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三的班会课透着点不同寻常的热闹,窗外的阳光斜斜地打在课桌上,把粉笔灰照得像飞舞的细小金粉。班主任王老师抱着个蓝色文件夹走进教室,手里还转着支红色马克笔,鞋跟敲在地板上“笃笃”响,在安静的教室里格外清晰。她走到黑板前,手腕一转,红色的笔尖在黑板上划过,写下“自我介绍补完计划”七个大字,笔画流畅得像在纸上写字。
“咱们班刚开学时,好多同学的自我介绍都太简单了,”王老师转过身,马克笔在指尖转了个圈,银灰色的笔帽闪着光,“今天咱们搞个‘补完计划’,每个人上台说说自己的‘隐藏技能’,不用太长,三句话就行。比如你会弹吉他,能闭着眼睛画出黑板报,甚至……能背圆周率小数点后二十位,都算。”
教室里立刻响起嗡嗡的议论声,像被惊动的蜂群。苏晓晓用胳膊肘戳了戳林溪的胳膊,眼睛亮得像揣了两颗星星:“我知道了!你可以说你会写藏头诗,上次你给我写的‘晓晓最可爱’,每句开头连起来正好是我的名字,押韵得厉害,比语文课代表写的还顺口!”
林溪的脸颊热了起来,指尖无意识地卷着笔记本的边角,米白色的纸页被卷出一道深深的折痕:“那不算什么技能……就是随便写写的。”
“怎么不算?”苏晓晓拍着桌子,声音响亮得引来前排同学的回头,她赶紧捂住嘴,压低声音凑到林溪耳边,“比陆知行说‘我会用筷子夹苍蝇’靠谱多了!他上次在食堂夹苍蝇,差点把筷子插进汤碗里。”
前排的陆知行像是长了顺风耳,猛地回头,校服领口歪着,露出里面印着小熊图案的卫衣,嘴里还叼着支笔,含糊不清地说:“谁说夹苍蝇不算技能?那得练好几年呢!我爸教我的时候,光瞄准就练了仨月!”
全班哄堂大笑,王老师笑着敲了敲讲台:“安静!从第一组开始,按学号来。1号,数学课代表,你先来。”
第一个上台的是数学课代表,他推了推黑框眼镜,镜片后的眼睛有点红,声音带着点刚睡醒的沙哑:“我……我会拼三阶魔方,最快四十秒。”说完从口袋里掏出个蓝色魔方,手指翻飞间,混乱的色块像被施了魔法,很快归位,六个面整整齐齐的,引来一片“哇”声和掌声。
林溪看着讲台,心跳像被什么东西轻轻敲着,慢慢加速。她的学号是17号,不算太前,可手心还是开始冒汗——开学时的自我介绍,她只说了句“大家好,我叫林溪”就匆匆下台,声音小得像蚊子叫,连自己都听不清,下台时还差点被台阶绊倒,是苏晓晓扶了她一把。这次要讲“隐藏技能”,她能说什么?会写作文?可班里的语文课代表得过市级奖项,作文还被印在学校的校刊上;会画画?苏晓晓的速写本上全是生动的小人,连江翊皱眉做题的样子都画得惟妙惟肖……
“15号,到你了。”
江翊的声音突然从旁边传来,像块冰投入温水,清清凉凉的。林溪这才发现自己走神了,笔记本上被笔尖无意识地画了好几个小圆圈。她抬头看见陆知行正唾沫横飞地讲“夹苍蝇的技巧”,手舞足蹈的像在演小品,被王老师笑着打断:“行了,知道你爸是神射手了,下一个,16号。”
苏晓晓蹦蹦跳跳地跑上讲台,马尾辫甩得老高,蓝色的发圈在阳光下闪着光:“我会模仿五种动物叫!”她说着就学了声猫叫,软乎乎的像刚出生的小猫,尾音带着点奶气;又学了声狗叫,中气十足,像村口的大黄狗在吠,引得全班笑成一团,连王老师都弯了嘴角。
轮到林溪时,她的腿像灌了铅,每走一步都觉得全班的目光都落在自己身上,像无数根细小的针。讲台比她想象的高,她站上去时,膝盖还在微微发颤,手不知道该往哪放,只好捏着校服下摆,白色的布料被捏得发皱。她的目光下意识地往台下瞟,正好对上江翊的视线——他坐在第三排靠过道的位置,手里转着支黑色水笔,笔杆在指尖灵活地打着转,眼神里带着点她熟悉的鼓励,像在说“别怕,你可以的”。
“我……”林溪张了张嘴,喉咙却像被堵住了,想好的话全忘了,脑子里一片空白,像被擦过的黑板。她看见后排有两个男生在偷笑,手指捏着校服下摆更紧了,指节泛白,几乎要嵌进布料里。
“慢慢来,”王老师的声音很温和,像秋日的阳光,“想想你最擅长的事,哪怕是‘能把课本摆得特别整齐’也算。”
最擅长的事……林溪的脑海里突然闪过一个画面——她的书桌抽屉里,藏着个蓝色封面的旧本子,里面记满了各种“词语搭配”,比如“云朵像融化前的样子,软乎乎的”“风是流动的透明绸缎,拂过脸颊时带着花香”“星星是被打翻的糖罐里掉出来的碎糖,亮晶晶的”。苏晓晓总说她写的比喻“甜得发腻”,可上次江翊借她的本子看,却说“很有画面感,像在眼前放小电影”。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点击弹出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