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年初四的清晨,阳光像融化的金子般淌进外婆家的窗棂,在地板上织出温暖的光斑。院子里的向日葵经过几日暖阳的滋养,又绽开了两朵新花,金黄的花瓣在微风中轻轻摇曳,像在对新年招手。林溪刚帮外婆煮好汤圆,手机就在围裙口袋里震动起来,接连两条消息提示音格外清脆。
她擦干净手拿起手机,屏幕上跳出两条新消息——江翊发来一张照片:他家窗台上的“小太阳”盆栽又长高了些,花盆边缘摆着她送的糖霜饼干,照片角落还能看到半开的素描本,上面隐约画着向日葵的轮廓;几乎是同一时间,陆知行发来一段小视频,他在篮球场拍着篮球转圈,背景里的篮板上贴着“大年初四,好运四射”的春联,配文“运动型新年祝福,请查收!”。
两条消息并排躺在屏幕上,像两封来自不同世界的新年信笺。林溪的指尖在屏幕上悬了片刻,先点开了江翊的照片。照片拍得很用心,光线从左侧斜射过来,给盆栽镀上一层金边,饼干袋上的小熊图案在光影里显得格外可爱。她想起昨天江翊在群里发的向日葵表情包,指尖轻轻摩挲着屏幕,仿佛能摸到照片里的暖意。
紧接着点开陆知行的视频,画面里的少年穿着红色运动服,在阳光下笑得像个小太阳,篮球拍打地面的声音清晰可闻,结尾处他还对着镜头比了个“加油”的手势,活力满满。林溪忍不住笑出声,陆知行的祝福永远像炸开的烟花,热烈又直白,和江翊沉静的风格截然不同。
“在看什么这么开心?”外婆端着一盘桂花糕走过来,蒸笼里的热气模糊了镜片,“是不是朋友们发新年祝福了?”林溪把手机递过去,指着屏幕说:“您看,江翊拍了他家的向日葵盆栽,陆知行在打篮球给我送祝福呢。”
外婆凑近屏幕仔细看了看,笑着说:“这两个孩子真有意思,一个静一个动,像你画里的向日葵和小蜜蜂,都热闹着才好。”她用牙签插起一块桂花糕递过来,“快给人家回消息呀,新年里收到祝福要及时回应,才显得有礼貌。”
林溪咬着甜糯的桂花糕,指尖在键盘上犹豫起来。给江翊的回复该说些什么呢?夸盆栽长得好?还是提他画本里的向日葵?给陆知行又该回什么?说视频拍得有趣?还是祝他投篮顺利?两种截然不同的祝福,仿佛需要两种不同的回应方式。
苏晓晓的消息恰在此时发来,带着她标志性的八卦语气:“两大男神都给你发祝福了吧?快说!准备怎么回复?是不是给江翊的特别甜,给陆知行的特别敷衍?我可要检查的!”后面跟着一串“吃瓜”表情。
“才没有!”林溪红着脸回了个“敲打”的表情包,心里却真的认真思考起来。她看着江翊的照片,想起他修画架时的专注、发红包时的用心,还有那个藏着无数细节的向日葵表情包,指尖在屏幕上缓缓打出:“向日葵长得真好,看来你把它照顾得很用心~新年快乐呀!”想了想,又加了个小小的向日葵表情,才点击发送。
发送成功的提示弹出时,她的心跳莫名快了半拍,像揣了颗甜甜的桂花糕。接着转向陆知行的对话框,看着视频里少年灿烂的笑脸,手指轻快地敲道:“篮球转得好厉害!新年也要保持活力呀~新年快乐!”末尾加了个篮球表情包,和他的风格正好呼应。
两条回复几乎同时发送成功,内容里都带着“新年快乐”四个字,却因为不同的表情和语气,显得各有侧重。林溪看着屏幕上并排的回复,突然觉得外婆说得很对,静与动的祝福都值得被认真回应,就像向日葵需要阳光,也需要微风。
没过两分钟,江翊的回复就来了,依旧简洁却温暖:“它很喜欢阳光,就像你说的那样。你外婆家的向日葵开了吗?”林溪立刻跑到院子里,拍下新开的两朵向日葵发过去,配文:“开啦!今天刚开的,送给你当新年礼物~”
几乎是同一时间,陆知行的消息也弹了出来,带着他特有的夸张语气:“那必须厉害!等你回来教你转球!对了,绘画比赛的报名表我帮你打印好了,开学带给你,够不够义气?”后面跟着三个“得意”表情。
“太够义气了!谢谢你!”林溪连忙回复,心里涌上一股暖流。陆知行总是这样,看似大大咧咧,却总能把承诺的事记在心上,像冬日里不请自来的阳光,猝不及防却格外温暖。
正聊着,班级群突然热闹起来。苏晓晓不知从哪里得知了消息,在群里发了条消息:“前方情报!林溪给两大男神都回了新年快乐!据说是‘定制版’祝福!”下面立刻跟着陆知行的回复:“什么定制版?我的明明是‘运动励志版’!”江翊没有说话,但林溪看到他的头像亮了一下,像水面轻轻划过的涟漪。
“哦——运动励志版!”群里立刻有人起哄,“那江翊的是什么版?‘向日葵专属版’吗?”“我猜是‘文艺清新版’,毕竟江翊的风格摆在那”“快让林溪发截图!我们要围观!”。林溪看着群里的调侃,脸颊发烫,连忙私聊苏晓晓:“你别乱说!”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点击弹出菜单