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言说的好,大难不死必有后福。
此后,他们果然顺风顺水,一路上除了水路上的险滩湍急弄险,**一次都没出现,他们就到了凤州码头。
到了凤州码头,陶平没急着出船。
他多方托人打听,发现没出活的凤州码头船工们,竟没有一人听说过峡帮的船出事,也没听说船务转运司巡检队在调查什么事。
各种信息反馈,都显示,他的担心是多余的。
两纲二十条运铜大货船沉江了,一场天大祸事,竟像是没发生过一样。
陶平不管了。
凤州到襄阳这一段水路,他是跑习惯的。
那里有危险,他心里一本账。
出了凤州码头,就是明月峡,饿鬼滩,折尾子,小黑石、石板峡、龙宝滩,鱼洞子等十九处险滩险地,沉船的事经常发生。
凤州到襄阳这一段黄金水道,水流湍急,滟滪堆和暗礁防不胜防,稍不留心,就会撞了上去。
陶平从小跑船,每次经过都绘制水路地图,经过不断修正,已经非常准确。
他把地图交给每条船一份。
只要避开危险之处,水流急,也有好处,可以借力。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到了襄阳码头,一靠岸便得知停泊费和税赋早有人交过,陶平只要验了接货人信物,就诸事不管,卸货散货出货自有人张罗,上千人大场面,他就没见过这么利索的,一个时辰不到,十船货就消散得干干净净。
怪不得女主人给他一百条船。
照这个架势,就是一千条船的货,运过来估计也一样。
那些货,陶平曾偷偷看过,全都是药材,香料,陶瓷,丝绸,名贵的紧,在蜀中,一船货,最多值一千两银子。
到了襄阳能翻十倍,一纲十条船的货,就值十万两银子。
可陶平看到,卸货散货时全都被不同马帮车行接走,马帮的旗号南来北往各种各样都有,货竟是直接被从船上运走,而不是拉到襄阳城里囤货再卖。
这些货要是能运到北方的西都和东都,价值保守都能翻百倍不止,就是继续向东运到金陵和扬州,也能值这个价。
不算不知道,一算吓一跳。
这是十船,要是一百条船,那还了得。
他确实有一百条船,只开出来了十条。
不由得一阵懊悔。
女主人说,船的事陶平说了算,船上了黄金水道的安全问题,她来保证。
事情好像真的如此。
船交给陶平,女主人好像就消失了,所有的事情都是那个赊肉的通知他。
想起夔州峡帮两纲二十条六百石的大船,一起沉没的诡异,陶平被女主人的手段彻底折服。
峡帮的船沉没时,当时他可是明显感觉到自己的船剧烈的震动了一下,这种感觉,他太熟悉了,如地龙翻身。
峡帮的两纲二十条船,是被人在水中使用炸药同时炸沉的。沉没时,都没感觉到有时间差。
陶平只感觉到自己万幸,并不同情那些峡帮的人。
峡帮太坏了,只当是他们这些年坏事做绝,被老天收了。
他决定了,这次回去,就开足一百条船。
这一次,就算是蹚路了。
打通了蜀中到襄阳的走私通道,蜀中唐门再也收不到渝州第五家族的货物和巴蜀虎家的货物,他们感到了不正常。
正常来说,这两家的货,只占蜀中唐门百分之十的份额。
可这百分之十的货物在蜀中不算什么,一旦被唐门运到西都和东都,利润超过百倍以上,还供不应求。尤其是第五家族的回魂草和七星草,巴蜀虎家的天目瓷,利润更是超过万倍。
这些都是他们封锁蜀中市场控制蜀中运输的根本原因。
只有垄断,才能获取巨额利润。
这是蜀中唐门经商秘诀。
唐门隐世蜀中开始,就这样做的。
谁动了蜀中唐门的奶酪,蜀中唐门就和他们开战死磕到底。
但是,唐生智查遍水师出船记录,都没发现有运送第五家族和虎家货物的迹象。
那就只能是,第五家族和虎家自己找到走私的路子了。
其实说走私,只是唐门自己的叫法。
从太祖高调宣称,国不与民争利起。
除了大隋工部名录上公布出来类似兵器和盐铁这种,只要没公布,就没有走私这一说。
都是他们这些隐世家族联合一些贪官污吏,为了控制黄金水道和茶马古道利用舆论编造出来的。
大隋没有一条律法上写着禁止经商。
恰恰相反。
肉烂在锅里,商业越繁荣,朝廷税赋收的越多,大隋朝廷鼓励还来不及呢,怎可能禁止。
蜀中唐门控制蜀中商贸手段繁多。
官商勾结,只是其中一种。
控制蜀中袍哥会,威吓恐骇也是惯用伎俩。
但对第五家族和虎家,这两种都不管用。
他们同样树大根深,枝繁叶茂,是传承很久的大家族。蜀中唐门抢先一步控制了蜀中对外的水陆交通运输,掐住了两家要害,这两家才不得不给蜀中唐门供货。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点击弹出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