谦卑得像一个正在聆听老师教诲的学童。

我看着车胄那张小人得志的脸,心里却在想,曹操这一手,实在是太毒了。他派来的不是一个将军,而是一根扎进肉里的刺,一根专门用来挑动你神经的搅屎棍。他就是要用这种无休止的、琐碎的羞辱,来消磨刘备的锐气,打压他手下将士的士气,逼着他们要么在沉默中被同化,要么在屈辱中爆发。

无论哪一种结果,对曹操来说,都是稳赚不赔。

中午时分,队伍停下来短暂歇息。

一条小溪潺潺流过,岸边有几棵稀疏的柳树。车胄的人毫不客气地占据了上游最清澈、最阴凉的地段。他们解下水囊,从行囊里掏出用油纸包着的肉干和麦饼,那股肉食的香气,混合着水的腥气,飘飘荡荡地传了过来,让正在啃着干硬面饼的刘备部曲们,喉头不自觉地耸动了一下。

我们的人,则被赶到了下游。这里的溪水,已经被上游的马匹和人搅得有些浑浊。

一名跟着刘备从平原一路过来的年轻士兵,约莫十七八岁的样子,许是实在渴得厉害,又或是年少气盛,他拿着水囊,想去上游打点清水。

他刚走到两拨人马的中间地带,就被两名曹军拦住了。

“站住!干什么的?”一名曹军士兵用手里的长戈,不客气地拦住了他的去路。

那年轻士兵有些怯懦,但还是鼓起勇气说道:“军爷,我……我想打点水喝。”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三国:别追了,我真不是天子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换源
设置
夜间
日间
报错
章节目录
换源阅读
章节报错

点击弹出菜单

提示
速度-
速度+
音量-
音量+
男声
女声
逍遥
软萌
开始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