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老九的讲述下,林谈渐渐了解到鬼众道与天门的纠葛。与鬼众道不同的是,天门的形成似乎最早只能追溯到西周末年,但这千百年来,天门闹出的事情可真是不少。除了春秋战国时期诸国混战中参透着天门的身影外,东汉末年,天门就曾利用黄巾余孽在槐柳镇旧址设 阴阳祭坛,欲以三百六十五个童男童女血祭开启 。鬼众道第十三代天鬼乔装成太平道方士,混入祭坛将计就计,用《华胥古卷》残页篡改祭文,反将天门三十六星君困在槐树根系中。而后,在宋末年间的竟陵之战中,天门借元军南下之机,在竟陵挖掘宋代皇陵,试图用帝王骨血重铸封神榜。鬼众道联合江汉漕帮,趁夜突袭工地,将三百六十五块刻有人名的墓砖投入汉江。此战中,鬼众道牺牲五百余位同道破天门的星神附体术,老九的驱邪手法即源于此战口诀。而后来竟陵更名 的传说,也是鬼众道故意混淆视听,让天门误以为 在地表,实为地下河交汇处。
就算到了近代,鬼众道与天门的交手也没有停歇过。民国年间的涉县起义中,天门扶持军阀组建 新天门会,以 抗粮抗捐 为名在涉县聚集三教九流,实则在太行山脚挖掘通往 的坑道。鬼众道同道胡紫青打入内部,借 红枪会 名义发展四千会众,表面配合天门开凿,实则用糯米混桐油浇筑地道,最终引黄河水倒灌,淹死天门八部星君十七人。而在抗战时期,天门联合日军在滑县建立 华北道德总会,妄图用 731 部队的**实验打通 。鬼众道联合八路军,以 灰色武装 身份周旋,在汤阴县设下 十二重棺阵, 用十二口装满朱砂的棺材模拟星图轨迹,将天门的三位正神困杀在幻境之中。
煤油灯在墙角摇曳,灯芯偶尔爆出火星。林谈坐在草垫上,膝盖上的铅盒随着呼吸微微起伏,盒角的暗红锈迹在昏暗中像干涸的血迹。他盯着老九指间明灭的烟头,喉结滚动着,终于说出了憋在心里的疑问:“你说的这些……什么古圣、星神、封神榜,听起来比我看过的志怪小说还离谱。”
老九没接话,只是探身从木箱里翻出一本泛黄的线装书,封面用朱砂写着“鬼众道志”四个大字,边角卷得不成样子。他翻到某一页,推到林谈面前:“自己看。”
书页上画着一幅斑驳的壁画,线条粗犷得像远古岩画。画面中央是个巨大的漩涡,漩涡里漂浮着无数扭曲的星辰,下方有七个身着奇异服饰的人,皮肤泛着诡异的青白,眼眶漆黑如洞,正将一块刻满符号的石板按在一座山峰上。山脚下,一群原始人跪在地上,手中举着燃烧的火把。
“这是贺兰山岩画的拓本。”老九用指甲敲了敲画面,“ carbon - 14 测年法测过,距今一万两千年。那时候咱们的祖先还在住山洞,哪来的想象力画出这种东西?”
林谈凑近了些,煤油灯的热气熏得他眼眶发酸。壁画上的漩涡和星图上的漩涡状星群极其相似,那些所谓“古圣”的服饰,也好像是他在哪见过的。他下意识地摸向背包里的石板碎片,触感冰冷,像摸着一块来自远古的墓碑。
“你觉得神话都是编的?”老九又点了根烟,“黄帝战蚩尤,蚩尤能呼风唤雨,铜头铁额刀枪不入。知道为啥?因为蚩尤是曾经的古神后裔,身上还附着星神的碎片。黄帝能赢,靠的是古圣留下的《华胥古卷》,用人间的正气破了星神的邪术。”
林谈想起历史课本里的记载,只觉得荒诞可笑,却又忍不住在心里琢磨:“那…… 大禹治水呢?难道也是真的?”
“当然是真的。”老九突然提高声音,烟灰掉在《鬼众道志》上,“大禹手里的定海神针,其实是古圣留下的‘封门柱’,用来堵住‘门’的缺口。你以为龙门石窟为啥建在那儿?那地方是‘门’的裂缝之一,历朝历代的皇帝都知道,所以在那儿雕佛像镇着。”
林谈只觉头皮发麻,他想起去过的龙门石窟,那些巨大的佛像眼神慈悲,俯瞰着伊河,原来千年前的工匠们,早已在不知不觉中参与了一场守护人间的大业。
老九见他神色松动,趁热打铁道:“再说天门。你以为他们为啥执着于封神榜?三百六十五这个数,是星神降临需要的‘活容器’数量。每个容器对应一颗星星,用活人血祭,把星神的意识引到容器里,再用封神榜控制他们。”
“控制?怎么控制?”林谈忍不住问。
老九起身走到木箱前,扒开上层的法器,露出底层一个用油纸包着的东西。他小心翼翼地解开油纸,里面是个残破的人偶,只有半张脸,露出里面的木屑和布条。“这是民国时鬼众道从天门手里抢来的‘迎宾童子’,和你公寓里那些是一路货色。”
林谈盯着人偶,只见它脸颊上还残留着猩红腮红,空洞的眼窝里塞着一团黑狗血泡过的棉絮。老九用镊子夹出棉絮,里面掉出一粒黑色的珠子,比绿豆还小,表面刻着密密麻麻的符文。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点击弹出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