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 金殿风波

翌日,大宋皇宫,紫宸殿。

今日是大朝会,文武百官依品秩肃立,气氛庄严肃穆。官家赵恒端坐龙椅之上,冕旒垂面,看不清具体神色,但那股无形的帝王威压,笼罩着整个大殿。

今日朝会,有两件引人注目之事:一是辽国贺正旦使团正式觐见;二是新任枢密副使杨延昭,首次陛见。

辽国使臣身着契丹官服,昂首阔步上殿,依礼呈上国书贺礼,说了一番冠冕堂皇的客套话。整个过程并无异样。然而,敏锐如寇准等人,却能察觉到那辽使眼神深处,似乎藏着一丝不易察觉的诡谲。

辽使退下后,殿头官高唱:“宣,枢密副使杨延昭,上殿觐见——!”

一时间,所有人的目光,都投向了殿门方向。只见杨延昭身着紫色枢密副使官袍,神色平静,步履沉稳,一步步走入这象征着大宋最高权力核心的紫宸殿。他虽未着甲胄,但那股久经沙场、尸山血海中凝练出的凛冽气息,依旧让许多文官感到一阵无形的压迫。

“臣,杨延昭,叩见陛下。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杨延昭行至御阶之下,依礼参拜,声音清朗,不卑不亢。

“杨爱卿平身。”赵恒的声音从冕旒后传来,听不出喜怒。

杨延昭谢恩起身,垂首肃立。

按照惯例,新任高官首次陛见,皇帝会有所垂询,以示恩宠。然而,赵恒却并未立刻开口,殿内陷入了一种微妙的沉寂。这种沉寂,让所有人都感到了一丝不寻常。

王钦若站在文官班首,嘴角勾起一丝几不可察的冷笑,他知道,好戏即将开场。

果然,就在这沉寂之中,刚刚退到一旁的辽国正使,突然再次出列,脸上带着一种“恍然大悟”和“义愤填膺”的表情,用生硬的汉话高声道:

“大宋皇帝陛下!外臣方才忽然想起一事,事关两国邦交,不敢隐瞒!我朝枢密副使萧大人,前日清理文书时,偶然发现数封……疑似贵国杨延昭将军,与我朝官员往来的密信!信中言辞,多有……多有悖逆不臣、勾结外邦之语!萧大人不敢擅专,特命外臣,务必将此信呈递陛下御览,以辨真伪,澄清是非!”

此言一出,满殿哗然!

通敌?!杨延昭通敌?!

所有人的目光瞬间再次聚焦到杨延昭身上,充满了震惊、怀疑、以及幸灾乐祸。寇准脸色剧变,暗道一声“来了!”;而不少官员则露出“果然如此”的神情。

赵恒的身体微微前倾,冕旒晃动,声音带着一丝压抑的震惊与怒意:“哦?竟有此事?信在何处?”

辽使双手捧上一个精致的木匣:“密信在此,请陛下过目!”

内侍上前,接过木匣,恭敬地呈送到御案之上。

赵恒打开木匣,里面赫然是几封书信。他拿起最上面一封,展开观看。随着阅读,他的脸色越来越阴沉,呼吸也渐渐粗重起来。那信上的笔迹,与杨延昭的奏章一般无二!内容更是触目惊心,尽是抱怨朝廷猜忌、暗示愿与辽国合作云云,落款处盖着的,正是杨延昭昔日北疆宣抚使司的印信!

“砰!”

赵恒猛地将信拍在御案之上,巨大的声响震得整个大殿都为之一静!他猛地站起身,冕旒珠玉剧烈晃动,指着下方的杨延昭,声音因极致的愤怒而颤抖:

“杨延昭!你……你还有何话说?!”

这一声怒喝,如同惊雷,炸响在紫宸殿内!无数道目光,或鄙夷,或怜悯,或快意,齐刷刷地刺向杨延昭。

王钦若心中狂喜,几乎要忍不住笑出声来!成功了!计划成功了!杨延昭,你死定了!

然而,面对这突如其来的致命指控和皇帝的雷霆之怒,处于风暴中心的杨延昭,却并未如众人预料般惊慌失措,甚至跪地求饶。他依旧静静地站在那里,甚至连脸上的表情都没有太多变化,只是缓缓抬起了头,目光平静地迎向龙椅上那震怒的帝王。

“陛下,”杨延昭的声音依旧沉稳,仿佛那指控与他无关,“臣,不知此信从何而来,更不知信中写了什么。但臣,愿以杨家满门忠烈、以臣项上人头担保,臣杨延昭,此生绝无通敌叛国之行!”

“担保?你拿什么担保?!”赵恒怒极反笑,将手中的信狠狠掷下御阶,“铁证如山!笔迹是你的,印信是你的!内容更是大逆不道!你还敢狡辩?!”

那封信飘落在杨延昭脚边。

杨延昭并未去捡,而是朗声道:“陛下!正因为笔迹印信如此相像,才更显蹊跷!若臣真欲通敌,岂会用如此容易被查证的真实笔迹和印信?此举与自投罗网何异?此必是有人处心积虑,模仿臣之笔迹,伪造印信,行此构陷之事,欲置臣于死地,更欲乱我大宋边防!”

“巧言令色!”王钦若终于忍不住,出列厉声斥道,“证据确凿,岂容你狡辩?分明是你心怀怨望,勾结外邦,如今事情败露,还想倒打一耙!”

“王相!”杨延昭猛地转头,目光如两道冷电,直射王钦若,“你口口声声证据确凿,却为何不等陛下查明此信来源,查明是何人、通过何种渠道,将这‘重要证据’交到辽使手中?如此巧合,偏偏在杨某入京陛见之时,由辽使‘偶然发现’并当庭呈递?这幕后,难道就没有人暗中操纵,与辽人里应外合吗?!”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重生杨家六郎,看我如何逆天改命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换源
设置
夜间
日间
报错
章节目录
换源阅读
章节报错

点击弹出菜单

提示
速度-
速度+
音量-
音量+
男声
女声
逍遥
软萌
开始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