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3章 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

沈烈得到张辽的消息,一队身皆缟素的队伍朝开封府北门而来,他当即派石开去将罗万钧,程万里,秦天柱三人叫了过来。

三人表情凝重,神色紧张,显然也提前得知了弘庆帝驾崩的消息。

片刻之后,开封府外的队伍进了城。

全开封府的大小官员都赶来了开封府衙,包括四大家族为首的一众世家,数百号人,将开封府衙围了个水泄不通。

随后,两排威武的仪仗队直接行进开封府衙。

一名年轻太监唇红齿白,面如冠玉,手捧圣旨缓缓踱步进入大堂,气势嚣张至极,鼻孔都快抬到了天上去。

这年轻太监一见到沈烈,嚣张的气焰才有所收敛。

“武安侯,咱家是新任司礼监掌印,姓刘名锦。”刘锦恭敬行了个礼。

沈烈也回以一礼,“原来是刘公公,失敬。”

刘锦脸上堆着笑,点了点头,随后说道:“武安侯,圣上有旨意。”

说到“旨意”二字时,刘锦阴冷的目光瞥过整个大堂,

在场众人全部跪倒在地,屏息凝神,大气都不敢喘一下。

“咳咳——”

刘锦又抖了抖威风,随后才宣读起圣旨。

果然,听到弘庆帝已于数日前驾崩于玉熙宫时,在场的一众官员如丧考妣,立时嚎啕大哭起来。

而四大家族等一众世家,竟然哭的比这些官员还要卖力,甚至不少人直接哭晕了过去。

让沈烈看的直咂舌。

天剑宗将门三人都是沉默不语。

沈烈将几人叫过来,就是怕弘庆帝驾崩的消息扩散开后,这三人有什么别的心思,再一撺掇已投降的数万天剑宗士兵,就不好办了。

眼下这三人就在自己眼皮子底下,借他们十个胆,也掀不起什么浪花。

刘锦宣读完了弘庆帝驾崩的消息之后,圣旨才进入了正题——

朕以渺躬,嗣承大统。呜呼!皇考弘庆皇帝,龙驭上宾巴拉巴拉——

武安侯沈烈,忠贞天植,智勇性成。昔破突厥于京畿,威震朔漠;今讨逆党于中原,功在社稷。

乃心王室,朕所素知。当此国家多难之时,实赖股肱之臣。

特晋封尔为「镇国公」,锡之诰券,享禄五千石,世袭罔替。

特晋尔为正二品「定国将军」,总摄戎机,以彰武勋。

加授「太子少保」,允参机务,匡弼朕躬。

呜呼!天步艰难,国赖长城。惟尔勋旧,克笃忠贞。尚其体朕至意,殄灭残寇,绥靖四方巴拉巴拉巴拉...

钦此!

刘锦念完了一大串内容后,伸手将沈烈扶起,将圣旨交到其手中。

沈烈接过圣旨,脑海中飞快梳理了下庞杂的内容。

弘庆帝驾崩之后,因为并无子嗣,所以内阁众人必须选择旁支入主大内。

而这个被选中的幸运儿,就是年方弱冠的齐王,赵炎。

赵炎一上位之后,便改元建兴,让弘庆这个年号彻底成为了历史。

随后便给自己好一通封赏,又是封镇国公,又是太子少保,来笼络人心。

刘锦笑呵呵说道:“镇国公少年英雄,以您这般年纪便封公的,大夏开国以来还是头一个呢,足见陛下对您的器重。”

说着,刘锦拍了拍手,命士兵抬上来好几口装满金银珠宝的大箱子。

沈烈此时对爵位和这些金银财宝都不感冒。

只是想着弘庆帝这个倒霉蛋,一生都想做出能彪炳史册的功绩。

但早年经受埋骨川一战大败后,折损了大夏数十万精锐,此后便一蹶不振。

到了晚年,终于再下决心,想要励精图治时,又被天剑宗打成重伤,一命呜呼。

真乃时也命也。

不过这个赵炎,改年号为建兴,大有大刀阔斧扫除积弊,百废待兴的架势。

看来也是个有着雄心壮志的主,说不定就是第二个弘庆帝。

随后,刘锦又咳了一下,接着说道:“镇国公,咱家这里还有一道陛下手谕。”

嗯?

还没完?

沈烈接过手谕,展开一看,顿时惊骇的瞪大了眼睛。

“前线捷报频传,卿以雷霆之势扫荡中原,朕心甚慰。有卿如此,实乃国家之幸。”

“然兵戈久动,生灵疲敝。今闻天剑宗已遣使入京,伏阙请罪,愿奉表归顺。朕思上天有好生之德,既其已知悔畏威,不若姑示宽大,以安反侧之心。况突厥初退,国力损耗甚大,更不可穷兵黩武,损伤民力。”

“着卿即日罢兵,整军还朝。朕于京师,已备凯旋之仪,亟欲与卿相见,共商国是。”

“路途跋涉,惟望珍摄。”

这是...

要自己退兵??!

石开和王小虎几人这段时间学了不少字,迫不及待的凑了过来。

当几人看到手谕上的字后,脸色顿时怒不可遏。

明明剿灭天剑宗只在旦夕,这个时候让人退兵,岂不是功亏一篑!

沈烈一瞬间就想清楚了其中关隘——

这些封赏的真正目的,原来是为了让自己退兵!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开局边关壮丁,从箭术天赋开始!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换源
设置
夜间
日间
报错
章节目录
换源阅读
章节报错

点击弹出菜单

提示
速度-
速度+
音量-
音量+
男声
女声
逍遥
软萌
开始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