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5章:扮演【虔诚的文化学者】,我要为老街立传!
夜色深沉,星海市这座巨大的钢铁森林终于在喧嚣过后,沉入了短暂的安眠。
常务副市长常鸿的办公室,灯火通明了一夜。而市委公寓里,陆远的房间,则在凌晨一点就已熄灯。
第二天清晨,当第一缕阳光透过窗帘的缝隙,在木地板上投下一道明亮的光痕时,陆远已经穿戴整齐,站在了窗前。
他没有穿平日里那身代表着权力的深色西装,而是换上了一件质地柔软的米色亚麻衬衫,外面套着一件深灰色的薄款羊毛开衫,鼻梁上还架了一副无框的平光眼镜。镜片后的眼神,洗去了所有官场历练出的锋芒与深沉,只剩下一种纯粹的、属于学者的温润与清澈。
【系统提示:角色卡【虔诚的文化学者】已激活。】
【当前人设:一位对历史文脉怀有深厚情感,对传统技艺抱有敬畏之心,并对资本的粗暴侵蚀感到痛心疾首的理想主义官员。】
【气质加成:书卷气 50,亲和力 30,攻击性-90。】
【技能附带:《中国工艺美术史》精通、《民俗学概论》精通、《建筑遗产保护》入门。】
【系统吐槽:宿主请注意,您当前的人设弱点为“百无一用是书生”,请避免与人发生正面物理冲突。另,您的眼镜并非防御性装备,无法抵挡板砖。】
陆远无视了系统的调侃。他对着镜子,轻轻调整了一下眼镜的位置。镜中的人,陌生又熟悉。那份属于市委常委的威严被巧妙地隐藏在温和的表象之下,取而代代的是一种让人不自觉想要亲近和信任的学者风度。
他知道,从今天起,他要暂时告别那个在权力场中纵横捭阖的陆常委,成为百工坊最虔诚的记录者。
秘书小陈来接他的时候,在门口愣了足足有十秒钟。他张了张嘴,那声“陆常委”卡在喉咙里,怎么也叫不出来。眼前的领导,仿佛一夜之间换了个人,浑身上下都透着一股大学教授的味道。
“走吧。”陆远拿起一个帆布公文包,对他温和一笑。
“啊……是,陆……老师?”小陈下意识地换了个称呼。
陆远不置可否,径直走进了电梯。
小陈跟在后面,心里翻江倒海。他昨晚几乎一夜没睡,动用了所有关系,终于在天亮前办妥了陆远交代的两件事。他本以为今天会是一场狂风暴雨的开始,却没想到,等来的竟是这般云淡风轻。
“领导,都联系好了。”车上,小陈把一个记事本递了过去,“省电视台《百年国宝》的总导演方卫民,他今天上午正好在台里审片,约了九点半在电视台的咖啡厅见面。另外,您要的文化界专家名单,也整理出来了,一共二十七位。”
陆远接过记事本,先是仔细翻看了那份专家名单,目光在几个名字上稍作停留,然后才合上本子,看向窗外。
“去电视台。”
省电视台的大楼,是星海市的地标建筑之一。
九点二十分,陆远独自一人走进了位于大楼一层的咖啡厅。他没有选择靠窗的亮堂位置,而是在一个角落的书架旁坐了下来。书架上摆满了各类陈旧的画册和艺术期刊,他随手抽出一本关于古代木雕的图册,低头安静地翻阅着,仿佛完全沉浸其中。
九点三十五分,一个穿着水洗白牛仔裤、黑色T恤,留着一头及肩长发,胡子拉碴的中年男人,大步流星地走了进来。他环视一圈,目光带着艺术家特有的审视与不耐烦,最后落在了角落里那个安静读书的身影上。
他就是方卫民,省内纪录片领域的一块金字招牌。他拍的片子,拿奖拿到手软,人也因此恃才傲物,出了名的难打交道。据说,曾经有省里的高官请他拍一部政绩宣传片,被他一句“我的镜头不撒谎”给顶了回去,从此在台里得了个“方大炮”的雅号。
这次要不是小陈托的关系实在够硬,他根本不会答应见一个什么“市委领导”。
“你就是陆远?”方卫民走到桌前,连客套的称呼都省了,直接拉开椅子坐下,语气里带着一丝居高临下。
陆远缓缓抬起头,扶了扶眼镜,脸上露出一个温和而略带歉意的笑容:“方导,久仰大名。冒昧打扰,还请见谅。”
他的姿态放得很低,没有半点官架子,倒像个慕名前来请教学问的青年学生。
方卫民愣了一下,他预想中的大腹便便、官气十足的领导形象没有出现,眼前这个年轻人,比他想象的要……干净。
“有事快说,我下午还有个审片会。”方卫民往后一靠,双臂抱在胸前,摆出一副公事公办的架势。
“是为了一件事,想请方导您出山。”陆远没有绕圈子,他将那本木雕图册翻到某一页,轻轻推到方卫民面前,“为了这些,快要消失的东西。”
图册上,是一尊明代的黄杨木雕观音像,线条流畅,神态安详,历经数百年,依旧散发着温润的光泽。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点击弹出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