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章

30

“唉,你我兄弟之间,何时变得这般生分了...”郭嘉故作叹息。

蔡文姬见郭嘉与戏志才前来,轻声对李牧道:“李郎,我与乔家姐妹暂且回避。”

李牧翻身下马,手中折扇轻摇:“郭祭酒,戏院长,二位莫非闲来无事,又来我这清泉小筑叨扰?”

听到“祭酒”与“院长”之称,郭嘉与戏志才皆有不悦之色。

但见李牧儒雅外表下魁梧的身形,二人只得按下心中不快。

“显谋,明公言我执掌军师学院已久却未培养出可用之才,故而请辞,欲请你接手。”戏志才语气中透着几分自得。

郭嘉附和道:“正是,我麾下也缺人手,正打算调志才回军师掾任职。”

戏志才故作无奈:“显谋啊,非我不愿担任此职,实在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李牧静观二人表演,待其言毕,方缓缓道:“不想戏院长如此会挑时机。近日恰有两位天纵奇才将入军师学院,既然你不愿执教,我便勉为其难接手。”

“且慢!”戏志才打断道,“天纵奇才?显谋莫不是在戏弄我?”

郭嘉忍不住插话:“志才,你既已答应回军师掾,岂能反悔?哪来这许多天纵奇才?”

戏志才轻咳两声:“郭祭酒此言差矣。我身为军师学院院长,既有奇才将至,岂能置之不理?显谋性情懒散,岂是教导奇才之人?除我戏志才外,无人可担此重任!军师掾之事,还请多担待,待我得闲,定来相助。”

郭嘉嗤之以鼻:“志才,不,戏院长。但愿他日莫要哭着求回军师掾!你以为显谋安着什么好心?”

戏志才却不以为然。

若有奇才相助,他这院长便可轻松许多。

奇才既能举一反三,又可协助管理其他学子。

这般逍遥日子,岂不快哉!

若去军师掾,还不得被郭嘉当作苦力使唤?

戏志才与郭嘉相识多年,彼此心知肚明。

互相算计时,更是毫不留情!

“另有一事。”戏志才正色道,“明公已说服陛下,不仅将匠人博士俸禄提至与五经博士同等,更将昭告兖州、豫州、江淮及关中各郡,邀天下匠人齐聚许都。不日许都必将成为匠人云集之地。”

郭嘉补充道:“不仅如此,明公欲将匠坊及匠人博士、散吏等,尽数从少府分离。”

“新设工部,置工部尚书一职,秩同九卿,受司空府辖制。”

“陛下已准设立工部,唯缺尚书人选。”

曹操派郭嘉和戏志才私下询问李牧:“明公让我们来问,你是愿意担任工部尚书,还是有合适的人选推荐?”

将工部尚书的地位提升至与九卿同等,曹操的这一决策令李牧略感意外。

此举必将引发诸多争议,即便是朝中支持曹操的公卿大臣,恐怕也会对此颇有微词。毕竟,匠人与九卿并列,这在大汉四百年历史中前所未有。

李牧回应道:“暂时由我兼任吧。不过上朝议事可由工部侍郎代劳,我推荐山阳郡郡丞靳文担任此职。”

郭嘉和戏志才相视无言,心中暗道:果然如此!担任尚书却不上朝,还让侍郎代为出席。戏志才尤其了然,靳文最初只是濮阳县丞,长期作为李牧的副手处理政务;李牧升任山阳郡太守后,又将靳文调任郡丞,继续辅佐。如今李牧出任工部尚书,竟直接将靳文从地方调入许都担任工部侍郎,还代其上朝?

郭嘉忍不住说道:“显谋,这似乎不合礼制,不如直接让靳文担任工部尚书。”

李牧笑道:“谁都可以跟我谈礼制,但奉孝你说这话,不觉得脸红吗?”他接着解释:“并非我偷懒,工部尚书必须由精通匠艺之人担任,外行不能领导内行。若马钧的资历足够服众,我本打算推荐他。靳文为人务实,担任侍郎辅佐尚书最为合适。下一任工部尚书,就由马钧接任。”

连继任者都已内定,郭嘉和戏志才不禁投以鄙视的目光。

建安二年四月,刘协下诏设立工部,主管营造工程、水利、器物制作等事务,地位与九卿相同。李牧出任工部尚书,靳文为侍郎,相关制度由李牧拟定,经司空府裁定后由刘协签署生效。

工部成立之初,李牧在衙署外立下一块石碑,正面镌刻着……

匠人即为工人,工人勇立潮头:胸怀天下,心系苍生,不惧艰险,勇往直前。——大汉工部。

印文:受命于天,既寿永昌

石碑背面同样镌刻着精美的文字:

正 五个苍劲大字:二十八国士

下方排列着二十八行名录。

首行赫然写着:扶风人,马钧!

与此同时,工部颁布告示,将遴选二十八位对大汉工艺有卓越贡献者,将其姓名铭刻于石碑,授予尊号,流芳百世!

相关章程亦随之公布。

此举一出,许都士林震动,朝堂之上三公九卿皆为之哗然!

工部意欲何为?区区工匠也配称?

云台有二十八将,工部便效仿二十八国士,分明是将工匠与开国功臣相提并论,岂有此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三国:我的娘子不是凡人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换源
设置
夜间
日间
报错
章节目录
换源阅读
章节报错

点击弹出菜单

提示
速度-
速度+
音量-
音量+
男声
女声
逍遥
软萌
开始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