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人错前错后,进了御书房。
元贞皇帝亲自掩门。
“十八弟,你若亲自去西域,有几分把握去取尘逆颈上人头?”
“臣弟一人去,一份把握也无。但是有一人若随臣弟同去,臣弟便有了五成以上把握。”
“成功率这么低,十八弟你还要去?”
“皇上,一旦臣弟成功,能抵百万雄兵。”
禹王秦世豪虽然说的夸张,却说到了元贞皇帝的心里。
“朕答应你。朕知道你要为那小子说情,为了祖宗江山,朕忍了。你知道吗,‘枭’凌晨就去了夜王府,现在都没回来,恐怕是永远都回不来了。你转告那小子,杀了一个‘枭’没什么,我们永远是一家人。但他若敢背刺朕,朕就是不要这江山,也要让他死无葬身之地。”
“皇上宽宏大量,秦甘罗年纪虽小,必会识大体的。”
真让吏部尚书楚江秋说着了。
西域这时,是真的空虚。
西域的商兵,有九成被尘清眠调到大隋内地去了。西域的老百姓完全不知大隋内地发生的事。他们最关心的事,是夏收。
因为夏收即将来临。
每年这个季节,对于农户而言,便是与天争食。
只有把粮食全部归仓,老百姓才能把心放到肚子里。全然不知,兵祸将至。
自古西关一条道。
大隋西关(也就是嘉峪关)以西广大地区被称做西域,所有要进入西域的马帮、车队、商人都必须经过西关。
但单人独骑还是有办法到西域的,就是要翻越天山横渡乌苏里大沙漠。
西关横连天山,天山山脉陡峭,光秃秃的只有石头,乌苏里大沙漠更不好走,沙尘暴和流沙时不时就会出现,完全没有规律,冒冒失失走进去,会迷路被困死。
禹王秦世豪只精挑细选了三千人,这些人是他亲自训练出来的,训练有素,知根知底,准备充足,如臂使指。
他年少时也像夜王一样,在民间历练过,曾独自一人穿过天山越过乌苏里大沙漠去过西域,野外生存经验丰富。
他很早就训练过一批人,假想在这种地方作战,被他称之为野战军。
只可惜一直没有机会实战,只能练着玩,解闷。
其实,吏部尚书楚江秋提出的出兵西域计划,是禹王秦世豪的主意,楚江秋长袖善舞,两人暗通曲款的事,没人知道,开国公尹伊都被蒙在鼓里。
禹王秦世豪亲自带队打头前行,别人他不放心,这条道他单人独骑也只走过一次。
如今早已找不到道的痕迹,只记住大致的方向,禹王很笃定方向不会弄错。
再着说了,天上还有海东青,这是属于夜王独有的猛禽,是夜王年轻时熬出来的,夜王死后,小王爷秦甘罗成为了这头海东青的主人,上次在皇宫,就是海东青救了小王爷一命。
后来元贞皇帝他的影子护卫部队“夜枭”去夜王府抓小王爷,结果被小王爷毫不留情,全部设伏斩杀。
元贞皇帝气的活不成,但又毫无办法。
过去,夜王就是如此。
如今的小王爷秦甘罗更过分。
正好,禹王秦世豪做了和事佬,把小王爷秦甘罗要到了这三千人队伍中。算是双方都有了台阶下。
禹王秦世豪其实是看中小王爷的这头海东青。
“十八叔,你真的以为那位能放过我?”
“放不放过,你不是已经在这里了吗?”
“那不一样,如今有十八叔罩着,那位还指望十八叔呢,怎么也得给面子。可是,事情解决了,是不是就会秋后算账了。”
“你小子,和夜王一样,什么事情都是走一步算好几步,至于吗,你们累不累?”
“十八叔,不这样,我们爷孙早就死了。十八叔不会不知道我父母是怎样死的吧?”
禹王秦世豪默默注视着有点孩子气的小王爷。
觉得这一刻,小王爷真的长大了。
“那是悬案,夜王活着时,都没查清楚。”
“凡事逃不过名利二字。十八叔怎能知道我家爷没查清楚,难道就没想过,我家爷已经查清楚了,只不过不愿公布出来而已。”
“当真?你小子可不要诳你十八叔。”
“我开玩笑的,十八叔真经不住事。”
“你小子太鬼,比夜王还精明,怪不得皇上至今不愿封你。”
“封不封有什么关系。我家爷被称作‘夜王’,一开始也没被先皇敕封。”
“你才多大,好日子长着呢,听十八叔的,该低调就低调,该低头就低一下头,又不少半两肉。”
“好,咱俩先不说这个,十八叔真想凭这三千人深入西域去斩首西域总督尘清眠?”
“是,你觉得人少吗?哼,你十八叔这三千能敌寻常军队三万人。”
“不是,十八叔,人已经够多了。我是说,走现在这条道,人已经够多了。人再多也没用,补给线跟不上,首先就得渴死饿死。看着吧,就是这三千人,能活着走过去,能有三成就不错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点击弹出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