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的青云峰被一层薄雾笼罩,灵泉潺潺的水声在山间回荡,空气中的灵气浓郁得让人心旷神怡。林凡站在自己院落的修炼静室中,指尖萦绕着一缕淡淡的灵力 —— 这是他搬入内门的第五日,经过几日的休整,他已完全适应了内门的环境,此刻正专注于规划接下来的修行路。
昨日李龙的警告玉简虽让他多了几分警惕,但并未打乱他的节奏。内门资源充沛,规则却也更复杂,若想在这片天地站稳脚跟,甚至冲击筑基期,必须有清晰的规划:功法需补全根基,事务需熟悉规则,实力需稳步提升,还要时刻防范李龙的暗手。
“第一步,先完善功法体系。” 林凡轻声自语。他目前掌握的《长青诀》侧重续航、《镇魔诀》侧重刚猛、《丹剑合流诀》侧重丹剑融合,三者虽各有优势,却缺乏一门能夯实根基、滋养丹田的核心功法 —— 筑基期对丹田灵力的精纯与浑厚要求极高,若根基不牢,即便有筑基丹辅助,成功率也会大打折扣。
想到这里,林凡收起思绪,换上内门弟子的青色劲装,朝着藏经阁走去。清晨的藏经阁少有人至,守阁长老白长老正坐在一层的石桌旁,擦拭着一本泛黄的古籍。看到林凡前来,白长老放下古籍,笑着招手:“林凡,今日是来选核心功法?”
“长老慧眼。” 林凡躬身行礼,“弟子目前功法虽能应对战斗,却缺乏夯实根基之法,想在二层选一门适合筑基前修炼的玄阶功法。”
白长老点头,从怀中取出一枚银色令牌:“二层玄阶功法中,侧重根基的有三部:《厚土诀》主防御,灵力厚重却略显凝滞;《天水诀》主滋养,灵力柔和却爆发力不足;《混元一气诀》中正平和,灵力浑厚且运转灵活,最适合筑基前打牢根基,对未来凝聚高品质金丹也大有裨益。你可先去二层看看,若有疑问,随时来问我。”
林凡接过令牌,心中一喜 —— 白长老提及的《混元一气诀》,正是他昨日在执法堂典籍中看到过的 “筑基辅助功法”,只是当时未及细究,如今得长老推荐,更坚定了他的选择。
踏入藏经阁二层,林凡径直走向标主 “根基类” 的书架。书架上整齐摆放着三部功法玉简,分别刻着 “厚土诀”“天水诀”“混元一气诀”。他先拿起《厚土诀》玉简,神识探入,只觉一股厚重的土系灵力扑面而来,功法记载的修炼之法虽能让丹田灵力变得坚实,却需长期压制灵力运转速度,与他丹剑合流的灵动需求相悖;再看《天水诀》,灵力柔和如流水,虽能滋养丹田,却缺乏韧性,难以支撑高强度战斗。
最后拿起《混元一气诀》玉简,神识刚一接触,便感到一股中正平和的灵力缓缓流淌,如同温润的玉液,在识海中形成一道循环的气流。功法开篇写道:“混元者,融万法于一炉,不偏不倚,不刚不柔,以气养丹,以丹固基,筑基之道,在于混元。” 后续内容详细记载了灵力运转的十八个周天路径,每个路径都对应丹田的一个灵力节点,修炼时能同时滋养节点、凝练灵力,且可与其他功法兼容,不会出现灵力冲突。
“就是它了!” 林凡心中确定。这门功法不仅能夯实根基,还能与他现有的《丹剑合流诀》互补 —— 混元灵力可作为丹火与剑气的 “底色”,让丹火更稳定、剑气更浑厚,简直是为他量身打造。
他拿着玉简来到一层,白长老见他选了《混元一气诀》,眼中露出赞许:“此功法看似平淡,实则蕴含大道。三百年前,曾有一位内门弟子凭此功法筑基,后凝聚出上品金丹,成为宗门长老。你若能将其练至大成,筑基成功率至少提升三成。”
林凡躬身致谢,将功法玉简录入玉符后,便匆匆返回院落 —— 他已迫不及待想尝试修炼这门新功法。
功法修炼:混元初成
回到修炼静室,林凡启动聚灵阵,淡白色的灵光瞬间将静室笼罩。他盘腿坐在蒲团上,取出《混元一气诀》玉符,按照功法记载,缓缓闭上双眼,引导体内灵力按照混元路径运转。
起初,灵力在陌生的周天路径中运转得十分滞涩,尤其是丹田左侧的 “灵枢穴”,灵力每次经过都会遇到阻碍,让他感到一阵轻微的胀痛。“这便是根基不足的缘故。” 林凡心中了然,之前修炼《长青诀》时,多侧重灵力续航,对丹田节点的滋养不足,导致部分节点不够通畅。
他没有急躁,而是取出一颗凝气丹服下,同时运转《丹剑合流诀》,将一缕丹火引入丹田。金色的丹火如同暖流,缓缓包裹住滞涩的灵力,一边温养灵枢穴,一边引导灵力缓慢通过。半个时辰后,灵枢穴的胀痛渐渐消失,灵力运转的速度也快了几分。
随着时间推移,林凡渐渐掌握了混元灵力的运转节奏。中正平和的灵力如同溪流,在丹田的十八个节点间循环流动,每个节点被滋养后,都会散发出一丝淡淡的白光,与聚灵阵的灵气相互呼应。他发现,运转《混元一气诀》时,丹田吸收灵气的速度比之前快了两成,且吸收的灵气更加精纯,几乎没有杂质。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点击弹出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