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婉的新指令让众人既困惑又振奋。活性淤泥?微生物?这些词汇对张禾他们而言陌生至极,但出于对苏婉毫无保留的信任,无人质疑,立刻分头行动。
王师弟凭借其广泛人脉,很快从宗门一处废弃灵植园的池塘底部,挖来了几大桶颜色黝黑、散发着浓重土腥气、却隐隐透着一丝生机的淤泥。李铁则带人将院内所有带有微弱磁性的矿渣筛选出来,其中以那种之前导致失败的“磁扰铁渣”为主。
小院再次变成了一个奇特的实验室。一边是散发着土腥味的粘稠淤泥,一边是闪烁着微弱金属光泽的矿渣粉末,苏婉站在这两者之间,眼神专注,如同一个即将调和阴阳的炼金术士。
她没有急于混合,而是先以神识仔细感知那活性淤泥。在“灵厨之心”的敏锐感知下,她“看”到了淤泥中那无数细微的、如同星尘般闪烁的生命活动——正是那些看不见的“微生物”在分解有机物,维持着淤泥中一种动态的平衡。这股生机勃勃却又杂乱无章的力量,或许就是关键。
接着,她将注意力转向磁扰铁渣。其内部混乱的磁性灵力,如同无数细小的、方向不一的磁针,互相干扰,难以协调。
“被动沉降不行,那就主动捕捉……”苏婉喃喃自语,脑海中推演着无数可能性。“以淤泥中的‘生机’为引,以磁性灵力为骨,构建一个短暂存在的、动态的净化力场……”
这是一个极其大胆且危险的构想,完全背离了传统丹道或已知的灵膳理念。没有任何先例可循,每一步都像是在悬崖边行走。
她首先尝试以极温和的灵力,引导出一小缕淤泥中的“生机”,将其缓缓注入一小撮磁扰铁渣粉末中。然而,生机之力与混乱的磁性刚一接触,就如同水滴落入滚油,瞬间引发剧烈反应!
“噗!”一声轻响,那撮铁渣粉末猛地炸开,化为一片焦黑的废粉,连带那缕生机也消散无踪。
失败。
苏婉面不改色,清理掉废渣,开始第二次尝试。她调整了比例,先以自身灵力小心安抚磁扰铁渣内部的混乱,试图让其磁性稍微有序一些,再引入更微量的生机。
这一次,反应温和了许多,但两者如同油与水,根本无法融合,勉强混合后得到的产物,既无磁性,也无生机,成了一摊毫无灵性的烂泥。
再次失败。
接下来的几天,苏婉进行了上百次尝试。她不断调整着淤泥的活性程度、铁渣的研磨细度、灵力的注入方式和强度、甚至是混合时的环境温度。小院内时而传出轻微的爆鸣,时而弥漫开古怪的焦糊味或更加浓郁的土腥气。
张禾等人看得心惊胆战,却只能默默守护,确保苏婉不会受到严重的灵力反噬。团队的气氛再次变得凝重,失败的阴云似乎比之前更加浓重。
直到第三天深夜,其他人都已疲惫睡去,只有苏婉仍对着一小团刚刚混合、表面似乎有极其微弱的灵光流转、却又随时可能崩溃的灰黑色泥状物,苦苦思索。
她感觉自己触摸到了那层屏障,却始终无法突破。生机与磁性,仿佛是两个世界的法则,难以相容。
疲惫如潮水般涌来,她的精神力几近枯竭。就在她准备暂时放弃,打坐恢复时,目光无意间扫过角落里堆放的那些凡铁渣和烂树根碳化物。
这些东西,是之前研究“清涤粉二代”失败后留下的,性质相对平和、稳定……
一个念头如同电光石火般闪过!
桥梁!她需要一个“桥梁”!一种能够同时沟通“生机”与“磁性”的中和介质!
她立刻行动起来,取来少量烂树根碳化物和性质最平和的凡铁渣,以极低温度缓缓煅烧,去除其最后一丝躁动,只保留其最本源的“土行”包容之性与“金行”的稳定框架。
得到了一种颜色深沉、毫无光泽、却触手温润的灰黑色粉末。
她将这“桥梁粉末”置于掌心,深吸一口气,再次开始了尝试。
先引动一丝淤泥生机,缓缓注入“桥梁粉末”。粉末微微震动,将那缕生机温和地吸纳、包裹。
再引导一丝被初步安抚的磁性灵力,同样注入“桥梁”。磁性灵力在粉末中流转,并未引发剧烈冲突。
最后,她小心翼翼地,将这两股已被“桥梁”初步调和的力量,缓缓靠拢、融合……
没有爆炸,没有排斥。
在她的神识注视下,那“桥梁粉末”仿佛成了一个微型的反应炉,生机与磁性在其中缓缓旋转、交织,形成了一种极其微妙而脆弱的平衡!一股奇异的、带着微弱吸力的灵动气息,从这团新生的混合物中散发出来!
成功了!初步的融合成功了!
苏婉强压下心中的激动,不敢有丝毫松懈。她将这团只有指甲盖大小的、灰黑色中带着点点微光的新型材料,命名为“磁活性泥”。
她取来一小杯灵气浑浊的泉水,将这点“磁活性泥”投入其中。
下一刻,令人惊奇的一幕发生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点击弹出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