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平元年,盛夏。
兖州濮阳,热浪灼人。
城南清泉小筑内,却是一片清凉。
“夫君,妾身实在不擅吹笙……”
锦缎华裳的美妇人眸光流转,朱唇微抿,容颜如三月桃花般明艳,气质似九月秋菊般清雅。肌肤莹润如玉,眉目间透着一股书香雅韵。
她正是已故尚书蔡邕之女,洛阳才女蔡琰,字文姬。
小筑中,一名身着锦袍的青年正抚弄琴瑟。
他身形挺拔,眉目如剑,目光锐利似寒星,双眉浓密如墨染。肩宽背阔,气势如虹,言语间尽显豪迈之气。
胆识过人,如猛狮踏云而下;筋骨强健,似神兽镇守凡尘。
宛若天界战神临世,威仪摄人心魄。
青年姓李名牧,字显谋,乃陈留圉县人氏,与蔡邕同乡。昔日蔡邕应董卓之召入京,途经圉县时,将蔡文姬许配于他,随后独自赴洛阳。
李牧无力劝阻,只得携蔡文姬远离陈留,隐居濮阳。
初平二年秋,黑山军首领于毒、白绕、眭固等率众进犯魏郡、东郡,东郡太守王肱难以抵御。袁绍遣曹操入东郡平乱,李牧顺势响应曹操求贤令,助其在濮阳大破黑山军白饶部。
次年春,他又辅佐曹操于顿丘击溃于毒部,在内黄大败眭固及匈奴于夫罗部,助曹操平定东郡。
作为曹操麾下元老谋士,李牧虽功勋卓着,却恪守谋士三戒:不结党、不妄言、献策必三思。待曹操立足东郡后,他便深居简出,终日与蔡文姬琴瑟相和,悠然自得。
曹操欲擢升他为濮阳令,却遭严词拒绝。
“在下不过一介谋士,岂能任县令之职?”
“主公当以才取人,莫因私废公!”
这番义正词严的推辞,令曹操哭笑不得。
谋士为何不能治县?分明是举贤不避亲疏!
正值用人之际,曹操岂容李牧闲散度日?执意委以濮阳令之职。
然而不久,曹操便察觉其中蹊跷……
李牧压根不懂如何治理县务,上任后只颁布了一条政令:濮阳城每户人家必须饲养鸡鸭,养得越多,其亲友同乡就越受曹操器重!
至于审案、治安、农耕等县令本职,李牧嫌琐碎,统统推给县丞处理,还振振有词:为官至境,当使百姓不觉有官!
这位县令整日只顾伴着蔡文姬游历山水,抚琴饮酒,三个月未曾踏足县衙。
濮阳政务皆由县丞赴东武阳呈报。
此举令曹操颇为头疼。欲加责罚,又念及李牧智破黑山军、平定东郡的功绩;若不惩治,连荀彧都上疏弹劾其渎职。
最终曹操选择睁只眼闭只眼——只要濮阳不出乱子,便由他去吧。
文姬,赌约既立,可莫要反悔。李牧执扇轻笑,眉目间尽显 。
时值盛夏,酷热难当。
李牧与蔡文姬打赌,声称能让这清泉别院凉似深秋。蔡文姬自是不信——纵有侍女执扇,拂来的皆是热风。
但李牧早有妙策。
他命工匠仿唐宫寒凉殿制式,以水车驱动风轮,将冰窖寒气与清泉凉意送入厅堂,效果堪比后世空调,且无伤身之虞。
可...可妾身实在不善吹笙...蔡文姬面染红霞,显见这乐器令她颇为羞赧。
李牧沐着凉风悠然道:百技皆由熟生,勤练即可。
郎君且坐,妾身去备羹汤!蔡文姬羞恼顿足,翩然离去。
望着佳人背影,李牧抚瑟轻叹:道阻且长啊...
正沉醉弦音时,忽闻马蹄声急。
显谋可在此处?
夏侯惇求见!
谋士三诫首条:不与外人深交。
智者以谋略立身,洞悉人心。身为君主者,最忌惮此类人物,恐其结党营私,广结权贵。
真正高明的谋士往往深居简出,或潜心修道,或专注敛财,亦或如李牧这般醉心享乐。此般作为,恰可表明其志不在朝堂,既无野心,亦无威胁,以此消弭主公猜忌。
汉末群雄各怀心思:袁绍表里不一,曹操生性多疑,刘备深藏不露,孙权自负轻狂。这些枭雄,无一易与之辈!
曹操尤为多疑,李牧应其招贤时便心知肚明。他特意选在曹操初入东郡时投效,正应了雪中送炭胜于锦上添花之理。加之其岳父蔡邕与曹操有旧交,自然较他人更受优待。
恪守谋士戒律,李牧自信能比满宠更长寿,甚至可能熬过司马懿!
然而夏侯惇驻军濮阳后,却屡屡造访清泉小筑。借口层出不穷:途经借宿避暑纳凉城中无善琴者独饮无趣切磋武艺族中有适龄侄女云云。
每每拒之门外,夏侯惇便借酒撒泼,次日又亲自修葺毁损之处,纠缠不休。
夏侯将军今日不巡城防,怎有暇来此?李牧笑意不达眼底。
夏侯惇罕见地面露焦色:显谋,出大事了!张邈、陈宫迎吕布入兖州,各郡县纷纷倒戈。荀司马急令我驰援鄄城,护卫主公及众将家眷。
李牧眸光微闪,旋即淡然:将军自去便是,何须告知于我?
见其漠然之态,夏侯惇急道:显谋竟毫不担忧?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点击弹出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