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6章 异禀微光聚星河,凡人奇能暖人心

九忆居的午后,阳光透过藤蔓的缝隙,在石桌上投下细碎的光斑。叶尘摩挲着王阿爷送的银镯子,镯子上的梅花纹在光下泛着柔和的银光,旁边摆着陈阿婆给的贝壳海星,还有李阿公编的六角灯笼——灯笼里的光影虽已淡去,却像藏着老街的热闹。

“苗寨的银饰、渔村的贝壳、老街的灯笼,总算让老手艺喘了口气。”苏瑶咬着一块桂花糕,含糊不清地说,“可上次在城里,我遇到个女孩,手里攥着块旧毛衣布料,哭得好伤心。问了才知道,那是她妈妈织的,妈妈走后,她一摸这块布,就觉得心里暖暖的,可别人都说她‘胡思乱想’,还笑她迷信。”

她的话音刚落,石桌上的凡尘镜突然泛起淡淡的紫芒,不像之前的银光那般厚重,倒像清晨的雾霭,温柔却带着一丝委屈。镜中浮现出一幕幕画面:

街角的裁缝铺里,一个二十岁左右的女孩正对着一堆布料发呆——她叫林晓,就是苏瑶说的那个姑娘。她指尖划过一块深蓝色的灯芯绒,眉头皱起:“这块布好沉,像藏着好多烦心事。”可旁边的店员却嗤笑:“布料能有什么情绪?你是不是想讹人?”林晓红着眼眶,攥着怀里的旧毛衣布料,默默退了出去。

山野间的小路上,一个十五岁的男孩蹲在树下,耳朵贴在树干上,嘴角带着笑——他叫陈树,能听懂鸟类的简单叫声。“麻雀说前面有野草莓,对吧?”他对着枝头的麻雀小声说,可路过的村民却拍着他的后脑勺:“又在跟鸟说话,傻不傻?赶紧回家干活!”陈树的笑容僵在脸上,低着头踢着小石子往前走。

老城区的巷子里,一位七十岁的老人坐在藤椅上,手里摩挲着一个旧茶壶,嘴里念念有词——他叫张爷爷,能清晰记得几十年前街坊邻居的小事。“当年你爹总在这棵槐树下下棋,输了就赖棋,说棋盘歪了。”他对着旁边的年轻人说,可年轻人却不耐烦地摆摆手:“张爷爷,您又说胡话了,我爹哪会下棋?”老人叹了口气,把茶壶抱在怀里,眼神落寞。

仙力指南的虚影缓缓展开,系统的声音比以往更轻柔,像在安抚那些藏在角落的微光:

【检测到凡间“异禀群体善意未被看见”危机。拥有“感知力”“小众天赋”“特殊记忆”的三类群体,因能力“无法被证实、与常识相悖、缺乏实用场景”,面临“被质疑、被嘲笑、被忽视”的困境,其善意与价值难以发挥。需宿主们解决9起典型案例(每类场景3起),完成“能力正名”“价值落地”“群体互助”三重目标——以仙力承异禀,以凡人护微光,让每一份“不同”都成为照亮人间的星火,方可开启“异禀守护仙纹”。】

“异禀……原来那些被当成‘怪异’的能力,是老天爷给的礼物?”郑蓉眼睛亮了,伸手碰了碰凡尘镜,镜中的林晓刚好摸了摸怀里的旧毛衣,脸上露出一丝安心的笑,“他们不是‘奇怪’,只是比别人多了一扇看世界的窗。”

叶尘点头,指尖轻轻敲了敲仙力指南上“异禀”二字:“就像苏瑶说的,那个女孩摸到布料会觉得温暖,不是迷信,是她能感知到布料里藏着的情感;那个男孩能听懂鸟叫,不是傻,是他能和自然多一份沟通;张爷爷记得旧事,不是胡话,是他心里装着老巷的温度。我们的仙力要当‘镜子’,让别人看到他们能力的真实;要当‘桥梁’,让他们的能力找到帮人的地方;更要当‘火把’,点燃更多人对‘不同’的接纳。”

柳若雪望着镜中陈树被村民嘲笑后落寞的背影,轻声说:“他们最怕的不是能力本身,是没人相信,没人理解。我们要做的,就是让他们知道,他们的‘不一样’,很珍贵。”

传送阵的莹光再次亮起,这一次的光比以往更柔和,像裹着一层棉花。九人分成三组,带着“守护异禀微光”的目标,奔赴凡间的城市、山野与老巷。

一、布料的心跳:林晓的“情绪织物”,养老院的“暖光”

负责“感知力群体”组的苏晴、沈清薇和柳若璃,在城南的老城区找到了第一个目标——林晓。林晓租住在一间不足十平米的小阁楼里,墙上贴满了妈妈的照片,床头堆着各种布料,有柔软的羊绒,有粗糙的麻布,还有带着碎花的棉布。她正坐在小板凳上,手里攥着妈妈织的旧毛衣,指尖一遍遍划过针脚,眼眶红红的。

“我们是社区来的,听说你很会选布料?”苏晴轻轻敲了敲门,尽量让语气听起来温和。林晓猛地抬头,把旧毛衣藏在身后,警惕地看着她们:“你们也是来笑我的吗?都说我摸布料能感知情绪是骗人的……”

沈清薇走进屋,目光落在那些布料上:“我们不是来笑你的,我们想看看你的‘本事’。你看,我手里这块布,是昨天刚买的,你能摸摸看吗?”她从包里拿出一块浅粉色的棉布,递了过去。

林晓犹豫了一下,还是伸出手,指尖刚碰到棉布,眼睛就亮了:“这块布好开心!像刚晒过太阳,还带着小朋友的笑声。”沈清薇愣了一下,随即笑了:“你说得对,这块布是我昨天在童装店买的,当时店里有个小朋友在追着布娃娃跑,笑得特别大声。”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带着八位嫂嫂流放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换源
设置
夜间
日间
报错
章节目录
换源阅读
章节报错

点击弹出菜单

提示
速度-
速度+
音量-
音量+
男声
女声
逍遥
软萌
开始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