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螺屋”中关于“净水珊瑚菌”的详细扫描数据、生物组织样本分析报告以及其能量场频谱特性记录,通过远征队携带的高容量存储设备,以及消耗了基地近十分之一战略储备能源才得以进行的数次短暂量子通讯,被分批、紧急传送回了青囊城。
一直在绝望中坚守的楚望团队,如同在沙漠中濒死的旅人看到了绿洲,立刻爆发出惊人的能量。所有其他研究方向被彻底暂停,整个实验室所有的计算资源、工程人员和材料储备,全部被投入到对“净水珊瑚菌”生物场生成机制的逆向工程解析之中。
这一次,他们的目标无比清晰,不再执着于寻找某种虚无缥缈的“神奇材料”,而是专注于破解大自然用亿万年进化锤炼出的、那种能够“引导”和“放大”特定生命能量的“完美结构”。在高精度电子扫描显微镜和超算能量场建模的辅助下,珊瑚菌内部那看似杂乱无章、实则蕴含了精妙绝伦的分形几何与共振腔室设计的微观结构,第一次如此清晰、如此震撼地呈现在人类面前。
那是一个由无数细微孔洞、螺旋通道和嵌套空腔构成的、复杂到令人头晕目眩的天然杰作。它就像一套经过最优化设计的、天然的“生物天线阵列”与“能量共鸣腔”的结合体,能够将每一个珊瑚虫个体产生的微弱生物能量,以一种人类科技难以理解的方式协同、聚焦、放大,最终辐射出那种能够抚平精神狂躁的净化谐波场。
“明白了!我们彻底明白了!”楚望指着全息投影上那如同宇宙星云般瑰丽的结构模型,声音因激动而沙哑,眼中布满了血丝却闪烁着狂热的光芒,“我们之前一直在错误的道路上徘徊!我们试图找到能‘唱歌’的‘金子’,但真正关键的是能让普通材料‘唱歌’的‘乐器结构’!看这些分形回路,这些谐振腔的尺寸和比例!它们完美印证了我们之前通过数学模型推算出的几种最优能量拓扑!答案……答案一直就在那里,在自然界最基础的生命形式之中!”
基于这份来自深海的“蓝色生命蓝图”,整个工巧战团和最顶尖的材料实验室进入了前所未有的高速运转状态。他们不再追求材料的特殊性,转而利用青囊城库存中最常见的超导合金、压电陶瓷晶体以及具有良好生物相容性的高强度聚合物,尝试在微观和宏观尺度上,精确地复刻那种来自珊瑚菌的精妙结构。
失败,调整;再失败,再调整……实验室里堆满了废弃的试制品,空气中弥漫着焊接、臭氧和研究人员汗水混合的浓重气味。每个人都在透支着自己的精力,与时间赛跑,与城内日益恶化的精神风暴赛跑。
与此同时,城内的状况已逼近临界点。尽管妞妞在高度隔离的安全单元内,通过不定期的、无意识的哼唱,能够像定海神针般稳定住周围一小片区域的情绪场,但对于整个正在滑向集体疯狂边缘的城市而言,这微弱的光芒如同狂风中的烛火,摇曳欲灭。恐慌引发了小规模的物资抢夺骚乱;绝望导致的自残、自杀事件时有发生;就连负责维持秩序的部队内部,也出现了因压力过大而精神崩溃、甚至向同僚开枪的极端案例。青囊城的钢铁骨架,正在从其内部的人心开始锈蚀、崩解。
时间,每一分每一秒都如同滚烫的沙粒,从指缝间流逝,带来灼烧般的焦灼。
终于,在“海螺屋”数据送达后的第一百二十个小时,在消耗了工巧战团近乎所有的精密加工材料储备,在无数双布满血丝、饱含期盼与恐惧的眼睛注视下,第一台完全基于“珊瑚菌结构仿生学”的“谐波场发生器原型机——‘宁靖’一号”,完成了最后一道纳米级纹路的蚀刻和能量回路的校准。
它是一个直径约一米的扁平六边形装置,外观呈现出哑光的深蓝色,表面布满了模仿珊瑚菌内部结构的、细微到肉眼难以分辨的复杂纹路和蜂窝状孔洞。装置中心,镶嵌着一块作为初始能量激发源的、经过特殊调制的生命能量结晶——这结晶来源于妞妞早期能力测试时,在极度放松和愉悦状态下,自然逸散出并被小心收集、封存的无害能量残留。
“启动!”楚望的声音干涩而嘶哑,带着孤注一掷的决绝,按下了最终的控制按钮。
装置内部传来一阵低沉而稳定的嗡鸣,如同沉睡巨兽苏醒的呼吸。中心的生命能量结晶率先亮起,散发出柔和的、仿佛月华般的乳白色光晕。紧接着,那遍布装置表面的复杂纹路和孔洞仿佛被注入了生命,一层肉眼无法直接看见、但所有监测屏幕上都清晰显示为稳定绿色扩散波纹的能量场,以“宁靖”一号为核心,如同水波般迅速荡漾开来,覆盖了大约一个标准居住单元的面积。
刹那间,整个实验室的时间仿佛凝固了。所有人的目光都死死盯住场域内那几名自愿进入、已经出现明显精神侵蚀症状(包括持续的焦躁、幻听、攻击倾向)的工作人员。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点击弹出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