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9章 茶苗

灵脉洲茶苗的嫩芽刚抽过第三轮新叶,桃溪坞就迎来了今年第一场桂雨。青禾蹲在茶苗旁,用灵脉图鉴接住飘落的桂花瓣,花瓣刚沾到纸页,去年苏州页的贝灵脉蓝光就亮了——竟在纸上映出甪直阿婆的小院:酒坛整齐地码在屋檐下,阿婆正往坛口系红绳,绳上还挂着片桃灵脉粉瓣,是我们去年送的。

“阿婆在等我们开坛呢!”青禾举着图鉴跑去找苏桃,苏桃刚把《太湖灵脉记》古卷摊在石桌上,古卷里灵脉洲的图谱突然泛出金光,与图鉴的蓝光缠在一起,像在确认今年的约定。林欢从布包里掏出个竹编篮,里面装着新晒的桃干和松针茶,“给阿婆带点桃溪坞的秋味,配她的米酒正好。”

出发前几天,小豆子和阿丫带着几个孩子跑来了,手里捧着个木盒,里面装着孩子们亲手做的礼物:有刻着灵脉符号的小木牌,有绣着太湖波纹的帕子,还有用彩纸折的灵脉洲老槐树。“一定要给灵脉洲和阿婆们带去!”小豆子攥着木盒,眼睛亮得像初秋的星,我们笑着把木盒放进行李,青禾还在盒盖贴了张画——画着孩子们和灵脉光手拉手的模样。

今年的太湖比往年更热闹,船刚驶进水域,就见几艘渔船围着片泛光的水域,渔民们正忙着捞菱角,贝灵脉的蓝光缠在菱角藤上,帮着把饱满的菱角往网里送。阿海笑着说:“今年菱角收成好,灵脉护着,每颗都甜得很。”青禾趴在船舷边,伸手去够水里的菱角叶,指尖刚碰到叶面,就有颗菱角顺着蓝光漂过来,落在她掌心,像灵脉特意送的见面礼。

快到灵脉洲时,远处突然传来阵清脆的笛声——是戏班的艺人在船上练曲,笛声裹着竹灵脉的绿光,飘在水面上,引得银鱼跟着笛声游。青禾掏出灵脉图鉴,对着笛声的方向画了几笔,书页上竟慢慢浮现出戏台的轮廓,连幔布上的“太湖秋韵”四个字都清晰可见。“是灵脉在帮我们‘预演’庙会的热闹呢!”苏桃摸着剑穗,剑上的灵光与绿光缠在一起,笛声也跟着轻快了几分。

登灵脉洲时,孩子们送的小木牌突然发烫——我们刚走到老槐树下,木牌就飘了起来,顺着灵脉光挂在树枝上,牌上的符号与树上的光呼应着,像给槐树添了串新的装饰。青禾把孩子们折的老槐树放在树底,刚摆好,槐树叶就晃了晃,飘下几片带光的叶子,落在木盒上,像是在回赠礼物。

苏桃展开古卷,刚放在树下,卷尾就浮现出新的字迹:“孩童心意至,灵脉洲添新饰,岁岁相逢皆欢喜。”我们围着古卷,看着字迹慢慢凝实,心里满是暖意——灵脉不仅记得我们,还把孩子们的心意好好珍藏着。林欢掏出松针茶,用灵脉泉的水冲泡,茶汤刚倒进石碗,就见灵脉光都飘过来,缠着茶碗转,像在品味这熟悉的桃溪坞味道。

离开灵脉洲时,贝灵脉的蓝光比往年更亮,还引着几尾银鱼跟着船游,鱼嘴里衔着小小的水草,像是在给我们带路。阿海说:“今年禹王庙的庙会加了新节目,有渔民们编的‘灵脉舞’,还能让孩子们跟着学。”青禾一听,立刻抱着图鉴往船头凑,恨不得立刻飞到庙前。

到了禹王庙,果然见戏台旁搭了个小广场,几个渔民穿着绘有灵脉光的衣裳,正跳着“灵脉舞”,舞步模仿着灵脉光飘拂的样子,腰间的铜铃随着动作响,裹着淡淡的灵光。小豆子和阿丫跑过去,跟着渔民们学动作,铜铃的响声混着孩子们的笑声,飘得很远。周阿婆站在一旁,手里拿着新采的白露茶,见我们来,赶紧递过来:“刚炒好的,你们尝尝,今年加了点灵脉洲的露水,更润口。”

甪直阿婆的米酒坛早就摆好了,坛口的红绳解开时,酒香裹着桂香飘出来,比往年更醇厚。阿婆笑着给我们倒酒:“今年加了你们送的桃干,甜得更久。”我们端着酒碗,坐在庙前的石凳上,看着戏台的昆曲、广场的灵脉舞,听着孩子们的笑声,感觉格外幸福。青禾掏出灵脉图鉴,把这热闹的场景画了下来,还在旁边贴了片刚摘的桂花瓣,“这样明年翻到时,就像还在这烟火里。”

离开苏州那天,阿福伯和渔民们送了我们满满一船的太湖鲜货,有银鱼、白虾,还有刚捞的芡实;周阿婆装了两笼新炒的白露茶,坛口贴着“来年再采”的红纸;甪直阿婆则抱来三坛米酒,说一坛留着自饮,两坛给桃溪坞的孩子们尝鲜。孩子们拉着阿婆们的手,依依不舍地说:“明年我们还要来跳灵脉舞,还要给灵脉洲带新礼物!”

船驶离太湖时,灵脉洲的光、贝灵脉的蓝光、竹灵脉的绿光一起送我们,像条发光的丝带系在船尾。青禾趴在船舷边,对着苏州的方向喊:“明年白露,我们还来!”回声在水面荡开,灵脉的光晃了晃,像是在应和。我翻开灵脉图鉴,看着今年新添的画面——灵脉洲的小木牌、庙前的灵脉舞、孩子们的笑脸,还有古卷上的新记载,突然觉得,白露的约定早已不是简单的重逢,是灵脉与人间的羁绊,是岁月里永远温暖的传承。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穿越异世界的林小姐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换源
设置
夜间
日间
报错
章节目录
换源阅读
章节报错

点击弹出菜单

提示
速度-
速度+
音量-
音量+
男声
女声
逍遥
软萌
开始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