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氏之败,袁绍作为河北四州之主,左右迟疑,用人不当,当负主要责任。
这一点几乎成了公认,曹操更是早有名言,评价其色厉胆薄,好谋无断,干大事而惜身,见小利而忘命。
袁谭、袁尚兄弟俩更不用说,大敌在前,竟然兄弟相残,袁谭更是蠢笨如豕,与虎谋皮,主动联曹攻弟,乃至于身死族灭为天下笑,实乃袁氏之败,次要负责人。
“公威所言振聋发聩,吾定当铭记于心,时刻谨记亲贤臣,远小人,修德政之警世良言。”袁洋扶起管统,将目光投向王脩:“叔治,君可有良言教吾?”
“袁氏四世三公,门生故吏遍布天下,想当初本初公,袁公路兄弟一南一北,几乎占据半壁江山,然匆匆十年,却纷纷转瞬即逝,其衰败之快,令人张目结舌。”
摇了摇头,王脩轻抚颌下美髯,思量片刻,诚恳道:“主公,孟子曾言,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袁氏之衰败,除本初公、显思公自身之外,盖因其内部不和,颍汝派与冀州派明争暗斗,罔顾法纪、恣意妄为,方有今日。”
袁绍成也世家,败也世家,十数年前,诸侯讨董时,其凭借汝南袁氏这块大汉顶级世家门阀招牌,吸引颍汝陈、荀、辛、郭、许,河北沮、田、审、张、高等两地豪门世家举族投靠,挥手间便夺了韩馥之冀州,然后东平青州,北收燕代,西进并州,一统河北膏脂之地,声震九州。
然而两派政见不同,常因各自利益私下互相倾扎,荒废公务,而袁绍却不能调和。
官渡之战,原本许攸乃袁绍乡党心腹,万万不可能降曹,可谁能料到?
留守邺城的冀州派领袖审配,却在此时再次发作,借故处置了汝颍派首脑许攸的妻小,乃逼反许攸,献上火烧乌巢之策。
而曹操火烧乌巢粮草之时,汝颍派郭图,与冀州派张颌、高览一再发生冲突,最终逼反张、高二将,终至袁绍官渡大败。
而后,袁尚、袁谭相争,汝颍派郭图、辛谌等人支持袁谭,冀州派审配等人力挺袁尚,双方再次大战数年,两败俱伤,终为曹操做了嫁衣。
“叔治人和之见,乃真知灼见也!”袁洋感叹道:“城池虽坚,兵马虽众,粮草虽足,然人心不齐,不足以凭之。吾祖袁绍,本有机会一统天下,再造大汉,可惜其不能抚平两派矛盾,乃至引得昏招频出,一败再败,此诚前车之鉴,不可不察也!”
最坚固的堡垒,往往是从内部被攻破,王脩的总结,倒是说到了点子上。
“诸君,吾父败亡之后,漂泊海上月余,吾尝终日而思。”袁洋负手而立,眼中尽是惆怅:“袁氏原本虎踞四州,吾祖之名威加海内,吾父亦天下闻名,然其二者不修德政,亲小人,远贤臣,且不得人和,麾下人才矛盾重重,人心不附,如此焉能不败?”
叹了口气,袁洋又道:“除此之外,吾祖吾父,重门第之见,轻寒门之士,幽冀青并四州军政显贵之职,泰半由才干参差不齐之世家豪门子弟占据,反观曹操,总揽英雄,不拘一格,唯才是举,方成今日霸业。”
袁氏父子重视门第之见,人所共知,王脩、管统皆是寒门出身,跟随袁谭多年,直到袁氏穷途末路,才堪堪崭露头角,袁洋主动自爆其短,顿时令二人大生好感。
“战国初期,秦国法度不明,百姓困苦,人才不附,故屡败于三晋,吴起更是为魏国尽夺河西之地,几乎灭秦!”
“然而一朝商鞅变法,明法度,奖耕战,禁私斗,重人才,六国人才如过江之鲫纷纷入秦,秦国国力自此大增,终有始皇帝奋六世之余烈,一统华夏!”
铺垫到这,袁洋终于吐露心扉:“吾父死后,吾等漂洋过海,已成无源之水,此诚危难万千之际!
故吾欲效仿秦孝公,重启商鞅军功爵制,行耕战之法,全民皆兵,唯才是举!”
“重启军功爵?全民皆兵?”王脩一皱眉头。
“即日起,所有汉民男丁,年满十六,未满五十五者,全部入伍。
且所有军伍,入伍即发放良田十亩,
斩获一级,赏田十亩,倭奴一人,晋爵公士。
斩获二级,赏田二十亩,倭奴两人,升伍长,晋爵上造。
斩获三级,赏田五十亩,倭奴三人,晋爵簪袅。
斩获五级,赏田百亩,倭奴五人,升什长,晋爵不更。
再往上便以军功而论升赏…
凡有阵亡者,抚恤家属良田五十亩,倭奴三人,残疾者抚恤家属良田四十亩,倭奴二人,未成年家属,皆由吾袁氏供养长大成人。”
袁洋的改制计划一出,袁忠、袁盛倒还好,王脩、管统却有些坐不住了,纷纷开口。
“主公,所有汉民男丁,全部入伍,无有男丁居家,农桑全靠老弱妇孺打理,臣恐农事不兴也。”管统直言道。
“主公,军伍待遇是否太过?以吾等现存库存,就算加上对马国所有缴获,也无力承担哪怕一千军卒之开销。”王脩职责所在,立刻算起了经济账。
袁洋笑道:“农桑有倭奴可以代劳,至于军伍待遇,非常时当行当行非常手段,没有这等待遇,吾等如何重回中原?待吾等征服整个扶桑,别说一千,便是一万、三万大军,也足以供养!”
单纯以现有资源,袁洋的全民皆兵计划肯定死路一条,整个对马岛就算全部开发殆尽,也顶多养军五百。
想正常运转,唯有以战养战,不断征服扶桑新的领土,驱使倭奴为汉民耕种,方是上策。
“主公,不知倭民,可有方略处置?”王脩再问,直指问题核心。
“挑选倭人奴隶精壮,组建倭兵营,编制与吾汉军一致,但待遇全部减半,如入伍赏田五亩,斩首三级恢复平民身份,斩首十级以上,或立有特殊大功者,可破格赐姓汉名,入汉藉,且军中队率以上军官,皆由吾等汉军担任,具体事宜稍后再议。
另,汉人女子不得与外族通婚,违者一律死罪,相反,汉男可随意纳倭人为妾,生出的孩童,一律视为汉民,如此可妥?”袁洋笑问道。
喜欢家父袁谭,东渡扶桑请大家收藏:(064806)家父袁谭,东渡扶桑荔枝免费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点击弹出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