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
昔日东郡剿灭黑山军,徐州驱逐刘备,关中迎奉天子,寿春击破袁术,皆由我谋划;许都军师学院与工部设立,亦是我一手促成。
抚琴的蔡文姬讶异地望向李牧,心中暗自思忖:夫君素来谦逊,今日怎会自陈功绩?
蔡文姬心生疑惑之际,诸葛亮与庞统已然震撼不已。
二人皆是荆州俊杰,素来关注天下大势。
平日里常与友人纵论当世豪杰。
分析天下格局,本就是谋士的基本素养。
最初,诸葛亮与庞统将目光聚焦于袁术与袁绍。
对多数谋士而言,袁氏兄弟确实是首要关注的对象。
四世三公的显赫家世,振臂一呼应者云集,堪称当世最强的势力。
至于曹操,起初并未引起太多关注。
董卓乱政时,诸葛珪病逝,徐州又遭青徐黄巾侵扰,诸葛玄遂携侄儿们避祸荆州。
直至曹操平定进犯兖州的青州黄巾,诸葛亮方始留意曹操。
庞统亦然。
但细究曹操势力扩张历程,有个问题始终令二人困惑不解。
初平四年,袁术收编黑山残部及匈奴于夫罗,进兵陈留图谋兖州。
恰逢刘表出兵南阳断其粮道,曹操趁机大败袁术,追击六百里。
当时与袁术结盟的陶谦,借伪帝阙宣之名进犯兖州。
由此开启了曹陶之争。
双方鏖战期间,曹操之父曹嵩死于陶谦之手。
兴平元年,曹操将陶谦逼至郯城孤守,却因兖州生变被迫撤军。
自那时起,诸葛亮与庞统便再难揣度曹操的动向。
陈宫与张邈几乎策动整个兖州士族反曹,更引吕布入兖州,欲将曹操彻底驱逐。不料吕布竟率 投小沛,陈宫、张邈稀里糊涂便遭败绩。
众人皆以为曹操平定兖州后必取徐州,谁知他转攻豫州,瞬息间扫平豫州诸势力。坐拥兖豫二州,该当东征徐州了吧?曹操偏又按兵不动。
半年后,张济自关中引兵至南阳,二人才惊觉曹操早已暗度陈仓夺取关中。短短两年间,这个险些被赶出兖州的枭雄,竟如有神助般坐拥三州之地,去年更击溃雄踞江淮的袁术。
连冀州袁绍的发展势头,都被曹操远远甩在身后。今年更设立工部,欲将匠人地位抬至与士人比肩。虽先秦有四民平等之说,但大汉历来等级森严。
此刻,他们终于见到了这一切的幕后推手——工部尚书、清泉居士、司空府幕僚、蔡邕之婿李牧!往日种种疑惑,此刻豁然开朗。
沉默良久,看似木讷实则机敏的庞统叹道:孔明,你我怕是暂难返荆州了。
诸葛亮亦明其意——这些曹营机密,李牧竟毫不避讳地告知他们。
李先生...当不会如此不讲情理吧?诸葛亮想起拜帖之事,语气略显迟疑。
李牧轻摇折扇,儒雅依旧:既知我名讳,便需付出代价。我一向公允,给你们三条路选。
其一,留许都入军师学院,毕业后直入司 师掾,得曹司空、荀尚书、戏院长、郭祭酒及荀攸指点。我们将助你们知行合一,成就经天纬地之才。
其二,即刻返荆州。彼处刘表与蔡蒯共治,纵有惊世之才亦难施展。更因你们在许都的表现,恐遭排挤,终老林泉。
其三嘛...他笑容忽然转冷,我素来见不得英才埋没。念在相识一场,不妨在这竹林中掘一墓穴,为二位合葬。墓碑刻《梁甫吟》如何?以葬歌扬名,亦以葬歌归土。
儒雅笑容里,杀机骤现。
诸葛亮凝视李牧,神色骤然凝重:李先生如此咄咄相逼,就不担忧我等虚与委蛇,暗怀异志?
李牧轻摇羽扇:何惧之有?虚情假意者,某见得还少么?
东郡陈宫,可曾听闻?昔日迎曹公入主,自觉利益受损,便勾结张邈、吕布反叛。
此人如今遁走江东。本欲投奔小沛吕布,李某觉其不妥,亲往指点他转投袁术麾下孙策。我早告知他,孙伯符乃江东潜龙。
他日若二位心生去意,不妨也来问我。李某必直言相告,当今天下除曹公与孙伯符外,还有何人值得托付。
诸葛亮瞳孔微缩:两年前先生便预判孙策能割据江东?
那时孙策尚是袁术帐下将领,处处受制。袁术自身都立足未稳,李牧却已洞见孙策必成江东之主。
庞统突然沉声道:非是预判!是先生在暗中推动孙策立足江东!
先前不解先生为何驱赶刘备,此刻方悟。陶谦死后需为吕布腾出徐州牧之位,刘备自然不能留。
陈宫怀恨曹公,若留在吕布身边,即便吕布得徐州亦会再攻兖州。唯有调离陈宫,吕布方能与曹公结盟。
先生以天地为枰,众生为子。刘备、吕布、陈宫,皆在先生谋算之中。
自郊外相遇起,我二人已成先生掌中棋子。清泉小筑之邀,退回拜帖之辱,激我等舌战士子,今又故意泄曹营机密。
步步皆在先生算计之内。纵使今日放归荆州,我辈仍是局中子。入此棋局,非为弃子,便永难脱身。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点击弹出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