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
如今入京,反倒风平浪静?
刘备百思不解。
这半月如履薄冰,唯恐曹操暗中谋划。
他甚至在后院辟了菜园,亲自锄地种菜,以示胸无大志。
大哥,发什么愣呢?张飞大步踏入后院,见刘备拄着锄头出神。
刘备敛去忧色,笑道:闲来忆起涿郡旧事,便想垦块菜地。
张飞摆手:大哥总爱摆弄这些。任徐州牧时下田,当了皇叔还锄地。
刘备搁下锄头,邀他石凳同坐:翼德今日这般欢喜,可是遇着趣事?
张飞眉飞色舞:本在街市闲逛,听闻许都酒美,便去沽饮。遇一莽汉较力,嘿,竟胜我一筹!约好明日比试兵器。
刘备蹙眉:初来乍到,莫要生事。
张飞不以为然:大哥放心!说好以武会友。说不定能替你收服猛将呢。
猛将?刘备暗忖:许都若有良才,曹操岂会错过?
可知那人姓名?
张飞挠头:忘了问。明日比试再问不迟。
刘备无奈——连对方底细都不知,谈何招揽?
转而问道:云长何在?半日未见。
张飞脱口道:二哥遇河东故人,说是探得二嫂侄儿下落。
刘备惊喜交加:当真?
当年关羽亡命涿郡,妻儿滞留河东。后遣人寻访,却因白波贼乱杳无音讯。
此事虽关羽讳言,刘备张飞皆了然于心。
这乱世之中,孤儿寡母生存何等艰难。
张飞点头:待二哥归来便知。他听闻消息,当即随人去了。
茶楼内。
徐晃请关羽入座。
如今粮米紧缺,司空下令限制酿酒。
这清茶经过炒制,有提神之效,价格实惠,近来颇受士人百姓喜爱。
关羽轻嗅茶香,闻到一种陌生的芬芳。
浅尝一口,虽不及酒的浓烈,却别有一番清雅滋味。
关羽叹道:乱世之中,权贵奢靡,百姓却食不果腹。以茶代酒,倒也节省粮食。
话锋一转,关羽急切问道:公明可知我家眷下落?
徐晃放下茶盏:当年我得罪郡官,被迫投贼。白波贼劫掠解县时,掳获一对母子。贼首胡才欲强纳为妾,但那对母子宁死不从。
询问之下,才知是云长家眷。
念及云长昔日为民除害的义举,我岂能坐视不理?便花钱赎下了他们。
可惜令岳父胡老太公已遭毒手,未能救得。
关羽怒发冲冠,拍案而起:胡才狗贼,我誓要食其肉寝其皮!
徐晃安抚道:云长息怒,胡才已在潼关被夏侯渊将军斩杀。
关羽闭目长叹:还请公明告知我妻儿去向。
徐晃答道:当时我自身难保,不敢留他们在身边。听闻你在公孙瓒处,便资助他们前往冀州寻亲。
后来我托人打探,得知他们曾在界首关家庄暂住,之后便杳无音讯。
但云长不必过忧,吉人天相,终有重逢之日。
关羽久久不语,最终郑重行礼:公明大恩,关某永志不忘。
徐晃连忙搀扶:同乡之谊,何须言谢?
片刻后,关羽告辞离去。
徐晃望着他的背影,暗自叹息:乱世埋没英雄。但愿明公能助他骨肉团圆。
其实救人之事确有其事。
而关家庄的消息,实则是曹操告知徐晃的。
只因曹操向来惜才。
莫说关羽,就连刘备曹操都想将他招至麾下。
曹操询问帐下谋士武将,意外得知徐晃曾救过关羽妻儿,心中暗喜。
立即命校事府前去查探详情。
以情义动人,向来是曹操的拿手好戏。
关羽心事重重地归来,连张飞的呼唤都置若罔闻。
“云长,为何如此消沉?”刘备温言询问,“可有弟妹和侄儿的消息?”
关羽叹息道:“司空麾下的徐晃,与我是同乡。他在河东郡时曾救过拙荆和犬子,还告知他们最后出现在河北界首关家庄。但具体下落,却不得而知。”
“十余年过去,只怕早已化作乱葬岗上的枯骨了。”
刘备斥道:“云长何出此言!既有线索,多派人打探便是。我如今身为宗正、天子皇叔,自有人愿意相助,你且安心等待,莫要胡思乱想。”
张飞也道:“二哥,大哥说得对。二嫂和侄儿能从河东逃到界首,难道在冀州活不下去?或许他们本想投奔平原,只是我们先行离开。这些年我们四处漂泊,二嫂和侄儿寻不到也正常。”
“若二哥名震河北,二嫂和侄儿岂会不来相认?”
关羽闻言一震,丹凤眼中重现神采。
然而,刘备却心头一凛。
“不妙,云长中计了!”
此刻,刘备终于察觉异常。
从天子到公卿,对刘备的态度既不亲近也不疏远,一切如常。
这令谨慎的刘备始终觉得蹊跷,却未能参透其中玄机。
今日关羽见徐晃,加上张飞无心之言,让刘备恍然大悟。
名震河北?
关羽如何名震河北?
唯有以袁绍为垫脚石!
徐晃乃曹操部将,此举必让关羽欠下曹操人情。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点击弹出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