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

7

周瑜娓娓道来,不驳陈宫之策,反以其计佐证己谋。

温润如玉,胸襟似海。

这番春风化雨般的劝说,终令孙策眉间阴霾尽散。

“公瑾妙计!”孙策击掌而笑,豁然开朗:“若袁术得胜,我这把刀便无用处,届时莫说霸业,只怕父仇难报。”

“就依公瑾之言,我当上表归顺汉室, 征讨袁术残部,曹操断无拒绝之理。”

“只是,还需有人前往曹操军中劝说才行。”

周瑜见目的达成,从容起身:“伯符,我推荐一人,必能向曹操阐明利害!”

孙策欣喜道:“公瑾快说,是哪位贤才?”

周瑜答道:“此人乃下邳人士,姓鲁名肃,字子敬,性情豪迈,酷爱读书,擅长骑射,更精通谋略,实乃当世奇才!”

孙策笑道:“公瑾身边有此等人才,却迟迟不引荐于我,该罚酒啊!鲁子敬现在何处?”

周瑜浅笑:“伯符要罚酒,我自当领罚。子敬现居居巢,还需伯符亲自前往相邀。”

孙策立即起身:“既是贤士,自当亲往相请。”

周瑜轻抚琴弦,眼中含笑。

“待子敬建功,陈宫之计便不足为虑了。”

“有周公瑾在此,江东六郡八十一州,谁能伤伯符分毫?”

襄阳。

自刘表单骑入荆州,联合蔡、蒯两大士族,已统治荆襄六载。

虽为文弱书生,但刘表身为汉室宗亲、景帝之子鲁恭王后裔,又是名士圈中赫赫有名的之一。

荆州宗贼盘踞,然有蒯越、蒯良出谋划策,加之蔡、蒯两家势力支持。

南郡、江夏郡、章陵郡、襄阳郡相继落入刘表掌控。

此后。

刘表与袁术交恶,出兵夺取原属袁术的南阳郡。

长沙太守张咨见刘表势大,忙于巩固自身势力,遂名义上将长沙、零陵、桂阳、武陵四郡归附刘表。

虽去年南阳生变,关中张济诛杀刘表所任南阳太守,但张济急功近利终致身亡。

张绣见张济身亡,采纳贾诩建议,主动为刘表镇守门户。

刘表见有人自愿守门,当即任命张绣为宛城太守。

至此,荆襄九郡尽归刘表!

坐拥荆襄九郡,又是汉室宗亲,刘表对许都的刘协自然不甚在意。

但刘表亦非刘焉,无意自立门户。

刘表所求甚简:无论皇帝在谁手中,莫来招惹刘表即可。

这六年间,刘表又迎娶蔡瑁之姐蔡夫人。

虽蔡夫人非初嫁,刘表并不在意,联姻之事,何须计较初嫁二嫁。

蔡夫人自知不能为刘表生子,却厌恶长子刘琦,遂将侄女许配给幼子刘琮。

豪门联姻,关系向来错综复杂。

然刘表近来遭遇烦忧。

不知是谁多事,竟将孔融引到了襄阳。

孔融一到襄阳,便劝说刘表同赴许都,匡扶礼法,制衡曹操,助天子亲政。

刘表心中厌恶至极,如同吞了 一般。

去许都?

还匡扶礼法?制衡曹操?

这孔融脑子里莫非灌了泥浆?

可偏偏孔融是天下名儒,满口忠君大义,刘表不得不强颜欢笑。

毕竟孔融占着大义名分,刘表总不能公然蔑视天子刘协吧?

“主公,孔融又来了!”

府衙内。

蒯良与蒯越一同前来。

带来的却是个坏消息。

刘表满脸不耐,眉头紧锁:“这酸儒就不能消停些?子柔、异度,你们快想个法子,堵住他的嘴!”

蒯越冷笑:“孔融倒是有趣,袁术称帝他不劝主公讨伐,反倒让主公去许都,莫非是想趁曹操不在,搅乱朝局?”

蒯良也笑道:“大概他觉得曹操不忠,唯有自己才是忠臣。攘外必先安内嘛。”

刘表烦躁不已:“别笑了,赶紧想个办法打发他走,实在不行,找人宰了也行!”

蒯良摇头:“孔融名满天下,在襄阳已久,无故杀他,恐损主公声誉。”

蒯越沉吟片刻:“我倒有一计,既能送走孔融,又能给曹操添乱。若让他轻易灭了袁术,下一步必犯荆州。”

蒯越与蒯良皆是荆州士族,此地如今由刘表、蒯氏、蔡氏共治。

许都汉室如何,他们毫不在意。

在蒯氏眼中,曹操与袁术皆非善类,无论谁胜,都会觊觎荆州。

最好的局面,便是让曹操与袁术相持不下!

而眼下局势,稍有见识者都看得出袁术已是强弩之末。

一个只会掠夺的袁术,看似势大,实则外强中干,败亡在即。

刘表见蒯越已有对策,急忙追问:“异度,快说!我实在受不了那孔融了!”

蒯越冷冷一笑:“主公,宛城太守张绣,其叔父张济曾护送天子。当年天子东归,三百公卿死伤殆尽。”

“不如让孔融去宛城,再令张绣以‘为亡故公卿复仇’之名,趁曹操征讨袁术时攻打许都。”

“无论成败,死的都不是我们的人。”

刘表欣然赞道:“异度果然妙计!公卿折损大半,明眼人皆知有异,只是余者得了好处不愿与曹操为敌,故而无人声讨。”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三国:我的娘子不是凡人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换源
设置
夜间
日间
报错
章节目录
换源阅读
章节报错

点击弹出菜单

提示
速度-
速度+
音量-
音量+
男声
女声
逍遥
软萌
开始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