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6章 守书验药,证药典籍库

黄三炮顺着药苗指引的方向往药道典籍库走时,验药箱里的《药道典籍总目》正随着步伐轻晃。封面是用蓝布硬壳装订的,边角用铜钉加固,内页抄录着历代药道典籍的目录:从《神农本草经》到《本草纲目》,从《千金方》到《本草备要》…… 每部典籍旁都标注着 “成书年代”“版本流传”“学术价值”,最珍贵的是夹在书中的 “护书铜签”,签面刻着 “守书护智” 四字,签身因常年夹在典籍中已磨得光滑,此刻在典籍库的墨香里泛着沉静的光。

孙子的酸枝木药箱里,本源珠正与一页宋代刻本《本草图经》的残片共鸣,箱侧老鳖把背甲贴在箱壁,甲上的水脉纹漫出淡青色的雾,混着远处传来的讨价还价声 —— 那是古籍倒卖的交易声。两人刚推开刻着 “文以载道” 的雕花木门,就被眼前的景象惊得心痛如绞:原本整齐排列着古籍书柜的库房,如今被隔成 “孤本拍卖区”“残页售卖处”,穿西装的贩子正用放大镜给买家展示《本草纲目》的散页,喊价从十万起拍,而角落里的 “典籍修复室”(修补古籍的工坊)被改成了 “做旧作坊”,桌上堆着染黄的宣纸和伪造的印章,旁边的 “藏书守则” 木牌被踩在脚下,牌上的 “敬惜字纸,传之后世” 字样沾着墨迹。

“爷爷你看,他们把老祖宗的智慧变成论斤称的废纸了!” 小家伙指着最显眼的 “珍品展台”,玻璃罩里摆着部明代《本草品汇精要》,书脊已被拆开,贩子正介绍 “可以单页出售,每叶八千”,其中几页上的药材图谱被挖走,换成了现代印刷的仿制品,“这哪是保护,是毁灭啊!” 典籍库中央的 “共读堂”(供学者研读典籍的厅堂)被换成了 “鉴定柜台”,所谓的 “古籍鉴定师” 正用化学药水给普通古籍做旧,柜台下的 “典籍借阅登记本”(记录学者借阅记录的厚册)被改成了 “交易账本”,账本上 “万历刻本《本草纲目》,成交价八十万” 的字迹刺眼夺目。更刺眼的是墙上的标语:“古籍收藏,升值首选 —— 孤本稀缺,残页珍贵,买到即赚”。

黄三炮走到被拆毁的《本草品汇精要》前,伸手抚摸断裂的书脊 —— 木质书板上还留着当年装订的线痕,最深的地方能卡住一根棉线,书页的竹纸因年代久远已泛出温润的米黄色,页边的批注是清代学者的手迹,墨迹虽淡却风骨犹存。他从验药箱取出一部完整的清代抄本《本草从新》,书页用丝线装订得整整齐齐,书末还贴着历代藏书者的题跋:“这是真正的典籍传承,” 他将抄本放在修复室的旧址上,“得完整保存、精心修复,让后人能看到全貌,哪能拆成散页卖钱?” 说话间他已拿出糨糊和竹纤维纸,给一页撕裂的《千金方》残片做修补:“你们看这修复功夫,得用古法糨糊,一点点拼合,那些用化学药水做旧的哪有这敬畏?”

典籍库老板库伯穿着定制皮鞋走来,手里拿着本 “古籍价格手册”,上面按页数标注着各朝代药书的单价。他踢了踢旁边的修复工具:“黄师傅别抱着旧纸堆哭了,现在谁还在乎整不整?我这散页交易能让古籍‘流动起来’,一页的价钱够你修复十本书!” 他指了指电子屏上的成交记录,“看见没?这月卖了三百万,够你买一辈子糨糊!”

孙子突然把老鳖从药箱上抱下来,往 “伪造古籍” 的做旧作坊一放。老鳖似乎嫌化学药水的气味刺鼻,猛地对着伪造的《本草图经》喷出股清水,纸页上的 “古旧黄斑” 立刻晕开,露出下面的现代机制纸纹理,伪造的 “淳化三年刻本” 印章也变得模糊不清,“这是假的!” 小家伙举着摄像机绕场一周,镜头里拍到作坊里的 “做旧指南”,“爷爷说真典籍得看风骨,像这样 ——” 他拿起黄三炮带来的清代抄本,展示着页边的虫蛀痕迹和自然泛黄的纸色,引来几个老学者的叹息。

新出现的老古籍修复师修伯背着个藤编工具箱走来,箱子里装着修复的工具:竹制镊子、马蹄刀、糨糊刷、防虫的芸香,还有一本泛黄的《古籍修复要诀》。老人翻开要诀,里面贴着修复前后的对比照片:“这是我修复的南宋《重修政和经史证类备用本草》,” 他指着照片上的虫洞,“当时书页烂得像筛子,用了三年才补好,哪能像现在这样拆书卖钱?” 他从箱底摸出块明代的 “镇纸”,“这上面刻着‘书存则道存’,是当年藏书家的座右铭,书没了,道也就断了。”

库伯被说急了,从电脑里调出 “古籍仿制系统”,屏幕上立刻生成一部 “唐代《千金方》” 的电子版:“看好了!这系统能扫描真迹,3D 打印出一模一样的仿品,连专家都难辨真假,比你慢慢修复高效多了!” 他点击 “生成” 键,机器臂立刻吐出一页仿制品,“等会儿对比下,看你土法护书和我这‘商业开发’有啥不一样!”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换源
设置
夜间
日间
报错
章节目录
换源阅读
章节报错

点击弹出菜单

提示
速度-
速度+
音量-
音量+
男声
女声
逍遥
软萌
开始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