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 六十三万八千七百二十一

“燧人氏”中央智脑的运算嗡鸣,成为了青囊基地新的背景噪音。海量的数据流如同冰冷的银河,冲刷着每一个等待审判的生命信息:年龄、职业、基因序列、技能证书、医疗记录、甚至是在社区互助系统中的贡献点记录…137项参数被精确量化、加权、排序。一个庞大而残酷的生存积分榜,在无形的网络中飞速生成。

指挥中心巨大的副屏上,代表着“归墟”一期92万个“准入资格”的绿色光点正在被迅速填充。而旁边,一个触目惊心的、代表“待定”或“淘汰”的灰色数字,正在以每秒数百的速度疯狂跳涨——58万,59万,60万…最终,这个数字定格在了一个令人心脏骤停的数值:638,721。

六十三万八千七百二十一个被标记为灰色的名字。他们可能是年迈的工匠,是患病的孩子,是只有基础劳力的普通人…他们被冰冷的算法判定为“对文明延续贡献潜力较低”,成为了这场生存豪赌中,最先被放弃的筹码。

这份初步名单如同无形的海啸,瞬间席卷了全球各大基地的通讯网络。短暂的死寂之后,是山崩地裂般的反应。

青囊基地指挥中心,气氛比冰封的地表更加凝固。“燧人氏”的初步筛选结果——那六十三万八千七百二十一个灰色的名字,像一道无声的判决,悬挂在每个人心头。

然而,这仅仅是基于旧有“火种优先级”算法的结果。主控台前,巨大的全息屏上,另一组数据正在疯狂滚动运算——那是“燧人氏”根据季瑶提出的“普通人优先”政策进行的生存概率模型推演。海量的参数被重新赋值:普通人的生存权重被调至接近无限大(因为外界存活率≈0),高阶抗寒群体的生存权重则根据其预估存活率大幅下调(因为他们有在地表挣扎求存的可能)。同时,“归墟”内部维持运转所需的基础人口结构模型被导入。

张老、顾凌、季青瑶、陈山、白栀等人死死盯着屏幕。时间一分一秒流逝,每一秒都像在油锅里煎熬。

终于!

嗡鸣声停止。屏幕定格。

两套方案的对比结果,如同血淋淋的画卷般展开:

*方案A(原火种优先级算法):

* 转移进入“归墟”人口:92万(承载极限)。

* 预估一个月后“归墟”内生存人口:78万-85万(考虑内部崩溃风险)。

* 预估地表生存人口(高阶抗寒群体为主):约8万-12万(存活率按模型取中值)。

* 人类文明预估总存续人口:86万-97万。

* 崩溃风险点:内部承载压力巨大,易因能源波动、瘟疫、社会结构崩溃导致雪崩效应。

*方案B(普通人优先政策):

* 转移进入“归墟”人口:92万(优先未成年人、普通民众、重大贡献者)。

* 预估一个月后“归墟”内生存人口:85万-90万(人口结构更稳定,基础岗位充足)。

* 预估地表生存人口(部署的高阶抗寒群体及自愿留守者):约3万-5万(存活率按模型取中值)。

* 人类文明预估总存续人口:88万-95万。

* 崩溃风险点:外部高阶力量损失风险高;内部缺乏顶尖人才可能导致技术瓶颈;重大贡献者界定可能引发内部矛盾。

数据清晰得残酷。

方案B的总存续人口预估下限(88万)高于方案A(86万),上限(95万)略低于方案A(97万)。方案B的“归墟”内部稳定性更高,但损失顶尖战力和技术核心的风险更大。方案A则相反,保住了核心战力,却牺牲了庞大的普通人口基础,内部承载风险更高。

这是一个没有完美答案的选择题。总人口相差无几,但构成和风险点截然不同。

“报告!东海‘海潮’基地发生大规模骚乱!民众冲击登舰点!吴涛指挥官请求最终决策!”通讯频道传来急促的呼叫,背景是激烈的爆炸声和哭喊。

压力达到了顶点!全球都在等待着最终的生死裁决!

张老布满皱纹的脸在屏幕冷光下显得异常苍老。他缓缓抬起头,目光扫过顾凌、季瑶,扫过光屏上无数双绝望或期盼的眼睛。最终,他的视线落在那份对比数据上,落在了方案B那更高的“归墟”内部生存预估和更稳定的结构上。

“现在,表决。”张老的声音不容置疑,“同意执行‘火种方舟’最高预案及‘普通人优先’级算法的,请确认。”

漫长的、令人窒息的几秒钟后。

“东海‘海潮’,确认。”吴涛闭上眼,声音沉重。

“高原‘天穹’,确认。”格桑的拳头捏得死白。

“雨林‘绿森’,确认。”玛雅的声音带着哽咽。

“…确认…”

“…确认…”

一个个确认信号,如同沉重的墓石,敲定了至少几十万人的命运。虽然可以保住大部分人,但谁的命不是命呢!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末世重生:国家爸爸求保护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换源
设置
夜间
日间
报错
章节目录
换源阅读
章节报错

点击弹出菜单

提示
速度-
速度+
音量-
音量+
男声
女声
逍遥
软萌
开始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