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河工地。
流民百姓工人吃的咸鱼。
有的可能存放了三四年了,如同板砖一样坚硬。
这都是东海行省沿海的晒鱼场腌制。
不仅腌制而且还会熏干,晾晒。
通过干燥密封的库房存放。
原本是秦布衣用来应急之用。
担心大周发生大规模饥荒,粮荒。
尤其是在战乱严重时期。
但最坏的结果没有发生。
这些腌鱼,咸鱼都送往前线,供给士卒之用。
泰元皇帝玩了一手骚操作。
秦布衣便让人将这些腌鱼,咸鱼,以及五谷杂粮,陈粮北送。
对于秦布衣来说,腌制品也有好吃的东西。
但是绝大多数海鱼,腌制过后,味道真不怎么样。
哪怕是用香料腌制。
烹饪出来的味道也很一般。
肉质发柴是个最严重的问题。
当然,也可以用料酒多多浸泡,增加嫩度。
但是和新鲜的海鲜相比。
这些腌制的鱼肉,肯定是比不上的。
本就是用来应急的食物。
当然也有一些腌制的罐头,风味不错。
但那些都是少数。
捕鱼队捕获的海鱼数量庞大。
要尽快腌制好,就不可能做的有多好吃。
只有少数的一些食品加工厂,能够做到风味特色级别的。
其实,腌鱼,和咸鱼,也并不是秦布衣自认为的那么难吃。
这货觉得难吃,只是因为吃的太多。
自打去了齐州之后。
秦布衣就开始让人捕鱼。
海鲜吃多了痛风,也不可能天天吃。
而且需要保存,就是腌制,风干啥的。
由于腌鱼太多,就往王府送。
这就导致,秦布衣这货和北凉王他们用餐时,桌上常年的主要吃食,就是鱼干儿,蒸腌鱼,炖鱼。
总之吃的多了,当然觉得不是很好吃。
但对于泰元皇帝他们来说。
这些腌鱼,是真的美味。
清蒸,油煎,红烧。
甚至用咸鱼和猪肉炖肉。
别说泰元皇帝吃的津津有味。
其他皇子皇女,王公大臣都吃的津津有味。
秦布衣看到这一幕,突然觉得,自己的想法草率了。
他觉得咸鱼,腌鱼难吃,是真的好东西吃多了,口味刁。
长安这些世族,虽说最近些年,也开始尝到了京都传来的好吃的。
但他们本身,也只有最顶层的世家豪族才能这么吃。
绝大多数小世族,或者说大世族的分支支脉。
是吃不到什么好东西的。
西秦没有开始普及铁锅。
炒菜,蒸菜,也是极少。
加上物资匮乏,油煎,油炸之类的吃食,更少了。
几乎只有炖菜。
而炖菜又缺少大周食品厂制作的复合调味品。
基本就靠盐味,酱油,粗布等很普通的调味品。
什么鸡粉,海鲜粉,蘑菇粉,香料粉制作的调味品。
基本是闻所未闻。
秦布衣用香料和鸡粉炖咸鱼,味道十里飘香。
哪怕是炖野草都好吃。
至于油煎,红烧,都是用了各种香味四溢的调味品。
能够压制鱼腥味道。
甚至很多腌鱼腌制的过程中,会加一些香料。
这是在香料充沛后,开始制作的。
陈年老咸鱼和新咸鱼搭配。
味道肯定不同。
至于清蒸的一些鱼,这就要讲究一样。
不能选太大,太柴的那种。
选的鱼自然也有不同。
而认真烹饪的结果是。
这些鱼肉的味道,对于很多长安王侯公卿之家来说,是真属于美味的行类。
“这个油煎带鱼和鳗鱼。”
“我最喜欢吃了。”
“弄点马奶酒,亦或是南方的甜酒,烈酒。”
“慢慢小酌,别有一番风味。”
狼王可汗望着端上来的煎鱼,激动的说道。
带鱼和鳗鱼煎的里焦外嫩,其中还有香料的香气。
而用砂锅煲的猪肘,腌鱼,虾肉,海参,鲍鱼。
那味道更是一绝。
泰元皇帝看着虚弱蔫吧的感觉。
但是吃到好吃的,人都精神来不小。
萧筱这妮子一直在啃鱼干儿。
海鱼刺少。
秦布衣随身的大厨以及他自己亲自烹饪。
很多鱼刺,在鱼肉泡软过后,都清理过的。
也不用担心小孩子卡住喉咙。
泰元皇帝,狼王可汗对坐。
一个方桌。
身边是火炉。
狼王可汗将煎烤的盘子放在火炉上保温。
悠哉的和泰元皇帝喝着小酒。
看着就像是个喝早酒的农家大爷。
干货海鲜砂锅煲端上来的时候。
秦布衣也坐下一起吃东西。
后厨忙了大半天,又有诸多世族后辈打下手。
倒是不需要他在那儿忙着。
看到狼王可汗和泰元皇帝他们吃得真香。
秦布衣也被吊起了胃口。
“布衣啊。”
“你说这鱼肉柴,不好吃。”
“我觉得还行还啊。”
“炖鱼肉的风味稍微差了点。”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点击弹出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