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

17

荀攸目光扫过战利品,进言道:“主公,不妨诈称袁术已死,命曹仁将军持其衣甲搦战,动摇寿春守军士气。”

“再以箭书射入城中,散布招降檄文,同时派兵封锁淮南要道,断袁术归路!”

曹操抚掌大笑:“妙计!袁术虽逃,败局已定,只待寿春内乱。”

寿春城内,袁耀见曹仁挑着龙袍叫阵,惊惶失措:“父皇……驾崩了?”

杨弘沉声劝慰:“太子勿忧,此乃曹操诡计。仅凭衣甲,岂能断定陛下生死?”

李丰却冷声道:“太子,司徒,陛下即便幸存,亦恐遭重创。寿春孤立无援,如何固守?”

袁耀再度慌乱:“守军不足一万,若父皇不归……”

杨弘厉声打断:“李丰休得惑乱军心!寿春城坚池深,曹操若可强攻,何须围困?陛下拥兵十五万,此败不过一时失利,必能重整旗鼓!”

李丰暗自冷笑,私下对梁刚道:“陛下若难返寿春,死守唯有绝路。不如备足钱粮,伺机脱身。若陛下归来,再作不知。”

梁刚会意:“此计甚妙,依你之言!”

此后数日,暗流涌动。

曹操以箭传书,将战报射入寿春城中。

张勋阵亡、黄漪伏诛,诸多将领被俘的消息接连不断。

虚实难辨的情报如雪片般飞入城内。

袁耀无从查证这些消息的真伪。

尽管杨弘一再强调这是曹操的诡计,寿春城内仍人心惶惶。

官道上。

桥蕤摆脱刘备追击后,正率军赶往寿春。听闻袁术中伏逃往淮南,他顿时方寸大乱。

主公既败,这寿春城还如何进得?

将军,有人送来密信!

副将戚寄呈上一封书信。

桥蕤阅罢,脸色阴晴不定。

送信之人何在?

已离去多时。

桥蕤再次审视密信内容,咬牙下令:全军开拔,直奔寿春!

戚寄忧心忡忡:将军,曹军在前拦路,恐难入城。若贸然开城,只怕中了曹操奸计。

桥蕤厉声呵斥:休要在本将面前卖弄兵法!速去传令!

戚寄不敢多言。

然而行军途中,戚寄渐觉蹊跷。

沿途曹军皆一触即溃,竟无人敢与桥蕤部众交锋。

曹军何时这般不堪了?

袁耀闻讯大喜,急令开城相迎。

杨弘劝阻道:陛下,张勋、黄漪皆已战死,桥蕤却独自领兵前来,恐有诈谋,不可开城。

袁耀不以为然:司徒多虑了,桥将军乃父皇心腹大将,岂会生变?

李丰与梁刚交换眼色,默不作声。

杨弘跺足长叹:若桥蕤心怀异志,寿春危矣!

桥蕤入城后,先归府邸。

见妻女安然无恙,方才松了口气。

父亲终于回来了。

两位妙龄少女见桥蕤归来,愁眉顿展。

桥蕤未及叙话,急令亲兵严守府邸,旋即入宫觐见。

袁耀迫不及待询问袁术下落。

桥蕤正色道:太子,微臣来时得知陛下暂退淮南重整兵马。

袁耀如释重负:父皇洪福齐天!那曹仁竟谎称父皇驾崩,果如司徒所言,曹操奸诈!

桥蕤低声道:请太子屏退左右。

见其神色凝重,袁耀忙遣退侍从:将军有何要事?

桥蕤沉重叹息:“殿下,陛下怕是无法返回寿春了。”

袁耀面色骤变:此话怎讲?先前不是说父皇只是战败吗?司徒大人明明说过,父皇尚有十五万大军,重整旗鼓后就能杀回寿春。

桥蕤苦涩摇头:殿下,哪还有什么十五万大军啊!

黄漪战死东海,张勋在彭城全军覆没。陛下得知孙策反叛,丢弃辎重仅率三万精锐回师,却在当涂遭曹仁伏击,三万将士大半溃散。

余下七万兵马在归途中就起了内讧,将剩余粮草辎重瓜分殆尽。

能逃回寿春的不足万人!

殿下应当明白,这些兵卒本就是活不下去才应征入伍,如今钱粮唾手可得,谁还愿意送死?

即便陛下在淮南重整旗鼓,兵力也不会超过两万!

曹操围而不攻,只因陛下不在寿春,攻下寿春毫无意义!

我来寿春这一路,几乎未遇抵抗,因为曹操已将主力调往淮南追击陛下。

袁耀顿时手足无措:那父皇岂不危在旦夕?桥将军,城中守军加上你的部队有两万余人,我们速去淮南与父皇会合。

殿下!桥蕤厉声喝道,此时前往淮南必死无疑!失了寿春城防,曹操随时可以杀个回马枪,殿下挡得住吗?

袁耀六神无主:难道我们只能困守寿春,眼睁睁看着父皇被曹操杀害?

桥蕤目光一凛:还有一条生路!

袁耀急切追问:什么办法?

投奔邺城!桥蕤深吸一口气,殿下乃四世三公袁氏嫡子,邺城袁绍是您叔父。唯有向袁绍求援,方能保全性命!

袁耀想起淳于琼密信,迟疑道:淳于琼也曾送信,但要求我献上传国玉玺......

桥蕤急得跺脚:殿下糊涂!命都要没了,还要玉玺何用?袁绍想要就给他,不做这太子难道就不是袁氏嫡子了吗?若殿下真放不下这位置,就该效法勾践卧薪尝胆,隐忍方有来日!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三国:我的娘子不是凡人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换源
设置
夜间
日间
报错
章节目录
换源阅读
章节报错

点击弹出菜单

提示
速度-
速度+
音量-
音量+
男声
女声
逍遥
软萌
开始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