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章 闷炉中的“薪火”·灼痛的光明

湿疹的大规模爆发和快速恶化,如同在青囊城沉闷的伤口上又撒了一把盐,迅速演变成一场波及全城的公共卫生危机。医疗点早已人满为患,超负荷运转。走廊里挤满了抱着哭闹孩子的父母,空气中混合着消毒水、汗味、药膏味和伤口渗液的微腥。有限的医护人员疲于奔命,眼窝深陷。抗组胺药、抗生素药膏、尤其是救命的医用级干燥粉,成了比黄金还珍贵的战略物资。小范围的、因争夺最后一点干燥粉而引发的推搡和哭喊,在压抑的环境中如同火药桶上的火星,让气氛更加紧绷。

刘芳抱着哭得几乎脱力、小脸通红、身上大片湿疹渗着黄水的小石头,在混乱而绝望的队伍中麻木地等待着。每一次孩子无意识地抓挠都让她心如刀绞,每一次看到护士无奈地摇头说“药膏真的没有了”都让她感到一阵眩晕。

“妈妈…好痒…好痛…呜呜…我要回家…” 小石头的声音嘶哑微弱,带着无尽的委屈和痛苦,小小的身体在母亲怀里因瘙痒和不适而不断扭动。

“乖…乖石头…再忍忍…医生…医生马上就有药了…” 刘芳紧紧抱着滚烫的儿子,声音哽咽颤抖,滚烫的泪水混着脸上的汗水和潮气滑落。她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无力,仿佛怀中的小生命正在被这湿热的恶魔一点点吞噬。

潮湿闷热的环境,成了细菌和真菌狂欢的天堂。除了凶猛的湿疹,各种顽固的皮肤癣菌感染(脚气、股癣)、毛囊炎、甚至因长期湿热环境刺激引发的变应性接触性皮炎也如野草般蔓延。更令人忧心的是,呼吸道疾病也开始抬头——霉菌孢子、尘螨排泄物在湿暖空气中浓度激增,引发了哮喘、过敏性鼻炎的集中爆发。林晚所在的神经修复高级护理舱室,虽然拥有独立的、更严格的环境控制系统,但她的主治医师面色极其凝重地向张老和顾凌汇报:持续的超高湿环境,如同无形的腐蚀剂,正在加剧林晚受损神经末梢的炎症反应和水肿,原本稳步推进的神经修复进程严重受阻,最近一周的监测数据甚至出现了令人不安的轻微倒退迹象!高湿,成了她康复路上新的、巨大的拦路虎。

“我们需要干燥!需要真正的热量!不是这种闷死人的湿热蒸汽,而是能够强力驱散湿气、真正烘干环境的、持续的干热!” 医疗组负责人在紧急联席会议上,几乎是用拳头砸着桌子嘶吼,布满血丝的眼中充满了绝望,“除湿机?空调?在这种环境下,它们的效率连杯水车薪都算不上!能耗却高得吓人!我们需要新的、更本质的解决方案!”

就在这令人窒息的困境几乎要将城市压垮的时刻,一个几乎被遗忘的群体,如同沉埋于灰烬中的火种,骤然迸发出耀眼的光芒——火系异能者。

在“源流壁垒”体系建立初期,由于对抗洪水和当时(相对干燥)高温的紧迫需求,冰系和水系异能者因其直观的“控水”、“降温”能力被优先发掘和重点培养。而火系异能者则相对稀少(高温环境本身抑制了部分火系潜能觉醒),且其能力在抗洪和普遍性降温方面似乎作用有限,甚至存在引发火灾的潜在风险,因此并未受到太多重视,仅仅进行了基础登记和分散管理。他们如同普通人一样,散落在城市的各个角落,在各自的岗位上默默承受着这湿热的煎熬。

然而,在这场持续暴雨与高温蒸煮共同制造的“闷炉”炼狱中,他们的价值被灾难以最残酷也最直接的方式重新定义,并且瞬间提升到了关乎城市存续的战略高度!

第一个被推上风口浪尖、也第一个闪耀出“薪火”之光的,是一个叫王焱的年轻工人。他原本在羲和熔炉的高温部件维护车间工作,觉醒的能力是掌心能稳定释放出可控的高温火焰,温度范围在300-500摄氏度之间,并且对热流的定向引导有不错的控制力。当医疗组抱着死马当活马医的心态,在一位老医生的坚持下,请求他去儿童重症湿疹隔离病房,尝试用他的能力“人工制造”一个干燥的小环境时,所有人都没抱太大希望。

王焱有些紧张,甚至带着点惶恐地站在病房中央。这里集中了十几个像小石头一样病情危重的孩子,痛苦的呻吟和哭喊声此起彼伏,空气中弥漫着伤口渗液和药膏的混合气味,湿度高得令人窒息。他深吸一口气,努力平复心情,伸出双手。意念集中,两团橘红色的、散发着稳定光与热的火焰,如同温顺的小太阳,在他掌心上方静静燃起。他没有将火焰直接对准任何孩子,而是小心翼翼地控制着火焰的温度和范围,让一股股干燥、温暖的热流如同无形的暖风,均匀地、持续地充斥在整个病房空间。

奇迹,在众目睽睽之下发生了!

那粘稠得仿佛能拧出水的潮湿空气,如同遇到了天生的克星,在干燥热流的持续冲击下,开始迅速“败退”!病房内悬挂的湿度计指针,以肉眼可见的速度从令人绝望的95%以上,坚定地向70%、65%、60%滑落!短短不到二十分钟,病房内的相对湿度就降到了相对舒适的55%左右!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末世重生:国家爸爸求保护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换源
设置
夜间
日间
报错
章节目录
换源阅读
章节报错

点击弹出菜单

提示
速度-
速度+
音量-
音量+
男声
女声
逍遥
软萌
开始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