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的悦洋刚接触信息竞赛就展现出惊人天赋。
金姐原以为不过是孩子一时的兴趣,直到周教练严肃地拿出那张密密麻麻的规划图。
“最好的情况,悦洋初二进省队,高一夺金保送清北,大二就能进硅谷实习。”
“那最坏的呢?”金姐忍不住问。
周教练沉默片刻:“沉迷代码,与现实脱节,可能连普通高中的升学都受影响。”
女儿眼中闪烁的渴望让金姐陷入两难,这行代码,她该如何敲下回车键?
---
六月的午后,阳光透过一诺珠宝工作室宽大的落地窗,在陈列柜的钻石切面上跳跃出炫目的光斑。空气里浮动着若有若无的檀香和金属、宝石特有的冷冽气息。金姐刚送走一位定制婚戒的客人,指尖还残留着翻阅珠宝图册的微凉触感。她揉了揉眉心,准备给自己续一杯黑咖啡,提提神,好处理积压的设计稿。
就在这时,工作室的玻璃门被轻轻推开,挂着的黄铜铃铛发出清脆的叮咚声。
先进来的是女儿悦洋。小姑娘穿着干净的蓝白色校服,六年级的身量已经开始抽条,像一株迎着光的小白杨。她怀里紧紧抱着一个看起来与她年龄有些违和的深灰色笔记本电脑包,脸上褪去了平日的跳脱,取而代之的是一种罕见的、沉静的专注,那双遗传自她的、总是清澈灵动的眼睛里,此刻跳动着一种金姐陌生的光,像是发现了新大陆的探险家。
跟在悦洋身后进来的,是周老师。周老师年约四十,穿着再普通不过的深色POLO衫和休闲裤,鼻梁上架着一副黑框眼镜,气质沉稳得像一块浸透了岁月的木头,走在珠光宝气的工作室里,显得有些格格不入。他是悦洋学校新聘的信息学兴趣班教练,据说是某家大厂退下来的技术骨干。金姐对他了解不多,只知道女儿最近对他崇拜得紧。
“妈!”悦洋看到她,眼睛一亮,脚步加快了些,声音里带着压抑不住的兴奋,“周老师有事想跟您聊聊,关于……信息竞赛的!”
金姐的心微微一动。悦洋接触这个所谓的“信息竞赛”满打满算也就两三个月,之前只当是学校众多兴趣班之一,和画画、舞蹈没什么区别,孩子有点新鲜事做总是好的。她甚至还觉得,学点这个,总比一直抱着手机玩游戏强。可看眼前这阵仗——女儿那异常郑重的神色,还有周老师亲自登门……
她压下心头的些许异样,脸上绽开职业性的、也是发自内心的温和笑容,迎了上去:“周老师,欢迎欢迎。怎么还麻烦您特意跑一趟?快请里面坐。”她引着二人走向工作室里侧的会客区,那里摆放着一组舒适的沙发,一张用整块原木打磨而成的茶桌上,散落着几本珠宝设计年鉴和时尚杂志。
“金女士,打扰了。”周老师点了点头,声音平和,目光却在不经意间扫过工作室的环境,那眼神里没有寻常客人对珠宝的惊叹或欣赏,更像是在评估一个陌生系统的运行逻辑。
悦洋乖巧地挨着母亲坐下,把笔记本电脑包小心地放在脚边,仿佛里面装着的是什么易碎的珍宝。
金姐动手沏茶,紫砂壶口倾泻出的乌龙茶汤橙黄明亮,热气袅袅。“悦洋这孩子,没给您添麻烦吧?她也就是瞎鼓捣,以前学奥数也是三分钟热度。”她语气轻松,试图给这次突如其来的会谈定个调子——一次普通的家校沟通。
周老师双手接过茶杯,道了声谢,却没有顺势寒暄。他抬起眼,目光平静地看向金姐,直接切入了主题:“金女士,悦洋在编程和算法思维上,很有天赋。不是普通的有点兴趣,是很少见的那种……灵气。”
金姐端茶的手顿了顿。灵气?这词用在代码那种枯燥冰冷的东西上,让她感觉有些怪异。她下意识地看了一眼身边的女儿,悦洋正襟危坐,小脸微微泛红,眼睛里那簇光更亮了。
“周老师您过奖了,小孩子嘛,学东西快……”
“不是速度快慢的问题。”周老师轻轻打断她,语气依旧平稳,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分量,“是理解深度和思维方式。同样的知识点,她不仅能迅速掌握,还能举一反三,自己推导出一些更优化的解法。这次兴趣班内部的几次小测和模拟赛,她的解题思路,已经远远超出了同龄人,甚至比很多初中的孩子都要清晰、缜密。”
他放下茶杯,从随身携带的那个半旧的双肩包里,拿出了一个普通的透明文件袋。里面装的不是预想中的成绩单或奖状,而是一张折叠起来的、A3大小的纸张。
周老师将那张纸在宽大的茶桌上缓缓铺开。
金姐的目光落上去,呼吸几不可察地一滞。
那不是一张简单的计划表。这是一张庞大而精密得令人心惊的“路径图”。顶端用加粗的字体写着“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NOI)进阶规划参考”。纸张被各种颜色的线条、方框、箭头和密密麻麻的小字填满,像某种复杂的电路图,又像军事地图。不同的颜色代表不同的阶段和知识模块,箭头指示着前进方向和可能的岔路。从最基础的“C 语言基础”、“数据结构入门”,到“算法设计初步”、“动态规划”、“图论进阶”,再到“NOIP(省级联赛)普及组/提高组”、“省选”、“NOI(全国赛)”、“IOI(国际赛)”……每一个节点旁边都标注着建议的学习时长、关键赛事时间点、推荐书目,甚至还有小小的百分比,似乎是代表达成目标的概率或是需要投入的精力权重。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点击弹出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