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2章 常务副市长的一杯敬酒,是拉拢还是警告?

第202章:常务副市长的一杯敬酒,是拉拢还是警告?

杨建功的话音不高,却像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在椭圆形的会议桌上,激起了一圈无形的涟漪。

“略显保守了?”

这四个字,说得云淡风轻,却像一把手术刀,精准地剖开了预算方案的某一处,并将它暴露在所有人的目光之下。而那处切口的焦点,正是陆远。

一瞬间,会议室里所有人的目光,再次汇聚到了那个坐在末位的年轻人身上。

这是一个极其高明的政治手腕。

表面上,市长是在为陆远和他所负责的两个关键区域争取利益,是爱护年轻干部的表现。但实际上,这是将陆远架在火上烤。

东林区和金海区,一个是陆远打响名声的“样板间”,一个是陆远临危受命的“重灾区”,都是他政治履历上最关键的阵地。预算方案里对这两个区的资金支持“保守”,市长提出来,陆远如果顺势附和,要求增加预算,那么他这个新晋常委,在第一次会议上就给人留下了“只顾自己一亩三分地”、“伸手要钱”的急切印象,政治上就显得不够成熟,格局小了。

可如果他表示反对,说不需要增加,那又等于自己否定了工作的难度和重要性,将来工作推不动,或者资金出了缺口,这个“锅”就得自己背。

进,是贪。退,是怯。

一上来,就是一道两难的考题。

常务副市长常鸿的嘴角,勾起一个几乎无法察觉的弧度,随即又恢复了平静。他端起茶杯,轻轻吹了吹,仿佛对这场突如其来的交锋毫无兴趣,但眼角的余光,却始终锁定着陆远。

会议室里安静得可怕,只剩下中央空调轻微的送风声。

陆远没有立刻说话。

他依旧保持着挺直的坐姿,脸上甚至还带着一丝认真的、仿佛在聆听教诲的神情。他拿起桌上那支削得尖尖的铅笔,在面前崭新的笔记本上,写下了四个字:量力而行。

然后,他才抬起头,目光先是看向主位的周怀安,然后转向市长杨建功,微微欠身,姿态谦逊。

“谢谢杨市长对东林区和金海区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他的声音不大,但很清晰,带着一种年轻人特有的诚恳。

“常务副市长刚才做的这份预算初步方案,我听了之后很受启发。方案通盘考虑了全市的财政盘子,既要保民生,又要促发展,还要防风险,确实不容易。我认为,这是一份求真务实的方案。”

他先是肯定了方案,也间接肯定了方案的制定者常鸿,滴水不漏。

杨建功的眉头不易察觉地挑了一下,似乎在等他的下文。

陆远话锋一转,继续说道:“至于对东林和金海的资金安排,我个人认为,目前的额度是合适的,体现了市委市政府对我们工作的支持,也给了我们压力和动力。”

此言一出,好几位常委都露出了意外的神色。他们没想到,陆远竟然会选择“退”。

“当然,工作要展开,花钱的地方肯定很多。”陆远紧接着补充,不给任何人留下他“胆怯”的口实,“但我的想法是,饭要一口一口吃,路要一步一步走。特别是金海区,现在百废待兴,最紧要的不是铺摊子,而是要先理清思路,找准转型的方向。钱要花在刀刃上。东林区的老城改造,已经探索出了一条‘政府引导、市场运作、自我造血’的路子,证明了好的项目,自己是能‘挣钱’的。”

他说到这里,停顿了一下,目光诚恳地看着周怀安和杨建功。

“所以,我的意见是,先用好、用足现有的预算资金,做出实实在在的成效来。等项目见效了,模式跑通了,如果确实还需要市里进一步支持,我再向市委、市政府写详细的报告。不能工作还没干,就先躺在功劳簿上,张口向市里要待遇。那样,我辜负了组织对我的信任,也对不起全市的纳税人。”

一番话说完,掷地有声。

他把杨建功抛来的“皮球”,用一个漂亮的姿势,稳稳地接住,然后轻轻地放在了地上。他没有踢回去,而是用一种更具建设性的姿态,化解了球的力量。

既表达了对现有预算的认可,维护了常鸿的面子;又展现了自己务实肯干、不贪功、不伸手的工作作风;同时还留下了未来的余地——等我干出成绩,再来要钱就是理直气壮。

这番回答,滴水不漏,格局宏大,远超一个二十九岁年轻人应有的政治老练。

市长杨建功脸上的笑容淡了一些,他点了点头:“嗯,小陆同志有这个觉悟,很好。勤俭办事业,这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嘛。”

话虽如此,但谁都听得出,他这一拳,像是打在了棉花上,有劲使不出。

主位上,市委书记周怀安的眼中,闪过一抹显而易见的赞许。他端起茶杯,轻轻磕了一下杯盖,发出清脆的一声响。

“陆远同志说得很好。有多大担当,才能干多大事业。有这个态度,我相信东林和金海的工作,一定能打开新局面。”他一锤定音,结束了这个话题,“关于预算方案,原则上就按常鸿同志的意见办,后续再根据实际情况微调。下一个议题……”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官场影帝:我靠演技平步青云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换源
设置
夜间
日间
报错
章节目录
换源阅读
章节报错

点击弹出菜单

提示
速度-
速度+
音量-
音量+
男声
女声
逍遥
软萌
开始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