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4章 林溪问江翊“为什么突然对我好”

五月的风带着初夏的燥热,吹得教室窗外的梧桐叶沙沙作响。距离文科实验班选拔考试只剩两周,“补差小组”的复习进入了最后的冲刺阶段,连课间十分钟都被密密麻麻的错题本和专题卷填满。

林溪握着笔的手指有些发酸,她盯着历史试卷上“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那道题,第三次修改答题框架——还是漏了江翊之前反复强调的“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创造条件”这一经济层面的要点。她下意识地抬头想找江翊请教,却看到他正弯腰帮苏晓晓分析地理综合题,指尖在等高线图上轻轻划过,耐心讲解“地形对气候的影响”,连苏晓晓随口提的“为什么山地迎风坡降水多”,他都细致地画了简易示意图。

这样的场景最近越来越常见。江翊好像总能精准地“避开”和她单独相处——早读时她提前到教室,想和他一起背政治易混点,他会等陆知行来了再从书包里拿出复习资料;午休刷题时她遇到历史细节题,刚要起身找他,他就主动把陆知行喊过来:“知行最近在练近代史时间线,你俩一起讨论,能互相查漏补缺”;甚至放学路上,他也总以“要去图书馆还书”为由,和他们分开走,不再像以前那样,陪她一起走到小区门口。

林溪心里的委屈像积了水的池塘,终于在这天下午的自习课上溢了出来。当时教室里很安静,只有笔尖划过纸张的沙沙声,陆知行和苏晓晓去小卖部买文具了,只剩她和江翊两人。林溪攥着笔,犹豫了很久,还是鼓起勇气,走到江翊的座位旁,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江翊,你能不能……跟我说说,为什么你最近突然对我这么好?”

江翊握着笔的手顿了一下,墨水在草稿纸上晕开一小团墨点。他抬起头,眼神里带着一丝惊讶,似乎没料到林溪会突然问这个问题。他沉默了几秒,才轻声说:“什么叫‘突然对我好’?我们一直都是复习伙伴,互相帮助不是应该的吗?”

“不是的,”林溪摇摇头,眼眶微微泛红,“以前你会帮我整理专属的历史细节题手册,会在早读时单独帮我抓重点,会陪我一起走回家,路上跟我说‘别着急,你进步已经很快了’。可现在……你连跟我单独讨论题都不愿意,总是把我推给知行,甚至放学都故意跟我分开走。”

她的声音越来越小,最后几个字几乎要被窗外的风声淹没。她想起第一次模考后,自己对着满是红叉的历史试卷掉眼泪,是江翊拿着错题本,一道题一道题帮她分析错误原因,还说“你只是没找到适合自己的复习方法,慢慢来,我帮你”;想起他为了帮她补地理,特意整理了“气候类型特殊分布表”,在每个易错点旁边都画了小星星提醒;想起他在图书馆帮她捡掉落的笔记本时,指尖不小心碰到她的手,他耳尖泛红,小声说“小心点,别把笔记弄脏了”。

那些细碎又温暖的瞬间,和现在他刻意保持距离的样子,像两把剪刀,在林溪心里反复拉扯。

江翊看着林溪泛红的眼眶,心里像被什么东西轻轻刺了一下,密密麻麻地疼。他其实早就察觉到林溪的情绪——她早读时落寞的眼神,刷题时犹豫着不敢靠近的样子,放学路上放慢脚步却没等到他的背影,他都看在眼里,可他只能假装没看见。

他记得上次陆知行找他聊天,说“林溪看你的眼神不一样了,你别让她分心”,还说“她最大的目标是考进文科实验班,现在是最关键的时候,不能因为其他事影响复习”。他也知道,自己对林溪的在意早就超出了“复习伙伴”的范畴——看到她因为一道题没弄懂而着急,他会比自己做错了题还紧张;看到她拿到“进步之星”奖状时开心的样子,他心里的喜悦比自己考了年级第五还强烈;甚至每次整理复习资料,他都会下意识地多准备一份,想着“林溪可能需要这个”。

可正是因为这份在意,他才要刻意疏远。他不能让自己的情绪影响林溪,更不能让她在最关键的备考阶段,因为这些“无关紧要”的心思分心。

江翊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移开目光,看向窗外的梧桐树,语气尽量保持平静:“林溪,现在离实验班选拔考试只剩两周了,我们的重点应该放在复习上,而不是纠结这些‘谁对谁好不好’的问题。之前我帮你整理资料、陪你讨论题,是因为你当时历史和地理的基础薄弱,需要针对性的帮助。现在你进步很快,已经能独立梳理答题框架了,和知行、晓晓一起讨论,反而能接触更多不同的解题角度,对考试更有帮助。”

“只是因为这样吗?”林溪的声音里带着一丝期待,又带着一丝失望,“那你之前跟我说‘两个人讨论更高效’,也是骗我的吗?你陪我走回家,跟我说‘别着急’,也是因为我基础薄弱,需要安慰吗?”

江翊的喉结动了动,想说“不是”,却又把话咽了回去。他知道,现在任何一句解释,都可能让林溪更分心。他只能硬着心肠,点了点头:“嗯,当时是觉得你需要更多的鼓励,才那么说的。现在你已经不需要了,应该把更多精力放在刷题和复盘上,别想这些无关的事。”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蝉鸣里的向阳处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换源
设置
夜间
日间
报错
章节目录
换源阅读
章节报错

点击弹出菜单

提示
速度-
速度+
音量-
音量+
男声
女声
逍遥
软萌
开始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