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渊母巢”巨大的残骸,如同一条死去的远古巨鲸,斜亘在青囊城东侧约十公里处的破碎大地上。其断裂处仍在冒着滚滚浓烟,墨绿色的粘液和破碎的生物组织流淌得到处都是,散发出令人作呕的焦糊与**混合的气味。偶尔还有零星的爆炸从残骸深处传来,提醒着人们其内部可能尚未完全稳定。
击落母巢的狂喜很快被现实的严峻所取代。如此巨大的残骸,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污染源和未知威胁。它可能滋生出新的变异生物,其残留的“牧者”信号可能吸引来更多的麻烦,但同时…它也一个巨大的宝库!一个可能蕴含着“牧者”生物科技、能量系统、甚至其网络结构秘密的、前所未有的样本来源!
绝不能放任不管,也不能简单摧毁(能源和弹药也不允许)。必须对其进行控制、隔离、研究!
就在母巢坠落后不到两小时,一支特殊的队伍从青囊城悄然出发。代号:“拾荒者”。
队长由伤势未愈但经验丰富的雷刚担任。队员包括:“工巧”战团的精英工程师和结构专家(穿着加装抗腐蚀模块和额外防护的“磐石”外骨骼)、“织网”战团的信号屏蔽与侦查专家、以及由白栀亲自指挥的一支精干医疗小队(配备最高级别的生化隔离设备和急救单元)。他们的任务:一,建立残骸外围隔离区,布置信号屏蔽装置和自动防御武器;二,进行初步勘探,评估内部结构稳定性和威胁等级;三,采集最外围具有研究价值且风险可控的样本;四,寻找并尝试定位母巢可能的“核心数据库”或能量中枢残留物。
顾凌站在闸门口,亲自为“拾荒者”小队送行。他的目光扫过每一张凝重而坚定的面孔。
“记住,你们是去‘捡垃圾’的,不是去送死的。”他的声音依旧沙哑,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强调,“任何超出计划的风险,立刻撤离!我们的科学家需要样本,但更需要活着的你们!明白吗?”
“明白!指挥官!”雷刚郑重敬礼,转身带领小队踏入那片被母巢残骸污染的土地。
越靠近残骸,环境越发诡异。空气中弥漫着浓烈的臭氧和有机体烧焦的臭味,脚下的“噬能苔”变得更加粘稠,颜色呈现出一种不祥的油黑色,甚至还在微微蠕动,试图吞噬小队成员靴子上滴落的粘液。破碎的、仍在抽搐的硅基生物残肢随处可见。
“启动一级屏蔽!所有人注意脚下和空气过滤系统!”雷刚下令。小队成员外骨骼上的微型“秩序力场干扰器”全部开启,形成一道微弱的联合屏障,抵御着可能存在的残留精神污染和信号渗透。
他们首先在残骸外围相对安全的区域,迅速部署了携带的自动机枪塔和信号干扰桩,建立了一个简易的前进基地。
随后,勘探开始。工程师们使用穿地雷达和结构扫描仪,小心翼翼地探测着母巢残骸的结构。巨大的生物装甲板扭曲断裂,露出内部如同蜂巢般错综复杂的通道和腔室,有些还在滴落着具有强腐蚀性的液体。
“结构强度极不稳定…很多区域有二次坍塌风险…” “检测到多个微弱的能量残留信号…来源不明…” “空气样本显示多种未知剧毒化合物和活性孢子…防护绝对不能有丝毫破损!”
医疗小队则紧张地收集着散落在地的、相对“安全”的样本:小块的外壳碎片、凝固的粘液块、甚至一些保存相对完整的、奇形怪状的硅基生物器官。每一样都被立刻放入特制的隔离箱中。
“织网”战团的专家则试图捕捉残骸中可能残留的任何信号流,希望能找到母巢控制网络的碎片信息。
工作缓慢而危险。每一步都如同在雷区行走。不时有小的坍塌发生,或者从阴暗的裂缝中突然窜出幸存的、具有攻击性的小型硅基生物,被警戒的队员迅速清除。
数小时后,在对一段相对巨大的、疑似是母巢外部传感集群的残骸进行扫描时,工程师有了惊人发现。
“雷队!这里有异常!内部有一个结构异常规整的腔室!能量残留信号比其他地方强得多!而且…材质读数…含有高纯度青铜合金成分!”
青铜合金?在“牧者”的母巢内部?
所有人都紧张起来。雷刚立刻下令加强戒备,同时调集更多扫描设备。
仔细扫描后确认,那是一个大约十立方米大小的独立腔室,似乎被一种强度极高的生物结晶和金属混合物包裹着,其结构明显不同于周围混乱的生物组织。更令人惊讶的是,扫描显示其内部似乎有物体存在,形状规整,并且…散发着微弱的、与青囊城编钟力场同源的能量波动!
“难道是…母巢捕获的我们的装备?或者是…战利品陈列室?”一个工程师猜测。
“不像…这种保护级别…”雷刚眉头紧锁,“准备切割!小心!一旦有异常,立刻停止并后撤!”
工巧战团的工程师们拿出精密的激光切割器,在加装了双重防护盾牌的保护下,开始小心地切割那处异常腔室的外壁。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点击弹出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