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章 市委书记的洞察,孙德海弄巧成拙!

夜色如墨,市委大院里只有少数几间办公室还亮着灯。

市委书记魏建成的办公室,便是其中之一。

巨大的红木办公桌上,文件堆积如山。魏建成刚签批完最后一份关于城市防汛预案的文件,端起茶杯准备润润喉,秘书小张便敲门走了进来,动作轻巧,手里拿着一份刚从机要室送来的文件。

“书记,东林区刚送来的,关于纺织路拆迁项目的总结报告。”

“哦?这么快?”魏建成有些意外。

纺织路那块骨头有多硬,他是清楚的。前几任区长都绕着走,孙德海磨蹭了两年也没动静。他把陆远这个年轻人放过去,本意是想用这条“鲶鱼”去搅动一下东林区那潭死水,没想到,这才多久,项目就拿下了。

他接过报告,没有立刻看,而是靠在椅背上,捏了捏眉心。他知道,这份报告里写的,绝不会只是签约率和拆迁面积那么简单。

果然,当他的目光落在标题上时,嘴角不由自主地牵动了一下。

《在区委的英明领导和孙书记的亲切关怀下……》

魏建成在官场沉浮数十年,什么样的报告没见过?这种把上级捧得天花乱坠的调子,他一看便知,里面必有玄机。要么是底下人捅了娄子,想先用高帽子堵住领导的嘴;要么,就是这功劳的背后,另有曲折。

他翻开报告,一目十行地扫了下去。

报告的文笔老道辛辣,通篇不见一个“难”字,却处处透着艰难;字里行间全是“赞歌”,却句句都是“哭诉”。

当看到“顶住巨大压力”、“排除复杂关系干扰”、“坚决执行孙书记‘任何人没有特权’的指示”这些字眼时,魏建成的眼神变得锐利起来。

他放下报告,从抽屉里拿出另一份文件,那是市纪委关于东林区一些干部的情况简报。他翻到其中一页,上面赫然记录着区委书记孙德海的裙带关系——其妻弟王建国,长期盘踞纺织路一带,风评极差。

两份文件放在一起,一个完整的故事便在他脑海中清晰地浮现了出来。

魏建成的脸上没有什么表情,只是手指在桌面上轻轻敲击着,发出“笃、笃、笃”的轻响。

好一招“借刀杀人”。

孙德海这是想用陆远这把外来的、没有根基的快刀,去替他斩掉那个让他头疼又甩不掉的包袱。

成了,功劳是他的,他“领导有方”;败了,责任是陆远的,他“用人失察”,最多挨个不痛不痒的批评,却能顺势把陆远这个“刺头”彻底按死。

算盘打得噼啪响,不可谓不精明。

只可惜,他千算万算,算错了一件事。

他以为自己递出去的是一把刀,却没想过,这把刀,有自己的思想。

魏建成重新拿起陆远的报告,这一次,他看得极慢,细细品味着字里行间那些被巧妙包裹起来的机锋。

这份报告,简直就是一篇官场博弈的教科书。

它把孙德海高高捧起,塑造成一个“高瞻远瞩、大义灭亲”的正面典型,让他骑虎难下,只能捏着鼻子认下这份“赞誉”。

它又将陆远自己塑造成一个“忠诚、能干、受了委屈却顾全大局”的完美下属。这形象,哪个领导不喜欢?

一个既能替你披荆斩棘,又能帮你处理脏活,事后还把所有功劳都双手奉上,自己只留下一个“忠臣”名声的下属,简直是可遇而不可求。

魏建成甚至能想象出陆远拿着录音笔,站在孙德海面前,一脸“忠诚又为难”地请示时,孙德海脸上那副吃了苍蝇般的表情。

想到这里,魏建成忍不住笑了。

这笑声很轻,却让一旁侍立的秘书小张感到一丝寒意。他跟了书记这么多年,知道书记只有在看透了一场精彩的博弈,或是对某个人、某件事做出最终评判时,才会露出这样的笑容。

“弄巧成拙啊……”魏建成低声自语,将报告轻轻放在了桌上。

他对孙德海的评价,在这一刻,降到了冰点。

一个领导干部,有私心不可怕,谁都有亲疏远近。但最忌讳的,是想占便宜又不敢担责,想耍手段又没有驾驭手段的能力。

孙德海此举,看似聪明,实则暴露了他格局狭小、担当不足的致命弱点。他想把陆远当枪使,却被这杆枪顶住了脑门,最后还不得不亲手为这杆枪擦拭保养,涂上功勋的油彩。

可悲,又可笑。

相比之下,陆远这个年轻人,倒是给了他一个巨大的惊喜。

初生牛犊不怕虎,有冲劲,这不难得。难得的是,这头“牛犊”不仅有尖锐的犄角,更有冷静的头脑。他懂得在什么时候低头,什么时候亮剑。他清楚地知道,官场的规则是什么,又该如何利用规则,去达成自己的目的。

那份捅破天的调研报告,是他的“剑”,锋芒毕露。

而这份滴水不漏的总结报告,是他的“鞘”,藏锋守拙。

能放能收,知进退,懂取舍。

“是个好苗子。”魏建成在心里下了定论。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官场影帝:我靠演技平步青云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换源
设置
夜间
日间
报错
章节目录
换源阅读
章节报错

点击弹出菜单

提示
速度-
速度+
音量-
音量+
男声
女声
逍遥
软萌
开始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