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会当天的晨光比往日更显温柔,老槐树的枝叶在巷口投下细碎的光斑,风一吹,满巷的槐香便裹着糕甜、布偶的棉麻气,往每个人鼻尖钻。安诺天还没亮就醒了,穿着顾盼新给她缝的浅蓝布裙,领口绣着小小的槐花,她坐在镜前反复梳理辫子,还非要在发梢别上两朵刚摘的槐花,转身时裙摆扫过木凳,惊得窗台上的麻雀扑棱着翅膀飞走,却也把她的笑声洒了满院。
“安诺,快来尝尝刚蒸好的槐花糕!”李大婶的声音从厨房飘来,带着热气的甜香紧随其后。安诺蹦蹦跳跳地跑过去,只见蒸笼掀开的瞬间,白雾裹着槐香腾起,浅黄的糕体上嵌着碎碎的槐花瓣,像撒了把星星。李大婶用竹筷夹起一小块递过来,安诺吹了吹,咬下一口,清甜的槐花味混着糯米的软糯在嘴里化开,她眯着眼睛点头:“李大婶,比上次的更好吃!”夏棠娘正坐在桌边给布偶系丝带,闻言笑着打趣:“你这小馋猫,等会儿城里的小朋友来了,可别把糕都吃光啦。”
院子里早已热闹起来。张大爷扛着竹编的小筐,里面装着捆得整整齐齐的红薯叶,叶子上还沾着晨露,他把筐放在台子边,又蹲下来调整筐沿的布条,念叨着:“得让城里孩子一看就觉得新鲜。”刘爷爷搬来两把旧竹椅,放在台子旁的槐树下,手里还攥着本卷了边的绘本,时不时翻开看看自己教陈野挖排水沟的那一页,嘴角总带着笑意。顾盼和林溪正忙着给台子上的绘本分类,林溪把印着老槐树的绘本摆在最前排,又拿起一本翻到安诺送布偶的画面,对顾盼说:“上次出版社说,这一页的插画是读者最喜欢的,好多家长都留言说想看看巷里的真实样子。”
陈野背着画夹蹲在槐树下,手里的画笔在纸上飞快移动。他今天要画巷里的热闹景象,画纸上已经有了李大婶端着蒸笼的身影,夏棠娘低头缝布偶的侧影,现在正忙着勾勒张大爷扛竹筐的模样,连竹筐上缠绕的布条纹路都画得清清楚楚。安诺凑过去,指着画纸角落:“陈野,这里要画只小蜜蜂,昨天它还在槐树上采蜜呢!”陈野点点头,笔尖轻点,一只振着翅膀的小蜜蜂很快落在了槐花枝上,安诺看着,忍不住拍手:“真好看!等会儿给城里的小朋友看,他们肯定喜欢!”
没过多久,巷口传来了汽车的鸣笛声,紧接着是孩子们叽叽喳喳的笑声。林溪踮着脚往巷口望,笑着挥手:“来啦!是城里的小朋友和家长们!”顾盼赶紧整理了一下衣角,走到巷口迎接。率先下车的是绘本老师,她穿着浅绿的连衣裙,手里提着个布包,看到顾盼就笑着走过来:“顾盼,我可算来啦,一路上都在跟孩子们说巷里的故事,他们都急着要看看老槐树呢!”跟在后面的孩子们排着队,有的背着小书包,有的手里攥着小本子,眼睛里满是好奇,一看到巷口的老槐树,就忍不住惊呼:“哇!这就是画里的老槐树吗?”
安诺拉着陈野的手跑过去,看到绘本老师,立刻把手里攥着的绘本递过去:“老师,这是我们巷里出版的绘本,我特意给您留的!”绘本老师接过绘本,翻开封面,看到画里自己鬓边别着槐花的模样,眼眶微微发热:“谢谢安诺,老师会好好珍藏的。”一个扎着羊角辫的小女孩凑过来,指着安诺发梢的槐花:“你的花真好看,巷里的槐花都是这么香吗?”安诺点点头,拉着小女孩的手:“我带你去看老槐树,还能摘槐花呢!”
顾盼把大家引到院子里,孩子们立刻被台子上的绘本和布偶吸引住了。有的孩子捧着绘本坐在竹椅上,指着画里的红薯地问:“这里的红薯苗真的能长得很高吗?”安诺听到了,跑过去坐在他身边,指着绘本里的红薯苗:“当然啦!上次下大雨,红薯苗喝饱了水,一下子长了好高,张大爷还说秋天能结好多红薯呢!”另一个小男孩拿着夏棠娘做的布偶,布偶衣角绣着“绘本”二字,他抬头问夏棠娘:“这个布偶是手工做的吗?我也想做一个送给妈妈。”夏棠娘笑着点头:“等会儿有时间,阿姨教你缝简单的小挂件好不好?”
李大婶端着一碟碟槐花糕走过来,放在石桌上:“孩子们,快来尝尝巷里的槐花糕,刚蒸好的,热乎着呢!”孩子们围过来,每人拿起一小块,有的小口小口咬,有的边吃边点头:“真甜!有槐花的味道!”家长们也拿起槐花糕品尝,一位妈妈笑着对李大婶说:“阿姨,您这手艺真好,比城里蛋糕店的还好吃,能不能教我们怎么做呀?”李大婶乐了:“当然能!等会儿忙完了,我把方子写下来给你!”
张大爷看到孩子们对红薯叶好奇,就蹲下来拿起一把红薯叶,给孩子们讲解:“这是红薯苗的叶子,既能炒菜,又能煮汤,你们看这叶子上的纹路,多清晰,这都是地里的好东西呀!”一个小男孩伸手摸了摸红薯叶,小声问:“爷爷,红薯是长在土里的吗?我从来没见过。”张大爷笑着点头:“等会儿我带你们去红薯地看看,让你们知道红薯是怎么长的!”孩子们一听,都兴奋地拍手:“好呀好呀!”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点击弹出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