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融盛赞刘备仁德无双,堪称当世豪杰,我自当助其一臂之力,劝说明公支持刘备出任青州刺史。”
“前泰山太守应劭曾记民间谚语:长吏马肥,观者称快,骑者喜其夸赞,纵马奔驰不止,终至力竭而亡。”
“明公奉迎天子,号令诸侯,若下诏令刘备讨贼,他岂敢不从?此乃驱虎吞狼之计。”
许褚恍然大悟:“如此说来,那孔融表面是为刘备谋利,实则是将刘备推向绝路?”
“北面得罪袁绍,南面又与吕布结仇,困守青州,就如陷坑中的猛虎,看似威风凛凛,实则已成待宰羔羊。”
李牧轻摇折扇,笑道:“许校尉这个比喻,倒是形象得很!”
许褚憨厚一笑:“跟随军师日久,自然学得几分见识。”
论及亲缘,孔融与李牧其实有些关联。
孔融之女曾是泰山羊衜的亡妻,而羊衜续娶的正是蔡文姬的姐妹。
但亲归亲,孔融要扶持刘备,李牧岂能让他如愿?
借孔融之手让他在曹操面前立功,日后或可保住性命。
李牧一介谋士,又能有什么坏心思呢?
......
司空府内。
曹操处理完一日政务,身心俱疲,身边竟无一人可商议要事。
戏志才染病后,身体日渐衰弱。
虽有名医张仲景诊治,但因元气大伤,张仲景断言若再操劳,性命难保一年。
曹操闻言,立即命戏志才回濮阳静养。
静养之所,正是李牧的清泉小筑。
此地冬暖夏凉,最宜休养!
为此,曹操许诺拨付钱粮,让李牧在许昌另建一座清泉小筑。
相当于将濮阳的清泉小筑买下赠予戏志才。
此外,曹操还严令濮阳守将夏侯惇,禁止戏志才饮酒作乐,违者一律下狱。
戏志才不能议事,毛阶在关中,程昱在鄄城,满宠赴洛阳,李牧在陈留守孝,荀彧总理尚书事务,比曹操还要繁忙。
一时间,曹操身边竟无亲信谋士可共商大计。
“主公,有虎贲士求见!”典韦大步进殿禀报。
曹操先是一愣,随即面露喜色:显谋来信了!
许褚和两百虎贲士正随李牧在外,此时能来求见的虎贲士必是李牧所派。
主公,军师命我送来密信,嘱咐必须亲手交给您。虎贲士恭敬地呈上密卷。
见李牧如此慎重,曹操神色一肃:显谋现在何处?
三十里外的驿站。
曹操展开密卷快速浏览,眼中闪过讶异:刘备这厮,运气倒是不错!
但很快他的表情变得凝重起来。
若任刘备为青州刺史,虽可牵制袁绍扩张,却会得罪本初。曹操来回踱步,若他兴师问罪,这新立的许都又要动荡了。
利用刘备牵制袁绍确实可行,但曹操与袁绍的同盟关系至关重要。许都朝廷需要袁绍的认可,否则天下州郡谁会买账?
汉室威严早已不复当年。各地诸侯表面称臣,实则各自为政。陶谦让徐州给刘备,袁术驱逐朝廷任命的刘繇,孔融将北海拱手相让——这些都是在打朝廷的脸。
曹操虽建都许昌,政令却仅能行于兖、豫二州及关中。各路诸侯中,唯有吕布曾进贡。袁绍、公孙瓒、袁术置之不理,连刘表、刘璋这些宗亲也不把天子放在眼里。
正因如此,袁绍的支持对曹操至关重要。但李牧的提议必将触怒袁绍——青州是袁绍的禁脔,岂容他人染指?
若志才在此,必能为我分忧。曹操不禁叹息。
尚书府内。
荀彧望着眼前放浪形骸的青年,摇头叹息:奉孝,我邀你来许都本欲举荐给明公,你却先去了司徒府。
文若兄何必着急?郭嘉毫不在意地当着他的面,将酒坛中的酒倒入随身葫芦,初到许都,总要先熟悉风物。比如哪家歌舞坊最妙,哪处酒肆最醇,司徒府的藏酒是否胜过尚书府。
瞧你这般操劳,几年不见竟苍老如斯。政务哪有穷尽之时?偶尔偷闲饮酒,听曲作乐,方是人生快事。
荀彧出身儒学世家,自幼恪守礼法。温良恭俭,持身严谨,从不纵情酒色。对郭嘉这般行径实在难以认同:奉孝,酒色伤身。你看志才,若非张神医救治,只怕......
志才本就体弱,又贪图享乐,自然难享永年。郭嘉不以为意,我自幼贫寒,跋山涉水练就强健体魄,无妨无妨!
荀彧扶额长叹:我怎会结识你这浪子!换作旁人......唉!
文若兄莫要像管教令弟般待我。郭嘉凑近笑道,听闻曹公麾下有位谋士李牧,不如与我说说?
显谋此人——荀彧神色一正,张邈叛乱前,我以为他仅是军阵奇才,淡泊名利。但此后方知,其谋略之深远,堪称执棋笑傲天下!
郭嘉手中酒葫芦一顿:文若竟将他比作留侯?
奉孝有所不知。荀彧肃然道,当日兖州尽叛,我以为明公短期内难以平乱。谁知显谋三日内夺回濮阳,更以霸王之业说动吕布带走叛军。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点击弹出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