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章 如何将证据送出去?一张弥天大网!

六楼的套房里,奢华得有些不真实。

空气中飘浮着一股混合了皮革、尘埃和陈年酒精的复杂气味,像一个年老色衰的贵妇,拼命用昂贵的香水也掩盖不住身体的腐朽。

陆远赤着脚,踩在柔软的波斯地毯上,地毯的绒毛搔着他的脚心,感觉却像是踩在了一片虚无的云上,随时可能坠落。

他走到吧台,将那瓶只喝了一口的皇家礼炮随手放在一边,然后将那台黑色的笔记本电脑接上了电源。屏幕亮起,映出他那张被酒精染上一抹潮红的脸,眼神却依旧清明得可怕。

他现在是“阿远”,一个刚刚被老大赏了一块肥肉,正兴奋地清点自己产业的亡命徒。

他打开了账本软件,没有再去看那个名为“朋友”的文件夹,而是专心致志地研究起“人间天堂”过去一年的流水。他的手指在触摸板上滑动,时不时拿起手机,装模作样地按着计算器,嘴里还念念有词。

“妈的,毛巾和洗漱用品的采购成本,比市价高了三成,阿彪这个王八蛋,手脚不干净。”

“酒水单……这他妈是抢钱啊,一瓶假拉菲敢卖八千八,回头得让他把进货渠道给老子交出来。”

他的表演一丝不苟,完美地符合一个贪婪、多疑、且精于算计的新晋心腹的人设。他知道,那个隐藏在暗处的摄像头,就是他此刻唯一的观众。他必须演好这场独角戏,让导演满意。

然而,在他的脑海深处,另一场风暴正在酝酿。

那个加密的U盘,就像一颗微型核弹,静静地躺在他的口袋里。他能感受到它冰冷的轮廓,也感受得到它足以焚毁一切的恐怖能量。

可问题是,如何按下那个起爆按钮?

他一边看着账目,一边在脑中飞速构建起一张关系网,推演着所有可能的路径。

第一条路:市公安局。

这个念头刚冒出来,就被他立刻掐灭。名单上,区公安分局局长张建国的名字,像一个巨大的嘲讽。谁能保证,市局里没有张建国的同窗、旧部,甚至是没有记录在册的“朋友”?将证据送到市局,无异于把肉包子送到狗嘴边,不仅打不了狗,还会被狗反咬一口,连骨头渣都不剩。

第二条路:市纪委。

这似乎是一条正道。纪委,是悬在所有官员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可他,陆远,现在的身份是“阿远”,一个混迹在西寨的古惑仔。他要怎么去敲响纪委的大门?

匿名举报?

他几乎能想象到那样的场景。一封装在牛皮纸信封里的匿名信,被某个办事员拆开,信里语焉不详地写着“东林区区委书记孙德海涉黑”,附上一个U盘。然后呢?这封信有九成的可能会被当成恶意诽谤,锁进档案柜里,永不见天日。在没有确凿证据链和内部人士推动的情况下,想凭一封匿名信就扳倒一个实权在握的区委书记,简直是天方夜谭。

更何况,孙德海经营东林区多年,在市里难道就没有自己的人脉?这封信很可能在到达关键人物的办公桌之前,就已经被截胡了。到那时,孙德海顺藤摸瓜,第一个要找的就是他这个新上位的“白纸扇”。

这条路,同样是死路。

第三条路:直接捅到省里。

陆远在心里苦笑一声。省委大院的门朝哪开他都不知道。他一个底层的“黑社会”,想把证据越级送到省领导手里,难度不亚于一个普通人想把外卖送到月球上。就算他有通天的本事,把U盘扔进了省委书记的车里,人家凭什么相信你?一个来路不明的证据,背后牵扯到一个地区的稳定,任何一个高层领导,在处理这种事情时都会慎之又慎。最大的可能,就是将案子发回市里调查,皮球踢了一圈,最终还是会回到孙德海的掌控范围。

第四条路:他真正的后盾,市委书记。

这是他手中最有可能成功的一张牌。市委书记对他有知遇之恩,也有改革的决心。如果将证据亲手交给他,或许能得到雷霆一击的效果。

但是……陆远不敢赌。

官场之复杂,远非“好人”与“坏人”可以简单划分。市委书记欣赏他,是因为他能创造政绩,能解决工业园区的难题。可当他拿出一份足以引发全市官场大地震的证据时,书记会作何选择?

是为了他一个前途未卜的年轻人,去得罪一个根深蒂固的地头蛇,甚至可能牵扯出更多他惹不起的人物吗?是为了所谓的正义,去冒着整个东林区陷入混乱、影响全市稳定大局的风险吗?

政治,是妥协的艺术。有时候,为了更大的“稳定”,牺牲一两个棋子,是再正常不过的选择。

陆远不敢保证,自己不会成为那个被牺牲的棋子。一旦市委书记选择“冷处理”,或者与孙德海达成某种幕后交易,那他的死期就真的到了。

把自己的身家性命,完全寄托在另一个人的道德品质和政治抉择上,这是最愚蠢的行为。

陆远感到一阵深深的无力感。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官场影帝:我靠演技平步青云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换源
设置
夜间
日间
报错
章节目录
换源阅读
章节报错

点击弹出菜单

提示
速度-
速度+
音量-
音量+
男声
女声
逍遥
软萌
开始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