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节合唱比赛的余温还在校园里蔓延,公告栏上贴着获奖班级的合照,林溪站在队伍中间,手里捧着金灿灿的奖杯,笑容明亮得像初冬的太阳。教学楼大厅的展示柜里,那座冠军奖杯被擦得一尘不染,路过的同学总会停下脚步多看两眼,小声议论着“三班的合唱真的太好听了”“林溪的领唱绝了”。
可这份喜悦只持续了两天,一份匿名的“吐槽帖”就像一颗突然引爆的炸弹,在学校论坛里炸开了锅。帖子标题格外刺眼——《揭秘三班合唱冠军背后的“猫腻”:领唱林溪靠修音上位,还恶意孤立同学》。正文里,发帖人用极具煽动性的语言写道:“林溪的领唱全靠后期修音,现场唱得根本没法听,评委都是被老师打招呼才给的高分;她还因为嫉妒文艺委员李萌,故意让朋友孤立李萌,比赛当天李萌只能一个人站在角落,太可怜了!”
帖子下面还附了一张模糊的照片:照片里,林溪和苏晓晓站在后台的镜子前整理演出服,笑容灿烂,而李萌独自站在不远处的椅子旁,低着头,看起来有些落寞。配文更是恶意满满——“被孤立的文艺委员,明明唱歌比林溪好,却只能当背景板”。
帖子发布不到一小时,评论就突破了两百条。有人跟着附和:“难怪我觉得她的声音有点假,原来是修音了,太会装了吧”“平时看着柔柔弱弱的,没想到这么有心机,还会搞孤立这套”;也有人提出质疑:“比赛是现场直播的吧?怎么修音啊?”“我那天在现场,觉得她唱得挺好的,不像假的”;还有人直接@了三班的班级账号,要求“给个说法,别让老实人受委屈”。
消息传到三班时,林溪正在座位上整理合唱比赛的照片。苏晓晓拿着手机,脸色气得通红,快步冲到她面前,把手机屏幕怼到她眼前:“林溪!你快看学校论坛!有人在造谣你!太过分了!这照片明明是我帮你整理发夹时拍的,李萌当时是在背歌词,怎么就成孤立了?”
林溪接过手机,指尖划过屏幕,那些恶意的评论像针一样扎在她心上。她明明什么都没做——领唱是全班投票选出来的,排练时她每天都练到嗓子发哑,和李萌早就解开了误会,昨天还一起商量着要给班里的文艺角添点新装饰,怎么突然就成了“靠修音上位”“恶意孤立同学”?心脏像被一只冰冷的手紧紧攥住,又闷又疼,眼泪在眼眶里打转。
“肯定是有人故意搞事!”苏晓晓气得拍了下桌子,声音引来周围同学的注意,“说不定就是之前领唱选拔时输给你的人!我们现在就去论坛澄清,把照片的原图发上去,再把李萌叫过来,让她跟我们一起反驳!”
“别冲动。”林溪拉住她,声音有点发颤,指尖因为用力攥着衣角而泛白,“现在我们没有证据,贸然澄清,反而会被说心虚,还会让更多人关注这件事。而且……”她低下头,看着桌角的照片,“要是闹大了,说不定会影响班级的名声。”
周围的同学也围了过来,七嘴八舌地议论着。有人安慰林溪:“林溪,别理那些谣言,清者自清,大家都知道你不是那样的人”;有人提议:“我们找班主任帮忙吧,让老师联系学校,查一下发帖人的IP地址,找出是谁在造谣”;也有人小声嘀咕:“说不定……真的是修音了?我那天在后排,好像确实觉得有点不一样”。
那些窃窃私语像细小的冰锥,一点点刺进林溪的心里。她知道大家没有恶意,可这些话还是让她觉得委屈又难过。
李萌这时也看到了帖子,她快步走到林溪身边,眼眶红红的,声音带着愧疚:“林溪,对不起,都怪我……要是我当初没有闹脾气,没有跟你争领唱,就不会有人借我们的事造谣,让你受委屈了。”
“不关你的事。”林溪勉强挤出一个笑容,伸手拍了拍李萌的肩膀,“是发帖的人故意挑拨,想破坏我们的关系,我们不能上当。”
话虽这么说,谣言带来的影响却像潮水一样蔓延开来。下午课间操,林溪想趁着人少去趟洗手间,刚走到三楼走廊,就听到隔壁班的两个女生在议论:“你看,就是她,三班的林溪,听说她的领唱是靠老师走关系才拿到的,还欺负李萌,把人家孤立得不行。”“天啊,看着挺文静的,没想到这么坏,以后离她远点。”
那些话像冰冷的水,从头顶浇下来,让林溪浑身发冷。她攥紧书包带,加快脚步想躲开,却被那两个女生拦住了。其中一个留着齐刘海的女生上下打量着她,语气带着嘲讽:“你就是林溪?论坛上都说你的领唱是修音的,既然这么厉害,能不能现场唱一句给我们听听啊?别只会躲在后期后面装样子。”
“就是啊,有本事现场唱,让我们听听你真实的水平,别只会靠修音骗冠军!”另一个扎着马尾的女生跟着起哄,还掏出手机,打开了录像功能,“我这就录下来,让大家看看你到底有没有真本事。”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点击弹出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