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3章:竞争对手出现,经济强区的“明星书记”!
市委的一纸调令,在星海市官场掀起的波澜,远比省委书记的视察来得更加具体和猛烈。
交叉挂职。
这个词在体制内,意味深长。它可以是培养干部、交流经验的常规操作,也可以是龙争虎斗、公开打擂的政治前奏。而当主角是全市最耀眼的政治新星陆远,和公认的经济第一强区“明星书记”李泰康时,所有人都嗅到了一丝不同寻常的味道。
这已经不是简单的交流了,这是市委书记周怀安亲手摆下的棋局,棋盘就是整个星海市,棋子是两个最有希望“入常”的区委书记。他要看一看,是陆远这柄刚刚出鞘、锋芒毕露的宝剑更锐利,还是李泰康这杆久经沙场、沉稳厚重的长枪更扎实。
“听说了吗?金海区的李泰康要去东林区,东林区的陆远要来我们金海区。”
“这不明摆着吗?周书记这是要‘赛马’呢。让骡子和马,拉出来溜溜。”
“嘘,小声点。谁是骡子谁是马还不好说。东林区那位可是省委周书记亲口夸的‘典范’。”
“典范归典范,经济数据可不会骗人。我们金海区一个区的GDP,顶他们东林加旁边两个区。陆远那点‘织补’的功夫,在我们这儿,怕是连个水花都溅不起来。”
金海区政府大楼里,窃窃私语声在各个角落弥漫。大部分人都抱着一种看好戏的心态,他们对自己的书记李泰康有着近乎盲目的崇拜。在他们看来,陆远不过是个走了运的年轻人,而李泰康,才是用实打实的政绩堆砌起来的实力派。
……
一周后,交接的日子到了。
东林区区委常委会议室,陆远为即将前来的李泰康,准备了一个小型的欢迎兼工作交接会。
建设局长李刚坐立不安,手心直冒汗。他凑到陆远身边,压低声音问:“陆书记,待会儿怎么说?要不要把我们的亮点,比如那个‘城市更新债’和‘赛马机制’,好好跟他汇报汇报?先给他个下马威!”
陆远笑了笑,摇了摇头。
“老李,不用。待会儿,你就把我们最真实的情况,原原本本地告诉他。”
“啊?真实情况?”李刚一愣,“那……那不是把我们的家底都给透了?我们还有好几个老大难的片区没动,财政也紧张……”
“对,就说这些。”陆远眼神平静,“告诉他,我们底子薄,财政穷,历史欠账多,每走一步都如履薄冰。我们搞的那些东西,都是被逼出来的无奈之举,是穷人乍富,上不得台面。”
李刚彻底糊涂了,他不明白陆书记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陆远看着他迷茫的样子,轻声补充道:“记住,他越是觉得我们穷、我们弱、我们只会耍小聪明,他就越是会轻视我们。而一个轻视对手的人,离犯错也就不远了。”
李刚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但心里对陆远的敬畏,又深了一层。这位年轻书记的心思,真是深不见底。
上午十点,一辆黑色的奥迪A6准时停在了区委大楼前。车门打开,一个身材高大、略显肥胖的中年男人走了下来。他就是金海区区委书记,李泰康。
四十八岁的李泰康,一张国字脸,头发梳得一丝不苟,虽然带着微笑,但那双眼睛里却透着一股久居上位的审视和威严。他很享受这种万众瞩目的感觉,与前来迎接的东林区干部一一握手,姿态十足。
会议室里,李泰康当仁不让地坐在了主位上,仿佛他已经提前进入了东林区“一把手”的角色。
“陆远同志,年轻有为啊!”李泰康的开场白,就带着一股长辈对晚辈的口吻,“我比你痴长几岁,以后就叫你小陆了,显得亲切。”
“李书记客气了,以后在东林区,还要请您多多批评指导。”陆远微笑着,姿态放得比对方预想的还要低。
简单的寒暄后,李泰康便开始了他的“表演”。
“小陆啊,来之前,我也看了看你们东林区的报告。思路很活,点子也多,特别是那个‘城市更新债’,搞得不错,在省里都挂了号。”他话锋一转,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优越感,“但是呢,搞经济工作,光靠这些虚头巴脑的金融概念,是不行的。经济的根基,还是在实业,在工业,在能解决大量就业、贡献稳定税收的大项目上!”
他身体微微前倾,加重了语气:“我们金海区,为什么能连续五年GDP增速全市第一?靠的就是实打实的招商引资!去年一年,我们落地的十亿级以上工业项目,就有五个!世界五百强企业,在我们区里有十七家!这,才是硬道理!”
他说这番话的时候,眼睛看着陆远,像一个经验丰富的老师,在教导一个偏科的学生。
会议室里的东林区干部们,脸色都有些不太好看。这哪里是来交流的,这分明是来示威和说教的。
陆远却始终面带微笑,手里拿着笔,仿佛在认真地做着笔记。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点击弹出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