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 楚明飞来访

“报告!友军楚明飞部派人来联系,说楚团长亲自带队,想来咱们根据地交流学习!”清晨的哨声刚过,通信兵就气喘吁吁地跑进作坊,手里拿着一封盖着“国民革命军暂编第三团”印章的介绍信。

李铮正在检查刚生产出的“太行雷”,闻言连忙接过介绍信,快速扫了一遍内容——楚明飞是附近友军的团长,部队驻扎在二十里外的青石镇,之前和八路军有过几次联合抗日的行动,关系还算融洽。他立刻拿着介绍信去找张大山,刚走到团部,就听见张大山和参谋在讨论。

“楚明飞突然来访,怕是不只是‘交流学习’这么简单。”参谋皱着眉头说,“听说他们部队最近弹药紧缺,好几次跟鬼子交火都因为没子弹被迫撤退,这次来,说不定是想看看咱们的装备情况。”

张大山点了点头,看向李铮:“作坊那边准备一下,该展示的展示,该保密的保密。咱们造手榴弹的事,早晚瞒不住,但核心技术不能露,尤其是火药配方和生产流程,得提前跟兄弟们打好招呼,不该说的别多说。”

“放心吧团长,我已经让陈婉儿把火药配方和关键流程的资料锁起来了,作坊里只留常规生产规范,学徒和新成员都不知道核心数据。”李铮补充道,“另外,我准备让质检组把合格的‘太行雷’挑出20颗,放在仓库显眼位置,再准备一场简单的演示,让他们看看威力,但绝不允许他们靠近生产区。”

张大山满意地点头:“就按你说的办。中午我去村口迎接,你留在作坊安排,注意分寸,既要体现咱们的诚意,也不能让他们摸清咱们的底。”

回到作坊,李铮立刻召集核心成员开会。王铁锤一听楚明飞要来,当即拍着胸脯说:“谁敢乱打听技术,俺一锤子敲晕他!”陈婉儿则更冷静:“咱们可以跟他们交流常规的武器维护经验,比如步枪保养、子弹复装这些基础内容,既显得有诚意,又不涉及核心机密。孙小虎,你把木柄模具暂时收起来,别让他们看到咱们的加工方法;刘满仓,你带质检组的人守在生产区门口,没我的允许,任何人不能进去。”

众人立刻行动起来:孙小虎把木柄模具和加工图纸锁进耳房的木箱;陈婉儿把火药配方资料藏在自己的帆布包深处,再用衣物盖住;王铁锤则把锻打炉旁的温度计和技术手册收起来,只留下普通的铁匠工具;刘满仓带着三名战士,在生产区和仓库之间拉了道绳子,绳子上挂着“生产重地,禁止入内”的木牌。

中午时分,村口传来了马蹄声。楚明飞穿着一身笔挺的黄军装,腰里别着一把手枪,身后跟着五名随从,个个背着步枪,看起来精神饱满。张大山带着几名参谋上前迎接,两人握着手寒暄,楚明飞目光却时不时往村子深处瞟,显然是急于想去作坊看看。

简单的欢迎仪式后,楚明飞果然直奔主题:“张团长,早就听说贵部建了个武器作坊,能自己造手榴弹,我这次来,就是想亲眼见识见识,也学习学习经验,回去好改进我们自己的装备。”

张大山笑着答应:“楚团长客气了,都是为了抗日,互相学习是应该的。正好作坊就在前面,咱们现在就去看看。”

一行人往破庙走去,离着老远,就听见作坊里传来的锻打声和刨木声。楚明飞眼睛一亮,加快了脚步,刚到庙门口,就看见院子里码放整齐的木柄和弹体零件,虽然看起来简陋,但个个做工规整,不像临时拼凑的。

“这就是你们造手榴弹的地方?”楚明飞走进正殿,目光落在墙上的《生产流程表》上,虽然看不懂具体的操作细节,但光看流程分类,就知道管理得很规范。他走到仓库门口,刘满仓上前一步,敬了个礼:“楚团长,仓库里存放的是成品手榴弹,您可以看,但请不要触碰,以免发生危险。”

楚明飞点点头,探头往仓库里看,只见二十颗“太行雷”整齐地摆放在木箱里,弹体是银灰色的铁皮,木柄是深褐色的榆木,上面还刻着“太行雷”三个字,看起来比日军的手榴弹更厚实。“这手榴弹叫‘太行雷’?名字不错。”他伸手想拿一颗,被刘满仓轻轻拦住:“楚团长,手榴弹引信虽未安装,但弹体已装填火药,怕有磕碰风险,您看这样——我拿一颗未装填的空弹体给您查看?”

楚明飞收回手,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遗憾,却还是点头:“也好,看看你们的工艺就行。”刘满仓转身进仓库,很快拿出一颗空弹体和木柄,递到楚明飞面前。楚明飞接过弹体,用手指敲了敲铁皮,声音清脆,又掂量了木柄,感受着上面的螺旋纹:“这铁皮厚度均匀,木柄握感也舒服,比我们从黑市上买的那些‘歪瓜裂枣’强多了。”

李铮站在一旁,适时开口:“楚团长过奖了,我们也是摸索着来,用的都是根据地能找到的材料,能做出能用的武器,全靠兄弟们肯下苦功。”他刻意避开“火药改良”“生产标准”等关键信息,只提基础工艺,既不显得刻意隐瞒,也守住了核心机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换源
设置
夜间
日间
报错
章节目录
换源阅读
章节报错

点击弹出菜单

提示
速度-
速度+
音量-
音量+
男声
女声
逍遥
软萌
开始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