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未致信孔融,对方已为其求得青州刺史之位,刘备怎能不喜?
祢衡朗声笑道:文举公果然不负我所望!主公既得朝廷任命,各郡县官吏谁敢不从?
某愿凭这三寸之舌,令各郡守县令皆奉主公号令。
祢衡向来狂傲。
刘备帐下,唯有田畴能入其眼,纵使关羽、张飞亦不放在眼里。
田畴虽为军师,祢衡到来后却常反客为主。
刘备虽感头疼,仍包容其狂态,私下安抚众将。
主公。田畴私下进言,面有忧色:孔文举为何突然为主公谋此职?此事蹊跷,需慎思之!
刘备亦有疑虑。
依其对孔融了解,最多谋北海太守之位,断不会为其求青州刺史。
况且。
如今许都乃曹操掌控,若真欲任其为青州刺史,又怎会助吕布取徐州?
念及许褚昔日刺杀之事,刘备冷汗涔涔。
子泰所虑,我亦知晓。刘备沉声道:纵使文举兄有意,曹操必不相允。
昔日我为徐州牧时,曹操遣李牧为山阳太守,设计逐我出徐州,几欲置我于死地。
莫说青州刺史,曹操不许我任北海太守都不足为奇。
田畴分析道:属下担心此乃曹操二虎竞食之计,如昔日挑动吕布与主公争夺徐州。
刘备神色一凛:子泰是说,曹操故意任我为青州刺史,挑起我与袁绍之争?
随即又疑:然曹操与袁绍交好,岂不怕得罪袁绍?
田畴蹙眉道:此正我所忧。此计或另有深意,欲借主公示探袁绍。
若袁绍反应激烈,曹操为讨好袁绍,必撤主公之职。
若袁绍有所顾忌,曹操或行驱虎吞狼之计,令主公讨伐袁绍。
刘备怒击桌案:必是李牧奸计!此等手法太过熟悉,又将我刘备当作棋子。徐州如此,青州亦要如此?可恨!
刘备急切地望向田畴:军师可有对策?
田畴来回踱步,沉思良久后郑重道: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已占尽道义优势。要 此局,难!
然兵法云:兵贵神速!主公当速平青州之乱,再遣能言善辩之士赴邺城游说袁绍。若能结成同盟,便可牵制曹操,使其不敢妄动诏令。
幽州尚有公孙瓒牵制,袁绍必不敢与主公为敌。届时主公可趁机整顿青州,安插亲信掌控各郡县。纵使曹操再下诏令,我等亦可从容应对。
这番谋划尽显田畴之才,将刘备的处境分析得透彻明白。他点出曹操战略的致命弱点——对手内部不稳。
若青州各郡县皆由刘备心腹执掌,便可借故推诿朝廷诏令。譬如以剿灭黄巾为由,暂缓出兵冀州,既未抗旨,又保实力。
刘备闻言大喜:军师高见!虽失陈登,却得田畴,实乃天不绝人。
想到祢衡,刘备又向田畴致歉:正平性情狂放,还望军师多包涵。
田畴摆手道:主公多虑了。正平才华横溢,只是年少气盛。若能加以磨砺,必成大器。
刘备当即采纳田畴之计,雷厉风行地平定青州。这番大动作很快惊动了平原郡的袁谭。
得知朝廷任命刘备为青州刺史,袁谭大惊:曹孟德怎能如此对待我父?急命人快马加鞭将消息送至邺城。
袁绍见信,怒不可遏,当场掀翻了桌案。
“曹阿瞒,太过分了!”
袁绍怒火中烧。
公孙瓒在易京固守不出,幽州各郡纷纷归顺袁绍。
袁绍便派袁谭驻守平原,准备夺取青州。
谁知袁谭尚未行动,刘备突然当上了青州刺史!
刘备何许人也?
公孙瓒的同窗好友,这些年没少给袁绍添乱。
如今占据青州,岂会安分守己?
刘备在幽州颇有名望,若进军幽州,岂不是又一个公孙瓒?
袁绍越想越气,恨不得将曹操碎尸万段。
“传令,府衙议事!”
袁绍满脸怒容,召集文武商议。
“我要讨伐曹操,迎天子至邺城,谁有异议?”
此言一出,众谋士皆惊。
沮授心中尤为不快。
当初劝你迎天子你不听,如今却要强抢?
沮授暗自生气,沉默不语。
田丰却站出来反对。
“主公,此事万万不可!”田丰厉声道,“此计是何人所献?分明是要陷主公于不义!请主公严惩献策之人!”
说完,田丰锐利的目光扫过许攸、郭图、逢纪、审配、辛评等人。
众人心中暗骂:“这疯狗又乱咬人!”
田丰才华出众,但性情刚直,看谁都像奸臣。
袁绍脸色铁青,难看到了极点。
杖毙?
我竟要自取 ?
“田丰,你有异议?”袁绍怒目圆睁,字字带火。
袁绍话音未落,许攸、郭图、逢纪等谋士便嗅出了端倪。
他们虽常明争暗斗,却也不至于蠢到私下献策让袁绍去许都劫持天子。
这意味着......
“本初定是得了什么消息才勃然大怒,要讨伐孟德,与何人献策无关!”许攸眯起眼睛,第一个洞悉了袁绍的心思。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点击弹出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